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摘要: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甚至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学生厌学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三、学校教育的失误;四、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那如何矫正这些不利因素,帮助孩子们重回正常的学习轨道呢?本文试着从加强家校联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上好学习心理
2、课、指导课余生活、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等几个方面作一番论述。关键词:小学生厌学原因对策1引言学生厌学,古来有之。那么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类。厌学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本身,他们学习目的模糊,认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没有兴趣,丧失了求知欲,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厌学便是很自然的事了。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当今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刻也不敢放松自我,拼命学习,拼命工作。以致不少人由于生活过于紧张而精神崩溃,还有一些
3、人因为不堪忍受生活和工作压力而自我结束宝贵的生命。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中小学校园。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厌学一般指厌学情绪,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控制,就会发展为厌学症。众多调查资料表明,厌学症是目前小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
4、、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少年儿童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上不认真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等。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那么帮助他们走出厌学困境,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重树信心,变“厌学”为“乐学、善学”,具有重大的
5、意义。2厌学症产生的原因分析:2.1 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2.1.1 低俗文化的传播。低俗文化指低级庸俗的、浅层的社会思想和行为方式,它往往成为流行时尚,但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和自我成长却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思潮,其中有高尚健康的,也有低俗消极的,它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思维水平还不够全面深刻,行为易冲动。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而这些东西往往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的文化思想相违背。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
6、然会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而沉溺于低劣的影视节目及游戏机、网络文化的欣赏之中。据调查发现,厌学症患者一般都崇尚低俗文化。2. 12读书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兹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另外,“打工热”的兴起也使一些人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有些打工者确实赚了点钱,使一些人更加确信这一点,所以这种“去打工”的思想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2.2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2.2.1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当家长的心愿。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
7、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只有在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下,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甜头。如果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了厌学的严重后果2.2.2错误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听之任之,他们甚至在孩子面前坦言“你们这一代不管怎么学习,以后也一定是大学生了,现在无论什么大学毕业的都得自己找工作,所以你只要有一个大学念念就可以了,不管它是什么名牌大学还是破大学,反正以后都得自己出钱念
8、大学,自己凭关系找工作。”孩子长时间的看电视、打电脑也从不过问。孩子必竟是孩子,他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扶持,父母的听之任之,不重视,放任不管,再加上一些错误的观念,就会造成孩子的学习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导致厌学。2.2.3父母的不良榜样。家长对学生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而有的家长却从不读书,不学无术,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赚钱,花在吃、喝、玩、乐上,并流露和再现出轻视知识,反对学习的态度,即使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大,要求严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应,有厌学症的学生,大多主诉父母不爱学习。2.3学校教育的失误在导致学生厌学的
9、各种外部因素中,学校教育是关键的因素,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厌学的学生大多不喜欢学校生活。在学校因素中,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等等。2.3.1教育观念。厦门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思想先进、锐意进取、善于创新,在教育方面早已高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但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已退出历史舞台,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重应试,轻素质的办学思想仍然有广阔的市场。”分数”的指挥棒还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重复机械的作业,过重的题海战术在教师中还有存在。学生被分数、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对小学
10、生的学习与发展做过大型调查,调查显示,约半数的六岁至十四岁的城乡少年儿童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不符合国家标准,表现为学习超时和睡眠不足。这使得学习竞争激烈,学生的压力大,心理负担沉重,当然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哪里能谈得上喜欢呢?2.3.2教育教学方法。现在不仅是学习困难生厌学,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亦不感兴趣,不少学生期盼假日早临、回归社会寻求生活的乐趣。是什么原因使那些学生对学习生活趣味索然呢?枯燥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是不可排除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僵化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漠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
11、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有不少的教师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于脑后,用“大网捕小鱼”、撒下一斤种子收获一株谷穗的不科学做法,大搞“题海战术”,如山的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2.3.3教学内容。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实行了讲授内容、教学进度、作业、目标检测的高度统一,这就好比让所有的学生都去“提来20桶水”。这种大一统的教学目标决不可能符合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必然会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而浪费青春、学习困难生“跟不上”而丧失信心的结果。到了高年级,有些学习困难生已很难听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
12、容,他们坐在课堂上已不能感受到在知识的海洋中邀游的乐趣,而是在痛苦地熬时间、等下课,这样的学生厌学是正常的,不厌学才是奇怪的事!2.3.4师生关系。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干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叛逆、消极甚至有些恶劣的行为。这些行为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极大反感,于是,开始孤立他们,冷落他们,不把他们当作集体的一员,不给予帮助,不跟他们交往。这种态度深深地伤害了厌学学生,严重地挫伤了
13、厌学学生的自尊,使他们陷于无法自拔的状态。2.4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厌学学生中有部分记忆能力、接受能力差,遗忘性大,反应迟钝。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不能及时掌握或根本无法掌握,年级越高,差距越大。有的虽然非常勤奋,但收效甚微一一昨天好不容易弄懂的,今天却又成了难题。还有许多厌学的孩子,并非是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是由于性格中具有不能吃苦的品性,而是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着某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落后,而影响了学习的成效,也就是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引起学习障碍,主要有三种类型:(1)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2)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3)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此外,儿童如果患有“多动症”,也会对学习成
14、绩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常见于儿童,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男学生。其外观症状为多动、不安宁、难以调节和控制,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容易分散,很难集中精力做功课或从事有组织的活动,难以坚持完成某一种游戏或事情,做事情有始无终,行为冲动,活动过多。总之,问题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落后了、厌学了。可见,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看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天职是教好书育好人,所以,对他们的矫正,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但也必须依靠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探索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3厌学的对策3.1加强家校联系针对家
15、长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态度,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使学生有个引导和支持。学校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填写家校交流记录表、电话联系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如何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大力宣传优秀家长身教言教并重,身教重于言教,自己如何热爱学习的事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使之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3.2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大力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加强
16、教师的理论学习,转变教师的陈旧的教育观念:重视素质能力的评价观念,培养学生会学习、愿学习、善学习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树立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观。在教学中促使教师自觉主动地探究,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具体做法:3.2.1以“新意”式再现,激发兴趣,强化记忆效果教育理论中阐述:新知识点在人们脑海中初现所产生的记忆常常是暂时记忆,若有引人注意的鲜明现象的出现,常能使暂时记忆得到延续。但为了使暂时记忆成为永久记忆,总需要多次重现。为此,教师应有意设计旧知的重现,为使每次重现不落俗套而对学生有吸引力,必须是“新意”式的再现。例如,对于已学习的第一课生字,在学习第二课生字时必须重现一一以比赛的形式朗读或听写;进行生字讲解时,有意识将两课的同音字、形近字进行比较、组词、说句;学完一个单元后,容易混淆的字再次重现一一譬如,“邀、傲、激”三字,以人物图象的动作、神态出现,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