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传观后感(1).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2644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祖慧能传观后感(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祖慧能传观后感(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祖慧能传观后感(1).docx(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迷者枯坐,智者用心六祖慧能传观后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课堂上观看了六祖慧能传。特别深受六祖慧能独自悟道时的艰难感动!观佛家的电影,自然有种平静的感觉。六根俱净,清心寡欲;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些道是依他力的辅助才能得到力量,而我所认同的道则是全靠自我的力量。鄙人认为追求强大之道,靠别人帮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负责,所谓:净心修身,心静则土净,土净则万籁俱寂。万籁俱寂之时,便能听到万物呼吸之声,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境界。就像六祖慧能,身处困境单独面对困难独自悟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礼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2、于虑,而后作;微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我是修炼跆拳道的,曾经老师就教我们打坐。闭目静思,试着让思维融汇到身上每一丝肌肉,不仅感受自己,也不仅聆听外界。“闭上眼睛,什么也不要想”,教练这样说:“保持空白。”微风随呼吸沉浮,鸟鸣随心跳律动,万物呼吸之声,触手可得!迷者枯坐,智者用心。但自从道馆那次教练指导打坐之后,我再也没有那种感觉了,还未够强。开悟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言表。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禅道。磨砖不能成镜,打坐也不能成佛。参禅求道,重要的是在觉悟真心本性。佛法,就是要以平常心对治好奇心,世间一切有它自然的

3、道理,不一定非要得到才是我的。没有见过的柬西,可以用心眼去想,心耳去听,不必加意夸张渲染。只要我凭用平常心来看待世界,快乐也好、痛苦也罢,能够不在这些外境上面起烦恼,一切就会显得那么自然,那么本色了。慧能法师最深入我心得一句话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一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或许,道是要靠自己在生活中去体验证悟的。道是不可说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说这些,已有画蛇添足之嫌。道是精神,肌肉是力量,没有精神的力量是鲁莽的,没有力量的精神是虚伪的。事实上,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力量去实践。一屈指,一拂袖,仰俯之间,道无一不在。若要再问,鄙人之见:“学习!实践!”道自在你独自面对困难的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