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消费趋势专题分析报告word:从人口结构展望消费需求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消费趋势专题分析报告word:从人口结构展望消费需求变迁.docx(4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内容目录1、人口周期近拐点,中国社会步入新常态1.1、 婴儿潮落,人口低增长时代开启51.2、 社会变迁,把握五大结构性特征72、老龄化趋势难改,展望2050年大变局2.1、出生:生育观念改变,打击人口增长动能1222、死亡:预期寿命提升,延缓世代更迭节奏152.3、展望:拐点加速到来,期待生育政策发力163、消费需求面面观,循群体特征抓B机会3.1、 老龄化汹汹而来,最具确定性的方向203.1.1、 四时轮转,年龄变迁下需求规律性变化203.1.2、 以日为鉴,对中国消费行业的投资启示223.2、 基于消费者画像,推演三大消费趋势283.2.1、 消费品质提升,从量增迈向精耕细作293.2.
2、2、 新兴技术普及,创造成长机会的源泉30323、注重精神追求,不可或缺的高阶满足314、投资建议: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4.1、 老龄化趋势难改,行业景气面临重新洗牌324.2、 结构性机会仍存,把握三大消费趋势线索345、风险提示图表目录图表1:中国历史上经历三次婴儿潮5图表2:中国人口年同比增速()6图表3:中国人口政策转向6图表4:中国人口结构特征7图表5:中国人口老龄化率()7图表6: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年)7图表7:2001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8图表8:2023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8图表9:中国总抚养比()8图表10:中国少儿、老人抚养比()8图表11:中国人口性别比(女性=IoO)9图
3、表12:中国新生儿性别比(女性=IoO)9图表13:2023年各年龄段人口性别比9图表14:“七普”未婚人口占比()9图表15:中国城镇化率()10图表16:中国城镇人口规模及增速10图表17:中国人口区域分布()10图表18:2010-2023年人口规模增长TOPIo行政区10图表19:人口普查数据区域分布10图表20:平均家庭户规模(人/户)12图表21:家庭规模结构占比()12图表22:中国人口出生率12图表23:人口出生率拆分12图表24:育龄妇女人数及增速13图表25: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重13图表26:中国社会婚姻情况13图表27:结婚登记人群年龄占比()13图表28:中国生育率14
4、图表29:中国分孩次生育率()14图表30:不同年龄段人群生育率()14图表31:过去十年中国房价持续上涨15图表32:女性职业占比()15图表33:中国人口死亡率15图表34:死亡率拆分15图表35:15-60岁人口死亡率16图表36:中国预期寿命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岁)16图表37:中国出生率与死亡率差额(%。)16图表38:中国净新增人口(万人)16图表39: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目标及实现情况17图表40:地方生育扶持政策梳理17图表41:2023-2050年中国总人口预测(亿人)18图表42:中国老龄化率预测()19图表43:中国老龄人口规模预测19图表44:中国总和
5、生育率预测19图表45:中国新生儿性别比预测19图表46:典型消费者不同年龄段消费特征20图表47:日本不同年龄群体年人均开支21图表48:日本不同年龄户主家庭结构(人)21图表49:日本不同类型消费高峰年龄分布22图表50: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岁)22图表51:中国老龄化趋势呈现高度相似性22图表52:中国分年龄群体展望2027&2035年23图表53:日本人均食饮烟酒消费年龄分布(万日元)24图表54:食饮烟酒细分赛道消费变动情况()24图表55:日本人均住房水电消费年龄分布(万日元)24图表56:住房水电细分赛道消费变动情况()24图表57:日本人均家用电器消费年龄分布(万日元)25图表
6、58:家用电器细分赛道消费变动情况()25图表59:日本人均家居用品消费年龄分布(万日元)25图表60:家居用品细分赛道消费变动情况()25图表61:日本人均纺织服饰消费年龄分布(万日元)26图表62:纺织服饰细分赛道消费变动情况()26图表63:日本人均医疗保健消费年龄分布(万日元)26图表64:医疗保健细分赛道消费变动情况()26图表65:日本人均交通通信消费年龄分布(万日元)27图表66:交通通信细分赛道消费变动情况()27图表67:日本人均教育消费年龄分布(万日元)27图表68:教育细分赛道消费变动情况()27图表69:日本人均文化娱乐消费年龄分布(万日元)28图表70:文化娱乐细分赛
7、道消费变动情况()28图表71:日本人均美容护理消费年龄分布(万日元)28图表72:美容护理细分赛道消费变动情况()28图表73:消费趋势及其成因29图表74: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29图表75: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及增速29图表76:“消费趋势一:消费品质升级”相关赛道30图表77:“消费趋势二:新兴技术普及”相关赛道30图表78:马斯洛需求金字塔31图表79:“消费趋势三:注重精神追求”相关赛道31图表80:主要国家平均人口年龄(岁)32图表81:社零总额累计同比增速()32图表82:2023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梳理33图表83:日本中年相比青壮年人均消费水平变动显著的项目及相关赛道.33
8、图表84:大消费行业预期市场规模增速大于10%的成长性赛道梳理341、人口周期近拐点,中国社会步入新常态1.1、 婴儿潮落,人口低增长时代开启人口是影响消费最核心也最长期的变量,消费最终服务于“人”,人口总量和结构上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消费需求的变迁,跟踪人口特征变化对消费板块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回顾中国人口发展历程,我国已经临近人口周期拐点处于人口规模逐步见顶回落,自然增长率趋近于零的阶段。根据经典的人口过渡理论(DemOgraPhiCTransition),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进步和生育观念转变,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最终都会经历从高到低下降的过程,但下降的节奏不同导致不同时
9、期人口特征各异,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人口转型的起步阶段,社会发展程度较低或处于战争、灾荒、疾病流行年代,出生、死亡率都维持在35%。以上的高位,平均预期寿命较低,总人口增速围绕零为中枢波动或仅有缓慢增长。 第二阶段: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社会逐步发展,新技术进步保证了粮食供应和疾病控制,死亡率显著下降,人均寿命显著提升,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提高,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第三阶段: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尽管出生率仍高于死亡率但差距缩小,人口规模继续增长而增速趋缓,社会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向少子女的小家庭转变,最终人口增长趋近于零。新中国成
10、立后,社会快速发展,进入“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人口总量持续增长。期间我国一共迎来了三次婴儿潮:首次婴儿潮(1949-1958)主力婴儿潮(1962-1973)、回声婴儿潮(1981-1991),尤其是在1960-70年代第二波婴儿潮期间年均出生人数超过2500万人,年均人口增长率达到接近3%的历史最高值,奠定了“人口红利”的基础。由于代际之间存在相关性,第二波婴儿潮出生群体成年后直接带动1980年代第三波婴儿潮,但1982年起计划生育政策开始执行,出生人口峰值规模有所减小。图表7:中国历史上经历三次婴儿潮出生人口C万人,亦“一。人。(亿人)3.5003.00025002.0001SO
11、OI.(XK)5000主力要比,(wq-1973)TX4却(19IW1)首次R儿珈(1945)雅*升二/三”(1912)整体来看,1950-1980年代中国人口维持了高速增长,年化人口规模增速达到1.84%,此后则出现逐年下滑,1998年中国人口增速首次回落至1.0%以下,开始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截至2023年,中国总人口已达14.1亿人,但年增速回落至0.03%,创下历史最低值,人口周期拐点显现。图表2:中国人口年同比增速()总人口增速()与此同时,人口政策也出现明显转向1982年,关干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出台,“计划生育”成为后续几十年人口政策的基调。但从2013年
12、起,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生育政策明显转向,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进而放宽到“全面三孩”。预计未来更多相关生育刺激政策还将陆续出台,人口政策的形式、力度、效果值得重点关注。图表3:中国人口政策转向阶段时间政策名称主要内容1978.11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叨WUIE11i1IHM入灯土H乂姒址MTI,4岁两个“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国家干部和职工、城计划生育1982.2关干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去推勺叱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肺耍鎏曳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13、,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同意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20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2013.12策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的政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鼓励生育2015.10报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取消社会抚2023.5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来源:中国政府网,国金证券研究所1.2、 社会变迁,把握五大结构性特征人口周期切换的同时,中国人口结
14、构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塑造了当前的社会生态。年龄、性别、地区、家庭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直接影响个体居民的成长生活环境,进而带来了迥异的需求特征。而伴随着通讯技术进步和个体意识流行,中国社会的圈层化将会更加明显,进入“千人千面”的多元化时代。具体而言,中国人口目前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图表4:中国人口结构特征小威至2023年M65岁以上人口占比14.2%年龄簿构:RHe寿命睡长,老龄化程度加深“中国人口结构2k20112023年一AP占比提升至17.0%家庭培构B1nMM小,一人户占比於升标2023年B东部地区人口占比44.7%区竦结的AQCUfiU,中于珠晔区H2023年鬟儿性别比约11181934岁男女差额近1722万性别结构:怪利比例失蠢,人mr张q.城镇化率达到64.7%ResH2023年中国有超9彳乙市民城步结构:卿H国陋,市民为杜A主体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结构中最显著的特征指标是不同年龄人群数量占比,2000年起中国老龄化率已达到7%的老龄化标准,并且在2023年进一步上升至14.2%,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预计未来还将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