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与推进措施.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6989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与推进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与推进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与推进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与推进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与推进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与推进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与推进措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与推进措施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核心,思政课作为专门的德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他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改革的方向。思政课教师需要明确一体化的内涵、要

2、求,在一体化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自己的工作,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真正落到实处。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理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需要明确其中的思政课、课程、一体化各自的概念所指。首先是思政课。思政课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专门课程,一般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简称。高校思政课主要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偏重理论,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理性认识和理性判断。但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把思政课延伸到中小学,这就不能把思政课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而应该扩展到整个德育。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否则会把中小学德育课程窄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是为培养学生的政治、

3、思想、道德和法治观念专门开设的课程,现阶段包括义务教育的道德与法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大学本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高职高专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就是要探讨以上这些课程如何实现一体化,而不是另起炉灶设置一体化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不包括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其次是课程。尽管课程可以从多个视角定义,但一般认为,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且蕴含着丰富、基本而又有创造性与潜质的一套计划与

4、设定,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与学)、课程评价等要素。课程是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设计的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和教育评价。所以,课程一体化不只是课程内容、教材的一体化,而是所有课程要素的一体化。最后是一体化。一体化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主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单一实体的过程。一体化强调整体性,整体性消解主体的多元,把“多”合并为“一二但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来说,我们既要强调其整体性,又不能消解大中小学各自的特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J所以,一体化就是要按照大中小学各自的特点,把每个

5、学段都做好,使之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序列,达成螺旋上升的阶梯式发展。在理解上述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定义为在统一的思想理念指导下,大中小学思政课围绕共同的育人目标,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赋予各个学段相应的课程内容,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育教学,接力实现不同学段的目标,最终实现育人的总体目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第一,统一性,表现为思政课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等必须保持一致和统一。第二,层次性和进阶性,表现为大中小学思政课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第三,差异性和适合性,表现为教学方式要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

6、年龄特征,符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要求,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合性。第四,系统性和整体性,表现为以系统的思想设计大中小学思政课,使每个学段相互衔接,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合力跑好接力赛,协同达成育人目标。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为什么大中小学思政课要一体化?这里有国家政策的依据,但更根本上是人的品德发展规律的要求。品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品德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一规律鲜明地表现出阶段性。20世纪上半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岁或68岁),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

7、德阶段(810岁),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在此基础上,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论”:前习俗水平一一以服从与惩罚为定向的阶段、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的阶段;习俗水平一一以“好孩子”为定向的阶段、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的阶段;后习俗水平一一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的阶段、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科尔伯格的学生吉姆莱斯特(JimRest)把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论”改造为“道德图式论”,提出了个人利益图式、保持规范图式和后习俗图式的“新科尔伯格理论”。当然,这些理论反映的是人的道德认知发展,但足以说明,人的道德

8、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连续过程,具有顺序性和进阶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人的品德发展阶段性的必然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就是以人的品德发展的阶段性为基础,以大中小学学段为经,以思政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为纬,形成一个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全学段思政课程体系,表现为思政课各要素的一体化衔接,特别是相邻学段思政课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方面的一体化衔接。(一)课程性质一体化一般认为,思政课指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课程不称为思政课。例如,在21世纪初新课程改革的开始阶段,小学低年段开设的是品德与生活课程、小学中高年段

9、开设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初中阶段开设的是思想品德课程。这些课程注重儿童做人的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但是,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通的,也是一体的。2019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不仅有大学思政课教师参加,也有中小学德育课教师参加。习近平总书记把所有学段的德育课教师都称为思政课教师,这意味着所有学段的德育课程都是思政课,这是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新定性。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本质上具有政治属性,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3年版)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义务教育道

10、德与法治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及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性质上是统一的、一脉相承的。思政课的性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统一要求,即指导思想的统一,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使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大中小学思政课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但在实践上具有差异性。比如说,相对而言,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较强,可以更多地使用“讲道理”的教育教学方式,故而大学的思政课有较强的理论性。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干巴巴地“讲道理

11、”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即便对小学生“讲道理”,也要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把道理讲活。小学生适合在生活中感悟、体验,在做中学,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小学思政课强调以少年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体验、行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二)课程目标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是思政课的前提,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以贯之的目标,体现出课程目标的统一性。新时代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必须为实现这一目标打下良好的

12、思想根基,起到铸魂育人的作用。教育目的必须转化为核心素养,才能在课程中得以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3年版)提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核心素养具有一致性和进阶性。目前,大学思政课还没有核心素养的提法,也没有核心素养的标准。作为一体化设计,大学思政课应该续接中小学思政课,提出大学思政课的核心素养,以使核心素养统领、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根据学段的不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将核心素养转化为不同学段的核心素养,在

13、学段核心素养中,体现出连续性和进阶性,突出不同学段的特殊性和重点。例如,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根据学段核心素养,进而提出课程的学段目标。目前,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3年版)根据核心素养和学段核心素养,确立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高中和大学也需要按照这一思路,厘清本学段思政课的核心素养和总体目标、学段目标。这样就能建立一个以素养为导向的,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到核心素养、学段核心素养、学段课程目标等的体系,显示出课程目标的连续性、阶段性和整体性。(三)课程内容一体化核

14、心素养总体的统一性和学段的阶段性,落实在课程内容上,就是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统一性和阶段性。思政课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无论哪个学段,在内容主题上应该是统一的。铸魂育人的思政课,从大的主题看,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情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基本内容。此外,还可以融入国家安全观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主题。基本主题根据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体现出新要求、新特点。例如,在新时代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

15、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思政课内容的统一性体现在大主题上,主题的确立应与核心素养对应。比如,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需要道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当然,内容与素养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但必须保证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相应的教育内容。大主题是一级内容要求,每个主题下面有二级内容要求,二级内容要求下面再设置三级内容要点。大主题应该是统一的,但二级的内容要求和三级的内容要点,要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思维发展。二级、三级内容在不同学段不一定平均分配,有的内容

16、在某个学段多些,在其他学段可能少些,这需要根据学段特征而定。例如,在小学阶段,道德教育、健全人格教育的内容应该多些。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些内容相应减少,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增加。总之,不同学段的课程内容要按照品德发展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螺旋上升,逐层递进,做到步步高、步步深,构成“课程主题一学段内容一具体要点”的序列,保证课程内容的统一性和进阶性,形成一体化的课程内容。上述思路是一种思政课内容一体化的理想策略,鉴于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内容已经确定,并体现在统编教材中,因此,现阶段可行的方法是,组织教师加强对现行教材的一体化研究,鼓励教师根据主题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组,使教材内容转化为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例如,四川大学、成都树德中学、成都龙江路小学等学校的教师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研究,提出了课程内容的五大主题。譬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主题,他们在这一主题下面设计了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开天辟地一一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救国伟业”“改天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