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X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以及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关于加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林风(202X)11号)文件精神,为扎实推进学院林学、风景园林、园林等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特制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第一章林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学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着力建设高水平教学系统,加快建
2、设一流本科教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乃至全国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设立特色创新班、推进学分制改革等措施,搭建个性成长平台,培养“知林、爱林、营林”林业情怀,富有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能解决林业实践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二、专业建设目标以践行X“两山理论”为指导,围绕“新林科人才”和“卓越林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和“营山
3、营林”的林业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性人才和复合型高素质林学专业人才为目标,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精品特色专业。1建立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学林、爱林、务林”,培养“营山营林”的林业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 .着力打造国家级教学团队,争取特支计划(国家教学名师)零的突破。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访学制1“青年教师助教制”,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3 .推进本科生人才培养改革,根据现代林业发展,以新林科和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使专
4、业建设契合现代林业建设需求。积极申报各级“双万”项目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逐步扩大小班教学比例;遵循“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原则,优化“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按照“通识课要广,学科基础课要厚,专业课要精”的原则,增加慕课和选修课数量,把林业创业纳入课程体系。强化教学研究,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和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4 .进一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进一步改善林学专业教学实验室条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加强科教协同育人、产教协同育人;坚持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 .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修订教学质量管理
5、制度,引进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定期开展专业自评估,构建“发现问题一一解决问题一一提升质量”的闭环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6 .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办学,强化教师国外访学与合作交流,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学院任教和指导青年教师,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访学的力度,争取更多的本科生交换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学科竞赛。三、专业建设内容(一)育人模式1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林学丁颖班、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理念,强调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三种文化之间的平衡,整合多个学科课程,通过设置跨学科课程
6、、鼓励辅修制、双学位等一些做法,切实推进跨学科、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强化野外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本-硕-博”连读,强化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师友计划的实施。力争在建设期内,学生发表论文(授权专利)10篇(项)以上。7 .科教融合教学平台质量提升工程以本科教学实验中心为基础,打造由实验室教学平台、野外教学实习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构成的林学教学平台。强化林科教融合,全面开放科研教学实验室。8 .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国际名校合作,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提高师资、课程国际化程度,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选拔优秀本科生到国外进行联合培养;针对“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学
7、历学位项目;依托对外培训项目,积极开展发展中国家林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培训。力争在建设期内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15项以上。(二)教学改革1 .以新林科人才和卓越人才为培养目标,针对林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构建与新时代林业功能新定位相符的涉林学科和专业新体系。完成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优化课程结构,精选核心课程,使专业建设契合现代林业建设需求。拟申报省级教改项目2-3项,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2 .以因材施教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增加选修课,科学设置专业模块,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8、。3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探索建立了“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传统面授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通过构建情境、交互、体验、反思为一体的深度学习场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4 .以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针对专业教学实践薄弱的问题等问题,改变教学实习和实践的方式和方法。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按照“野外认知实习一一综合生产实习一一规划设计性实习一一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有机整合教学实习和创新创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独立操作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实验的能力。学生提早进入教师科研团队,
9、使学生全程参与科研。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稳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成立本科实践教学指导中心。5 .以校外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课,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实践。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嵌入式”、“订单式”、“校地校企”合作式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完善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习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6 .以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针对学生应付考试的问题,采取理论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课程期末考试与平时考
10、查相结合,笔试与口试(包括答辩和辩论)、实践(实验)操作、计算机网络化考核等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的考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全面化、考核时间全程化。7 .以“立德树人,守正创新”为工作理念,针对创新创业活动与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开设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奖励学分认定、提供在线课程资源等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人林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每年举办至少1次专业竞赛(科创活动)。申请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项以上。(三)课程
11、建设1 .将森林昆虫学、树木学、森林培育学以及森林经理学等3-4门专业核心课程重点打造成省级精品课程。逐步构建种基于“翻转”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混合教学路径,提高教学灵活性与自主性。2 .力争建设期内开出2-4门全英课程;3 .加强教材建设。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依托,重点培育林木群体遗传学、林业试验统计、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森林康养、林业信息技术、树木学(华南本)等课程教材建设。4 .推进教学资源建设,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努力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鼓励教师借助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进行MOOC、SPoC、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
12、、微课等课程建设,制作完成2-3门网络在线课程并投入运行;突破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拟建设林木良种良法虚拟仿真实验1项。5 .强化课堂教学,所有专业课程实行教学团队和首席教授负责制,专业核心课程须配备助教。每年进行教学技能培训1次和教师教学观摩竞赛1次。(四)师资队伍建设1 .以培养林学专业和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为目标,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建立和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和扩大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和合作研究,聘请高水平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开展合作研究,积极主办或协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打造国际化的教学、科研队伍。2
13、 .强化教研室在教学组织管理的核心作用,优化学院-教研室-教学团队三级教学组织管理体系,有力保障教学质量。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3 .按照学科和课程,组建相应的教学研究团队。林木遗传育种教学团队和森林培育教学团队拟申报省级教学团队,力争在建设期内申报省级教学名师1-2名。(五)教学条件建设1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巩固和提升学院教学实验中心,补充和更新实验设备。4 .建设林学专业课程综合实习校外基地,重点与惠州油田林场共建教学实习基地。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5 .坚持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道路,尤其在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林下经济资源开发与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等领域积极寻求企业深度合作。6
14、.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周边国家合作交流。7 .建设林学专业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资源平台1个。(六)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为抓手,完善质量目标、资源支持、组织管理、监控反馈系统的“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突出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及时反馈、改进提高,确保教学质量保障系统运行有效(依托教务处监控网络和数据,每学期进行1次督察)。2 .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坚持开展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同行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反馈,对教学实行全方位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每年开展1次本科教学工
15、作状态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毕业论文质量评估、试卷质量评估、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估。3 .健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同行听课和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利用简报、专项报告等形式将各类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并将相关教学检查和评估结果纳入考核,对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在教师发展中心培训。4实施“教师考评考核制”,不合格的教师高职低聘或转岗;实施教师职称晋升、评优奖励等“教学一票否决制”,增强了教师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 .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自纠互查机制,至少50%进行盲审,盲审未通过不予毕业。第二章风景园林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16、1.风景园林专业定位于培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专业目标,以“善境”价值观为专业伦理基础,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核心能力的高质量设计实践型和复合应用型拔尖人才。2,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建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范式。3 .以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为核心,基于杜威的“思维五步法”、情境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基于项目的学习(PB1)模式+基于学习成果导向(OBE)的教学评价体系,设计以“学”为中心的风景园林情境教学体系。二、专业建设目标1对标国家本科专业质量标准等规范要求,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验收。4 .基于华南地域性特色做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大湾区培养风景园林一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