《湄洲湾#1锅炉转动性辅助设备调试作业指导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湄洲湾#1锅炉转动性辅助设备调试作业指导书(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 编制目的指导国投湄洲湾第二发电厂2X1000MW机组工程B标段1#锅炉转动性辅助设备调试工作。2. 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国投湄洲湾第二发电厂2X1000MW机组工程B标段1#锅炉转动性辅助设备调试工作。3. 编制依据3.1 国投湄洲湾第二发电厂2X 1000MW机组工程B标段标段施工组织设计。3. 2国投湄洲湾第二发电厂2X 1000MN机组工程B标段1#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3. 3国投湄洲湾第二发电厂2X1000MW机组工程B标段1#锅炉转动性辅助设备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文件。3.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 1-2014)。3.5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
2、2部分:锅炉机组篇(DL 5190.2-2012) o3.6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L 5210.2-2009) o3.7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七部分:焊接篇DL/T5210. 7-2010)。3.8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o3.9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电力工程部分)(2013年版)。3.10 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2012版)3. 11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852-2004)3.12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企业标准:锅炉施工工艺导则4. 作业项目概述4.1 国投湄洲湾第二发电厂2X1000MW机组工程
3、B标段1#锅炉为上海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双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干式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兀型、露天布置燃煤锅炉;锅炉型号:SG-2989/28.25-M7007。4.2 本工程由我专业负责的1#锅炉转动性辅助设备包括:空气预热器、给煤机、磨煤机、轴流式风机(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离心式风机(密封风机、本体火检风机、等离子风机、气化风机)、干渣机、泵类(循环泵、疏水泵、等离子增压泵)等。4.3 空气预热器:本工程1#锅炉空气预热器为上海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回转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型号为2-RAP-VD(50)-1
4、7.3X2.4,反转。共配置两台空预器,布置在炉后钢结构K6至K8之间,以G5. 5轴线左右对称布置。4.4 磨煤机:本工程1#锅炉磨煤机为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生产的中速辐式磨煤机,型号为ZGM123N-II型。共6台,布置在煤仓间零米层C排与D排之间,单台重量为171466kg,6台磨煤机从固定端到扩建端依次布置A磨、B磨、C磨、D磨、E磨、F磨。4.5 给煤机:本工程1#锅炉给煤机为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生产的电子称重式给煤机,型号为CS2036型。CS2036型给煤机是一种带有微机控制的电子称量及自动调速装置的带式给料机,可以将煤块精确输送到磨煤机,并具有自动调节和控制的功能。每台磨煤机
5、上方均布置一台给煤机。4.6 轴流式风机:本工程1#锅炉六大风机均为成都凯凯凯电站风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引风机型号为HU27446-22型,共2台,布置在电除尘器后零米层,其轴线距B排中心线均为5000mm,进气箱中心线距除尘器中心线距离为35700nini。送风机型号为GU16040-01型,共2台,布置在锅炉炉后零米层,其轴线距炉膛对称中心线为8075mm,送风机进气中心线距K8排柱均为17085mmo 一次风机型号为GU23834-22型,共2台,布置在锅炉炉后零米层,其轴线距炉膛中心线均为16885mm,一次风机进气箱中心线距K8排为13590mm。4.7 离心式风机:
6、本工程1#锅炉离心式风机包括磨煤机的密封风机2台,引风机的密封风机4台,本体火检冷却风机2台,等离子系统冷却风机2台,除灰系统的气化风机3台,氧化风机2台。4.8 干渣机:本工程1#锅炉干渣机为青岛达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风冷式干渣机,型号为GLD18X64型。主要包括:渣井、液压破碎关断门、风冷式钢带输渣机、单辐碎渣机、斗提升、渣仓、卸渣设备等,布置于锅炉固定端。4.9 泵类:本工程1#锅炉泵类设备包括集水箱下方排水口的2台疏水泵,锅炉炉前7nl层炉水循环泵1台及锅炉15. 5m层等离子系统的增压泵2台。石膏排出泵2台,浆液循环泵4台,地坑泵2台,搅拌器1台。5. 作业准备5. 1人员配备
7、5.1.1 分公司经理1人,熟悉锅炉分部试运技术规范。5.1.2 分公司生产负责1人,熟悉锅炉分部试运技术规范。5.1.3 3分公司技术负责1人,熟悉锅炉分部试运技术规范。5.1.4 技术主管1人,熟悉锅炉分部试运技术规范。5.1.5 技术员3人,熟悉锅炉分部试运技术规范。5. 1. 6安装质检员1人,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5.1. 7专职安全员1人,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5. 1.8调试配合人员30人,具有试转调试经验,配合试运调试工作。5. 2 施工工器具及消耗性材料序号名称数量序号名称数量1活络扳手3套2对讲机8部3内六角扳手1套4测振仪2台5套筒扳手1套6听棒(空心铜棒)3根7红外线测温仪
8、2台8口罩若干9试运警戒绳若干10清洗煤油若干11白布若干12火焊3套13电焊2套14磨光机3套15个人防护用品若干16手电筒20把6. 分部试运应具备的条件6.1 设备基础混凝土已达到设计强度等级,二次灌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已达到基础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6. 2分部试运必须在该设备安装结束,有完整的安装记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6.3分部试运必须通过电科院等相关单位对烟风系统、制粉系统、风机、除渣系统分部试运前的检查。6. 4设备周围的垃圾杂物已清除干净,脚手架已拆除。6. 5有关地点照明充足,并有必要的通讯设施。6. 6有关通道应平整畅通,设备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并有消防设施。6. 7润滑剂
9、牌号和品质符合规定。6.8冷却水可正常投用。7. 分部试运措施7.1 空气预热器分部试运7.1.1 空气预热器试转前的检查(首次启动及以后每次启动前,都必须保证:)1) 检查机械及连接系统,空气预热器内确保无人或工具等杂物;2) 封闭人孔门前,确认与空气预热器相关联的进出口烟风道内无任何杂物,且无工作人员。经专人检查后,将所有人孔,检修门孔严密关闭;人孔门封闭后应贴上确认封条等警示标志。3) 用盘车手轮将预热器盘转,应无异常现象,再用辅助马达低速盘转预热器数圈;检查空气预热器的转向是否与图纸符合。4) 导向及推力轴承油位正常,油温低于55。导向轴承润滑系统的冷却水循环正常。5) 观察油位指示器
10、,以确定确保上、下轴承、减速机的油位正常。6) 热端、冷端径向密封以及轴向密封间隙已被正确调整好,密封片无损坏。热端径向密封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及执行机构)也已被调整好并置于上限位置;7) 吹灰装置、清洗管都已处于可供立即使用状态;8) 空气预热器试转前必须再次检查烟、风系统挡板门设置开度是否与实际一致。9) 检查裸露的转动部分是否有保护罩或围栏。10) 检查空气预热器传动装置电机保护罩安装是否牢固、稳定。11) 对温度、压力测量等元件进行检查、确认。7.1.2 空预器润滑油系统调试1) 润滑油系统冷却水管路冲洗(针对所有转动性辅助设备均按此方法冲洗)润滑油系统冷却水管路安装工作结束后,对管路
11、进行冲洗;冲洗水源为闭式水,把油冷却器的水侧管路的进口和出口法兰解开作为冲洗排放口(需要接临时软管至附近的雨水管进行排放);冲洗到目测清洁为止。2) 润滑油站试运冷却水管路冲洗合格后,进行润滑油系统试运。当油温符合要求时,启动油泵,检查转动方向是否正确,然后检查出油情况(如果1分钟内,没有出油应停止油泵检查),油泵声音是否正常,管路是否严密,油压是否正常,各表计读数是否正确,连续运转两小时后,没有问题可视为试运合格。7.1.3 空气预热器运转。1) 运转前确认电机与减速箱联轴器安装连接完毕。2) 空气预热器空载试运4小时。3) 机械设备第一次启动时,当达到全速后即用事故按钮停下,观察轴承和转动
12、部分,确认无磨擦和其他异状后方可正式启动。4) 在例行的巡回检查中,还应对下列各项进行观察和检查: 电驱动装置中减速机油位应正常,温升不超过60;在主驱动电机工作时,辅助气动马达应该不转动。电驱动装置应无异常振动,漏油及烟气泄漏现象。 导向及推力轴承油位正常,无漏油现象。油冷却器的冷却水水流畅通,出口水温低于40; 观察就地表盘上所指示的导向及推力轴承油温(应在55以下)以及热端扇形板密封间隙指示值。 检查各焊接处有无空气或烟气泄漏。 检查支撑轴承与导向轴承稀油站油压、油温是否正常。 试转期间检查支撑轴承与导向轴承稀油站冷却水是否泄漏(可通过观察润滑油是否有乳化现象)。 检查空气预热器旋转过程
13、中是否有异常声响,检查电机、减速机的轴承和齿轮无异常的噪声。若出现非连续性均匀声响必须立即停止,打开门孔进行检查(应在办理安全作业票后方可进行检修)。 检查需待空气预热器转子完全停止,并在有人监护、内部照明充足的情况下进行。 消除试转过程中可能由于该原因造成的事故后,方可启动重新进行试转。 重新试转前务必要确认所有人员均已从内部退出,其它各方面均已经具备要求。7. 2给煤机试运8. 2. 1试运前检查1) 检查给煤机减速机润滑油、油质及油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 打开给煤机所有检修门,清除皮带上和给煤机里面的全部残料。3) 校准称重辐的水平度并检查称重跨距辐和称重辐旋转是否自由。4) 检查清扫
14、输送链张力是否调整合适。5) 检查确认给煤机入口落煤斗、出口落煤管内部无工作人员、施工工具及杂物等。6) 检查所有连接螺栓是否牢固可靠。7) 2. 2给煤机试运1) 启动电机后应立即停机,观察各部位有无异常现象及摩擦音响,当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正式试运转。2) 启动电机,从给煤机驱动电机一侧的张力辐检修门的观察窗观察皮带张力指示计来检查皮带张力是否正常。通过给煤机入口侧的检修门上的螺栓来调整皮带张力。调整时,要向相同的方向同样旋转两个螺栓。一次将一个螺栓上紧或放松最多四圈,然后将对面的螺栓拧最多八圈,以避免螺纹的损坏。此过程可以重复进行,直到调整到所需要的皮带张力。给煤机初次运转时,每15分钟调整
15、一次皮带张力。3) 若在运行中出现皮带运行跑偏,则通过被动滚筒两边的调整螺栓进行调整。4) 给煤机连续运行8小时;测量并记录给煤机启动时间(从启动到全速);测量并记录电机轴承及减速箱的温度及振动值,半小时记录一次。5) 给煤机在运行过程中,轴承温度及振动不得超过如下数值:轴承温度80、振动(0. 10 mmo7. 3磨煤机试运8. 3. 1试运前检查1) 检查所有地脚螺栓及连接螺栓是否牢固可靠。2) 检查冷却水量是否充足。3) 检查润滑油、液压油油质及油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 检查分离器折向门是否挂有异物,检查折向门开度是否符合运行要求。5) 重新测定对轮连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对轮护罩固定是否牢固。6) 检查导向块与导向板间隙,清理间隙中异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