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节能和综合能效的提升.doc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1759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五节能和综合能效的提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十四五节能和综合能效的提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十四五节能和综合能效的提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十四五节能和综合能效的提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十四五节能和综合能效的提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十四五节能和综合能效的提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十四五节能和综合能效的提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四五节能和综合能效的提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节能和综合能效的提升.doc(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十四五节能和综合能效的提升经过几十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电力需求侧管理已成为提高电能利用效率、降低社会用电成本的有效措施,对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立足电力生产与消费实际,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注重建章立制,积极完善政策、推进项目示范、强化宣传培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十三五”以来,我国用电量保持一定速度增长,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充足,电力供需由总体偏紧、局部地区供需紧张转变为总体宽松、局部地区供应富余与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偏紧并存,供需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能源消费革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保障能源安全、新的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等,都为电力需求侧管

2、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2020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注重需求侧改革;12月16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这为新形势下稳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期。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需求侧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愈发重要。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十三五”期间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十三五”时期,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3、国家层面,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明确提出要实施能源革命重大战略行动,推进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电力需求侧管理行动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都提出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并明确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具体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陆续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等政策文件,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地方层面,各省市自治区结合自身情况,从有序用电、需求响应、市场化交易等方面持续丰富本地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落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介绍了“十三五”以来,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取得的具体成

4、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考核力度。电网企业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考核责任主体,充分发挥联系电力用户的优势,积极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考核目标指标,不断提升终端能效水平。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电网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年度公告,2016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均完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任务,累计实现节约电力1627.3万千瓦,节约电量640.3亿千瓦时。二是推动试点示范,扩大主体范围。近年来,各地不断扩大需求响应试点,上海、江苏、广东、北京、天津、浙江、山东等地纷纷开展了需求响应实践,迎峰度夏期间有效削减尖峰用电负荷约1000万千瓦。同时,针对

5、电力需求响应,市场主体准入条件不断降低,允许包括居民负荷在内的电力用户参与,鼓励售电公司、负荷聚合商、储能、充电桩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极大地挖掘了需求侧资源的响应潜力,不断提高响应成功率。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共计141家,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园区共计12个,基本覆盖了传统和新兴产业领域。三是探索工作模式,深挖需求侧资源潜力。各省市自治区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模式,积极促进需求响应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中发挥更大作用。例如,江苏实现单次最大削峰负荷402万千瓦,单次最大填谷负荷359.4万千瓦,规模均创全国第一;山东、浙江、上海、重庆等省市利用跨区可再生能源电力市

6、场化购售价差,拓宽激励资金来源;天津引入“城镇型虚拟电厂”实施模式,扩大参与用户类型范围,积极推动夏季削峰和冬季填谷响应实施。四是加强平台建设,发挥大数据优势。结合电力市场建设的推进,依托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各地积极扩大平台的电力用户接入规模,发挥平台的用能大数据优势,助力企业用电行为优化。例如,上海成功实践国内首个负荷型虚拟电厂运营平台,聚合200多栋楼宇形成10万千瓦可控容量;宁夏不断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可监测容量2014万千伏安,覆盖1039户企业,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网络。节能和提升综合能效是新时代的新使命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

7、构优化明显加快,能源消费增速放缓,资源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态势逐渐衰减。“与过去相比,节能工作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面临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需要应对的挑战更为艰巨。必须清醒认识到,节能不是能源供应紧张时缓解供需矛盾的权宜之计,不能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放松和懈怠。”该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要深化对节能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针对新形势树立新思维,适应新变化、实现新使命。另一方面,从供需形势看,当前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局部地区供应富余,与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偏紧的情况并存;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的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下,节能减排更为必

8、要和关键,这就要求“十四五”时期电力需求侧管理必须继续大力做好电力电量节约,尤其在高峰时段偏紧的局部地区要更好地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作用。此外,我国电力系统的新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十四五”时期,在能源绿色低碳化的发展方向下,电气化率将继续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与电量的比重也将加快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用电方式的改变,最大用电负荷持续升高、负荷峰谷差不断扩大的趋势仍将持续。“十四五时期,电力需求侧管理需要以这三个方面为新的工作重点,适应电力供需形势和电力系统发展的新特征,使电力需求侧管理成为促进电能替代、可再生能源消纳以及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手段,从需求侧大幅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灵活性及

9、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该业内专家表示。安全、绿色、经济是我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施能源转型、建立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目标。无论是满足我国现代化能源增长需求、保障能源安全,还是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能源低碳化、清洁化进程,或是降低用能成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价格可承受的能源生产要素供给,通过节能和提升综合能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都是基础和前提。如果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不能得到合理控制,上述所有目标的实现都将大打折扣、事倍功半。离开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一基本前提和支撑条件,能源转型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据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能耗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2019年,我国人均GDP约为1

10、万美元,不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4tce,仅为美国的1/3,是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2。按照OECD国家的人均能耗水平测算,我国能源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发展受资源条件、经济性及电网平稳运行等条件限制,石油、天然气发展受资源禀赋和供应渠道等方面约束,超出总量目标的能源需求只能依靠煤炭来满足,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天然气占比达到15%、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等一系列能源转型目标都将难以实现,能源安全保障和生态环境容量也将承受巨大压力。节能和提升综合能效不仅是满足我国能源需求增长的最优先来源,也是推动能源转型、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1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明显加快,各国积极抢占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制高点,都把节能和提升综合能效作为重点突破方向。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严峻,有世界上最强烈的环境改善诉求、最大的节能市场、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发展节能产业大有可为。一方面,对传统产业实施节能升级改造,可以赋能实体经济,促进传统产业提升质量和效益,降低全社会实体经济用能成本,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超高能效设备产品、低能耗建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前景,依靠创新驱动,在孕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引领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有望成为战略性

12、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在培育发展绿色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我国能效管理和节能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该业内专家表示,我国整个节能体系建设确实取得了巨大进步,可以说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宏大、最综合的节能管理体系,然而还是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总的来说,在聚焦减碳控煤的前提下,要遵循“刚性执行,柔性调试”的原则。一是体制机制及市场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能源系统在子系统间、地域间的壁垒仍未有效打破;缺乏基于用户能效的奖惩机制,能效投融资渠道尚未打通;各能源市场、碳市场及需求响应机制的建设和协同程度仍需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有待深入挖掘。现有能源管理体系下各个能源主管部门相对独立,不同部门政策不

13、一致性以及统一规划缺失的问题较为突出;此外地方政府为保护本省利益,对跨区电力交易实施干预,制约了以电为中心的能效管理的大规模开展。当前我国基于能效的激励政策相对较少,对普通企业或用户而言吸引力相对较低。能效管理相关绿色金融产品缺乏,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投融资渠道还未打通。当前电、气等单一能源市场尚不成熟,碳市场仍处于建设初期,市场定价机制尚不健全,市场结构不合理,需求响应由于电价管制等原因,市场化竞争仍不充分。二是关键核心技术亟需加大攻关力度。能效管理涉及领域多、产业链相对较长,同时与各类先进设备及数字化技术结合紧密。目前我国在操作系统、综合能源规划技术和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等“软科技”方面,以及

14、能源路由器、先进大型电器等综合能源服务及电能替代领域“硬科技”方面均存在薄弱环节,不仅增加了整体成本,还有被“卡脖子”的风险,制约了能效管理与节能服务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三是抓紧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体系。当前我国能效标准的制定主要针对于用能产品而非整体行业,一方面能效管理缺乏统一的高质量标准体系,另一方面不同业务之间数据标准化程度较低,致使关键设备和数据接口间兼容性较差、企业间协同成本较高、业务间数据共享能力较弱以及系统与用户间互动能力受限,严重制约了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用户间的高效合作。四是商业模式需要持续创新培育。能效管理与数字化等先进技术高度耦合,涉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种类型,用户需求

15、差异程度较大,对沟通机制要求较高,且能效管理同时涉及实物资产和数字资产两大领域,传统商业模式中难以满足节能服务的切实需要,商业模式的滞后制约着该领域商业价值及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不同领域商业模式差别较大。能效管理内容广泛,其中实物资产与数字资产在商业模式中具有明显差别,且数字资产价值挖掘仍处于初期。细分业务中电能替代以实物资产为主,需求响应以数据资产为核心,而综合能源服务同时涉及两大领域。各类不同细分业务间联系十分紧密,整体商业模式设计难度较高。应用场景个性化特征较强。能效管理涉及政府、工业、居民和交通等具有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同类用户间由于在用能需求、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上具有差异性,相关企业

16、需针对其要求制定个性化、定制化解决方案,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间沟通机制需加强,单一商业模式较难覆盖全部应用场景。与先进技术耦合程度较高。非侵入式状态监测、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能源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与能效检测、综合能源服务和需求响应等节能业务联系紧密,为提升节能潜力打下良好基础,但各类技术的具体应用模式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十四五”时期节能和提升综合能效的思路该业内专家指出,能效提升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构工业化和城镇化模式,实现系统性优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要加快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步伐,实现节约、集约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加强重点行业的规划和布局,构建地区间优化产业布局的协调机制,尽早改变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使区域经济与产业宏观布局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能源浪费。推动紧凑型城市和城市群发展,鼓励土地混合功能开发,实现复合型工厂、公共交通、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它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