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区乡村振兴(村级)建设规范(20232023年).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0880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山区乡村振兴(村级)建设规范(20232023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红山区乡村振兴(村级)建设规范(20232023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红山区乡村振兴(村级)建设规范(20232023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红山区乡村振兴(村级)建设规范(20232023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红山区乡村振兴(村级)建设规范(20232023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山区乡村振兴(村级)建设规范(2023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山区乡村振兴(村级)建设规范(20232023年).docx(3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红山区乡村振兴(村级)建设规范(2023-2023年)(试行)赤峰市红山区委农村牧区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5月18日目录前言一1第一章村级乡村振兴综合规划标准-3-第一条要符合生态优先、多规合一的要求-3-第二条要符合因地制宜、要素全面的要求-3-第三条要符合特色鲜明、充满魅力的要求-4-第四条要符合节约集约、统筹利用的要求-4-第五条要符合集聚提升、融入融合的要求-4-第六条要符合底线思维、严格管控的要求-4-第二章产业兴旺标准-5-第七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5-第八条农业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5-第九条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基本形成-7-第十条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8-第十一条创新创业

2、活力显著提升-9-第十二条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9-第三章乡村生态宜居标准-10-第十三条生态环境整体优化-11-第十四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12-第四章乡风文明标准-14-第十五条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14-第十六条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15-第十七条乡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7第十八条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显著-18-第十九条移风易俗和典型培树有效实施。-18-第五章治理有效标准-19-第二十条村级党组织实现全面振兴-19-第二十一条村民自治实践不断深-21-第二十二条乡村法治建设步伐加快-22-第二十三条平安乡村建设成效显著-22-第二十四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规范有效23-第六章生活

3、富裕标准-23-第二十五条脱贫成果得到巩固-24-第二十六条家庭收入水平逐年提高-24-第二十七条村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24-第二十八条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扩大-26-第七章乡村振兴领导有力标准-26-第二十九条领导组织健全,职责分工明确-26-第三十条按时完成任务,基础数据齐全-26-附件1达标村达标指标表-28-附件2示范村示范指标表-35-红山区乡村振兴(村级)建设规范(2023-2023年)(试行)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

4、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基本遵循。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的要求,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

5、、生态和组织振兴,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农业的出路在哪、农村活力在哪、农民收入在哪”三大路径入手,破解农业出路窄、农村少活力、农民收入低的现实难题,切实增强乡村振兴规划的可操作性,将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村级这个层面,解决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不知道“干什么”和应该“怎么干”的问题。按照将红山区整个乡村真正建设成为“农民宜居宜业的家园、农品高效生态的田园、市民休闲养生的逸园、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游子寄托乡愁的留园、农耕文化传承的故园、缓解社会压力的后园、民间矛盾调处的

6、谐园和累积家园红利的福园”的“九园之乡”的价值追求和思维逻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3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结合自治区、赤峰市相关文件精神和红山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3年),联系红山区农村实际,设计架构,定位功能,引领走势,特编制红山区乡村振兴建(村级)建设规范(20232023年)(试行)。第一章村级乡村振兴综合规划标准第一条要符合生态优先、多规合一的要求。在制订本村乡村振兴综合规划时,能够结合红山区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发展布局规划,对本村

7、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做出科学评价,划定本村的生态、农业、村庄等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村庄建设等主要控制线,划定空间管控边界,对实现山水林田村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做出科学安排。能够遵循“先决策、后规划”的原则,与村庄产业策划和运营策划等横向规划相衔接,与村庄布局规划、镇乡相关规划等上位规划相衔接。第二条要符合因地制宜、要素全面的要求。在制订本村乡村振兴综合规划时,能够对村庄建设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防灾减灾等主要内容做出通盘规划,遵循乡村传统肌理和格局,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契合”的理

8、念,对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形成良好持久的发展形态做出科学安排。第三条要符合特色鲜明、充满魅力的要求。在制订本村乡村振兴综合规划时,能够注重保留历史形成的自然肌理和传统文脉,对村庄风貌整体管控和农房单体个性设计做出规划设计,使村庄成为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避免千村一面,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防止大拆大建。第四条要符合节约集约、统筹利用的要求。在制订本村乡村振兴综合规划时,能够合理规划布局生产生活空间,明确用地规模和管控要求,确定基础设施用地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引导生活空间尺度适宜、布局协调、功能齐全。能够按照“高效、生态”的发展理念,科学

9、合理划定本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合理划定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区域,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第五条要符合集聚提升、融入融合的要求。在制订本村乡村振兴综合规划时,能够按照“三产融合”的设计理念,适应农村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将本村与红山区乡村经济发展片区、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建设规划紧密结合,主动融入城乡一体的生活圈、服务圈和商业圈,实现城乡一体化。第六条要符合底线思维、严格管控的要求。在制订本村乡村振兴综合规划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有关技术规范与标准,能够全面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10、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乡村振兴综合规划终止期应与村庄规划涉及建设内容的实施完成期相一致;规划的深度应达到可编排建设项目的程度。第二章产业兴旺标准第七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乡村振兴达标村全面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各步骤工作,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示范村成功组建新型股份合作组织,股权清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增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得到实际受益。第八条农业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1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得到优化。能够坚持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理念,围绕红山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意花卉产业区、农旅休闲产业区、蒙药养生产业区、有机杂粮产业区和现代农牧业

11、(花卉)产业园的规划布局,立足本村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创建专业园区和专业合作社为主攻方向,以小规模大群体的连片开发为必要补充,通过土地流转和整合,连组成片,集聚开发,产业集中布局,将项目资金、工商资本、技术力量等各方面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进行集约配置,规划和培育一个关联度较高、整体性较好、集群效应明显、对农民增收作用突出的特色优势产业、生产基地及品牌产品,并获得所在乡镇政府初步认可和红山区农水局正式认定。在此基础上,乡村振兴示范村,必须有1个面积不低于500亩的区级以上的产业园区项目覆盖。2 .产业链条明显延长。在花卉产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的村,培育发展花卉设施、肥料、种苗、包装、运输和深加工

12、等关联产业,建成一个获得红山区农水局认证的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延伸基地。其他行政村,能够以本村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一个以上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延时类初加工或食品类初加工。3 .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能够引导本村手工产业做精做细,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通过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渠道,利用电商、“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加强以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每个村至少培育成一个在红山区有一定知名度的、具

13、有标志性的、并获得红山区农水局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证的品牌特色产品。在乡村振兴示范村,有1个自治区级以上的“三品一标”知名产品。第九条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基本形成。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较快的发展。能够积极引导村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依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联合社。有完善的家庭农牧场管理制度,家庭示范农牧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果。有条件的村,能够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工商资本到本村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项目,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小农户专业化生产。每个村要有1个以上管理规范、运行正常、实现规模经营、带动作用明显的专业大户

14、、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4 .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能够通过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有效带动小农户发展。全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的比例达到40%以上。5 .收益分享模式不断创新。在全村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中,“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得到灵活运用;本村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为农户提供信贷担保、领办或参办农民合作组织等多种形

15、式,并与农民建立了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有完善的涉农股份利润分配机制,能够明确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比例上限,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实行新型收益分享模式的各类经营主体要达到95%以上。第十条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1 .新型产业培育成效明显。能够结合本村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发掘地方风味、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特色资源,开发乡村休闲、“夜经济”、农家宴、乡土菜、围绕工业园区的各类服务业等新项目,推动乡村资源全域化整合、多元化增值。发展电商、新零售、团购配送等新型农业服务业,使本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每年至少新增1个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较好、农文旅结合或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的新产业项目。2 .新型业态发展态势良好。农商互联互通,产销密切衔接,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文化旅游型业态有较快发展。农技指导、信用评价、保险推广、市场预测、产品营销等农业服务业发展良好。每个村至少有1个电商服务站等电商购销经营主体,有1个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或社会化服务组织。3 .新载体新模式不断创新。乡村振兴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