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比较·还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溯·比较·还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青山不老教材解读青山不老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自然”,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经过前一篇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学生已经如何抓住关键句,一步步得出结论的,而青山不老作为略读课文,其定位应当是运用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提示的引导下,在老师创设的任务情景下,充分自主学习,以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现在,就谈谈我对本课一些粗浅的想法。一、课文追溯:了解写作的背景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
2、义。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衡,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在中国教育报2023年1月11日,梁衡发表了一篇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文章。在文中,他提到了其中的缘由。其实,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篇课文,它经历了“从采访稿到新闻稿到文学稿,又到课文”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梁衡作为光明日报记者在山西驻站。他对西北、华北的风沙之害引起了他特别的关注。1983年,他在晋北神池县采访到一件事。一个叫高富的农民,带领一支老年植树队,在16年间造就了一个植树造林的奇迹。一直以来,梁衡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是:“为无名者立传,为隐身者传名”,于是,他提议当地县委,给老人立一块碑,为他这个集体立一块碑,还即发了一篇新闻稿(肩题)神池
3、县将立造林功臣碑;(主题)表彰高富育林十六载,一心为村里乡亲造福。大家看,这报纸里呈现的内容,才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的原貌一一这是一篇新闻稿。后来这篇新闻稿被他收录在没有新闻的角落这本书中。令他不解的是,这样一本新闻业务书怎么会传到教育部门,引起教材编写人员的注意。而且用的并不是那篇新闻稿,是文学稿,那篇谈写稿的体会。现在,我们就拿原文和课文比较一下,或许从中能看出编者的意图。二、原文比较:领悟编者的意图1关于主人公的名字阅读原先的新闻稿,会发现新闻稿中出现了主人公,这位老人的名字,我数了一下,大概出现了6次。而相比较于我们今天学的课文,从头至尾,也没有出现人物名字。课文要不要也写出人物的
4、名字?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也是一个多元、开放性的问题。或许新闻稿中的高福是一个典型人物,课文中的这个老人或许代表着无数个无名、普通而又无私的造林护林者。2 .关于语言风格再比较新闻稿和课文,两类文体,语言风格也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在,第一,新闻稿中有很多的数据,而课文却很少,教为集中出现的出现是课文第四自然段的这句一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句话保留了新闻稿数据的震撼力,确实能表现这是一个奇迹。第二,课文还增加了一些描写的句子,首先是环境描写,第一自然段,呈现的是小院外绿意盎然的景象,让人对这一“奇迹”有感性的认识,然后是第二自然
5、段,原先的晋西北险恶的大环境,想象一下在这干旱、霜冻、沙尘暴中老人种树的场景,可行而知改造山林难度之大,工程之艰辛。让人也能够更为深一层的理解“奇迹”。除了环境描写,课文中还添加了多处老人言行的描写,比如“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这是文中讲的唯一的一句话,它直接点名了老人种树的目的一一保护黄土,治理风沙。品读这一句子,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也是很有帮助的。第三自然段中,品读老人的动作描写,也能让人感受到老人的那份坚守。第三,相比较与原来的新闻稿,课文中也增加了多处作者观点和感受的句子,比如这几个关键句都是主观感受的句子,而原来的新闻稿呈现的多是事实与材料。正如梁衡在无心插柳
6、柳成荫的文章中所说的,新闻与文学的最大区别是:新闻说事,文学说人;新闻是事学,文学是人学;新闻里也说人,但是以事带出来的人;文学里也说事,但是以人带出来的事。我的这篇体会已甩开新闻事件重点谈高富的人格美了三、情境还原,满足学习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再看课文青山不老,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驱动下开展自主学习。既然这篇课文原先是采访新闻稿,我们能不能还原当
7、时的情境,设置“采访种树老人”的情境开展学习。1还原采访内容,把握文章主要观点课文的学习提示中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再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第一个问题,直指文中关键句“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第二个问题指向的是课文的第二、三自然的大小环境的描写。再看语文课堂作业中第一题的鱼骨图,能把这两个问题整合,鱼骨图下方对应的是奇迹,上方对应的创造这种奇迹的条件。学生借助这张鱼骨图,就能大致还原作者采访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这张鱼骨图上下两方面的内容进行勾连,想象老人再
8、恶劣、艰苦条件下是如何种树、坚守的,从而理解“奇迹”“青山”等词语的意思。3 .比较采访稿和课文,提升思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提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通过比较采访新闻稿和课文,学生会发现课文添加的几处是观点,而新闻稿里多是事实与材料,同时学生也会发现课文添加一些细节,感人至深,塑造了一个可亲可敬的老人形象。对于是否需要在课文中添加人物的名字,可以让学生去讨论、比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典型人物走向一群典型人物,熊一座青山走向处处是青山。4 .创设采访场景,感受老人形象这篇课文经历了采访到新闻稿到文学稿到课文的过程,可不可以讲课文还原到最初状态,创设“采访老人”的情境,一个客串记者,一人客串老人。课前让学生学习课文,记录自己想要对老人提出的问题,老师收集整理一些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观点,或者感受老人形象的问题,作为现场采访的话题。比如:为什么您不愿意跟随自己的女儿到城里去?您觉得自己这样坚持种树的价值是什么?面对这厚厚的黄土,这青山,您想说些什么?是什么力量让您坚守这片青山十六年?学生在演一演的过程中,加深了人物形象的感受,进一步把握课文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