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方案一、建设背景近年来,随着微电子、自动化、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等相关技术向传统机械行业的不断渗透,给机电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及技术改造正向纵深推进,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制造业信息化”和“机床数控化”作为现代加工业制造业的高科技标志和发展趋势,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广阔的人才市场空间。随着国家区域战略的全面实施、东部产业的梯次转移、安徽经济的加速崛起,淮南在“十三五”期间,将围绕“两型城市”建设,实施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四煤”战略,坚持煤、电、化为主体,引进大
2、项目,发展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两型产业,切实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构建具有淮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托优势企业与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为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办于2001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的长线专业、骨干专业,教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且符合相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6人,高级职称6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价值200万元。主要设备有:维修电工实训台、电工电子实训台、P
3、1C实训台、205t起重机实训台、电梯实训台、楼宇机电设备综合实训装置、柔性自动环形生产线、高级维修电工及技师技能实训考核装置等。二、指导思想本着“立足地方经济,依托行业发展,主动为企业服务”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为龙头,以机电技术应用为主线,强化实践”的改革思路,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安徽淮南地区一流专业,为安徽省的装备制造业输送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三、建设目标与任务1 .在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4、改革,加强师资引进与培养,强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用35年的时间,使特色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鲜明优势和特色,力争使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成为安徽省淮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专业。2 .通过努力,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3 .根据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关要求和专业建设的需要,从2016级开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明确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思路,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一般不少于50%,毕业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六个月。四、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
5、模式改革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充实专业方向内涵。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建立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创建“基础强化、理实交替、能力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求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突出实践技能培养,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原则,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以学生为本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要为学生发展提供可供选择的空间,构筑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
6、发展的需要。4 .课程体系建设以创建精品课程为出发点,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在2-3年内,力争创建校级精品课程电力拖动与生产实训、P1C及控制技术,开发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软件,模拟试题库等教学资源。结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特点,加大实践课开设比例,加强实践课程考核力度。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5 .教材建设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征订制度,主干课程全部使用国家规划教材或“十三五”规划教材,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建立合理、适用的教材体系。开发3本校本教材电机和变压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6 .教学设施建设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认真制订实训室建设规划,大力加强教
7、学设施建设,建好一批科技含量高、管理科学的专业教学实训室。2年内新建1个专业实训室,完善和扩建1个专业实训室,新建1个仿真型的计算机网络实训室,进一步改善教学实训条件,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新建自动生产线实训室完成实训项目主要包括:送料、加盖、穿销、模拟、检测、分检、升降梯与立体叠层仓库,废料处理和总控编程等。扩建P1C与变频调速实训室完成实训项目主要包括:P1C基本指令认识,P1C模拟工作系统实训,变频器模块,P1C综合编程与控制实训。新建电气仿真教学实训室建设虚拟实践环境,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为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供有效途径。7 .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加大投入,
8、内培外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争取在两年内专业师资队伍学历和职称结构基本达标,且形成稳定的教学梯队。围绕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调整并充实培训内容,采取各种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使用方法的培训和考核,鼓励教师积极从事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究和使用。8 .实习基地建设根据本市机电行业,深化“校企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加大与本市其他企业的联系力度,深入企业调研,针对企业的特点与需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研究制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运行模式。五、具
9、体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特色专业建设规划,按相关管理规定,通过申报、审批、建设、验收的程序组织实施。确立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龙头地位,纳入学校专业建设统一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创造良好的建设条件。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专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小组成员主要是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使专业建设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使相关专业形成鲜明特色。2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团队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双师结构等
10、角度入手,结合专业建设需要,适时、适度地招聘、引进优秀人才,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结合课程建设、实践实训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高校知名学者。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院合一,具有明确发展目标、良好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3 .加强教材建设,完善教材体系根据特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的中职优秀教材,保证选用教材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自编专业课程教材、实训指导教材,推进校院合作促进教材建设,保障自编教材、讲义的出版、印刷费用。4 .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基地建设实习实
11、训基地是特色专业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必须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以双赢为原则,大力建设满足专业实习所需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将教学实习基地与学生就业基地相结合,建立“实习就业直通车”的运作机制,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5 .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建设精品课程为龙头,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尤其关注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逐步建立起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积极培植特色精品课程,鼓励开发校企合作课程,以特色课程、校企合作课程彰显专业特色。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完
12、善课程体系,要按职业岗位(群)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训练,突出能力培养,重视知识的应用,把岗位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6 .加强经费投入,完善基础建设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积极争取学校经费投入的基础上,重点加大教学基础建设,切实抓好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学校优先给予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经费上的支持,并做好相关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资料建设工作。7 .加强质量监控,完善管理体制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按照“培养能从事生产、管理、服务、应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质量监控,完善管理体制。在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定位、教学过程控制、成绩评定考核、质量监督评价以及所有相关方面,建立基本的制度规范,建立教学各环节的标准。积极加快管理机构、教学机构的完善,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尤其在管理手段现代化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