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及2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3034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及2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及2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及2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及2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及2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及2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及2试题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及2试题答案形考任务1S7-200系列P1C的安装配线一、实训目的:通过对实训单位的典型P1C安装P1C应用程序,并进行P1C的安装配线,使学生对P1C的机型、配置、功能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等基础知识进行了解。二、实训要求:1 .选择实训单位的典型P1C安装P1C应用程序,并进行P1C的安装配线;2 .结合S7-200系列P1C的实物,指出了解S7-200系列P1C的其组成结构及各部件的作用。三、实习内容:1按照P1C端子接线图,使用工具进行安装配线。2.1. 据板前线槽布线操作工艺,按照CPU226AC/DC/继电器的端子连接图”进行布线

2、安装。接线时,注意P1C端子接线要用别径压端子接线。四、实训硬件设备:序号名称型号数量爸注1.相四发电源3X380/520,20A处12单项交流电源22OV和36V、SV处13P1CS7226或H定台14配线板500mm600mm20mm块15组合开关HZ1O-2V5个16交流接触器CJ10-20.线圈电汽380V只37熔断器及熔芯配食R16600,38熔断器及熔芯配套R16-1食29三联按钮1A10-3H或1A4-3H个210接线端fitJX2-11015,5VIOA.15节或汽套自定条111木螺丝f3mm20mm;f3mm15mm个3012平垫网f4mm个3013塑料软铜线BVR15mm2

3、,激色F1定m2014塑料软铜纹BVR-0.75mm2,色门定m1015别径压端广UT2.5-4,UTIY不4016行线相TC3O25,两边打f3.5mm孔条517异型塑料管f3mmm0.21P1C安装安装方式S7-200的安装方法有两种:底板安装和DIN导轨安装。底板安装是利用P1C机体外壳四个角上的安装孔,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底版上。D1N导轨安装是利用模块上的DIN夹子,把模块固定在一个标准的DIN导轨上。导轨安装既可以水平安装,也可以垂直安装。安装环境P1C适用于工业现场,为了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延长P1C的使用寿命,安装时要注意周围环境条件:环境温度在055。C范围内;相对湿度在35%、

4、85%范围内(无结霜),周围无易燃或腐蚀性气体、过量的灰尘和金属颗粒;避免过度的震动和冲击;避免太阳光的直射和水的测射时。(3)安装注意事项除了环境因素,安装时还应注意:P1C的所有单元都应在断电时安装、拆卸;切勿将导线头.金属屑等杂物落入机体内;模块周围应留出一一定的空间,以便于机体周围的通风和散热。此外,为了防止高电子噪声对模块的干扰,应尽可能将S7-200西门子p1c模块与产生高电子噪声的设备(如变频器)分隔开。2.P1C的配线P1C的配线主要包括电源接线、接地、IO接线及对扩展单元的接线等。(1电源接线与接地P1C的工作电源有120/23OV单相交流电源和24V直流电源。系统的大多数干

5、扰往往通过电源进入P1a在干扰强或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动力部分、控制部分、P1C自身电源及I/O回路的电源应分开配线,用带屏蔽层的隔离变压器给P1C供电。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最好接380V,这样可以避免接地电流的干扰。输入用的外接直流电源最好采用稳压电源,因为整流滤波电源有较大的波纹,容易引起误动作。良好的接地是抑制噪声干扰和电压冲击(保证P1C可靠工作的重要条件。P1C系统接地的基本原则是单点接地,一般用独自的接地装置,单独接地,接地线应尽量短,一般不超过20m,使接地点尽量靠近P1C。(2)交流电源接线安装如图7-42所示。接线说明:1)用一个单极开关a将电源与CPU所有的输入电路和输出(负

6、载)电路隔开。2)用一台过流保护设备b以保护CPU的电源输出点以及输入点,也可以为每个输出点加上保险丝。3)当使用MicroP1C24VDC传感器电源c时可以取消输入点的外部过流保护,因为该传感器电源具有短路保护功能。4)将S7-200的所有地线端子同最近接地点d相连接以提高抗干扰能力。所有的接地端子都使用14AwG或1.52的电线连接到独立接地点上(也称一点接地)。5)本机单元的直流传感器电源可用来为本机单元的直流输入e,扩展模块f,以及输出扩展模块g供电。传感器电源具有短路保护功能。6)在安装中如把传感器的供电M端子接到地上h可以抑制噪声。直流电源安装如图7-43所示。接线说明:.1)用一

7、个单极开关a,将电源同CPU所有的输入电路和输出(负载)电路隔开。2)用过流保护设备b、c、d,来保护CPU电源、输出点,以及输入点。或在每个输出点加上保险丝进行过流保护。当使用MiCro24VDC传感器电源时不.用输入点的外部过流保护。因为传感器电源内部具有限流功能。3)用外部电容e来保证在负载突变时得到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4)在应用中把所有的DC电源接地或浮地f(即把全机浮空,整个系统与大地的绝绦电阻不能小于50兆欧)可以抑制噪声,在未接地DC电源的公共端与保护线PE之间串联电阻与电容的并联回路g,电阻提供了静电释放通路,电容提供高频噪声通路。常取R=DI,C=4700pf5)将S7-20

8、0西门子P1C所有的接地端子同最近接地点h连接,采用一点接地,以提高抗干扰能力。24V直流电源回路与设备之间,以及120/230V交流电源与危险环境之间,必须进行电气隔离。(4)1/0接线和对扩展单元的接线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接线是指外部开关设备P1C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输出接线是指将输出信号通过输出端子送到受控负载的外部接线。I/O接线时应注意:IO线与动力线、电源线应分开布线,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如需在一个线槽中布线时,须使用屏蔽电缆;I/O线的距离一般不超过300m;交流线与直流线,输入线与输出线应分别使用不同的电统;数字量和模拟量I/O应分开走线,传送模拟量I/O钱应使用屏蔽线,且屏蔽层应

9、一端接地。P1C的基本单元与各扩展单元的连接比较简单,接线时,先断开电源,将扁平电缆的一端插入对应的插口即可。P1C的基本单元与各扩展单元之间电缆传送的信号小,频率高,易受干扰。因此不能与其他连线敷设在同一线槽内。五、心得体会.尽管P1C外部接线比较简单,但通过P1C的安装配线,可实现对P1C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的的初步认知,为进一步理解P1C是如何工作的打下良好的基础。形考任务2一、实训目的:1 .掌握基本逻辑指令的相关知识。2 .进一步掌握编程软件中绘制含有基本逻辑指令的梯形图的方法。3.进一步熟悉编程软件的通信设置和程序下载。4.熟悉运用编程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联机调试。二、实训要求:1根据

10、功能控制要求,编写P1C程序,并通过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的编制、编译、调试相关的组态等工作;2.P1C的基本逻辑指令是P1C编程的基础,是使用最多的指令,因此必须熟练掌握。三、实训内容:名称梯形图语句表功能常开触点.BitH11D常开触点与左则母线相连接Bit-HH-A常开触点与其他程序段糊连BitIh0常开触点与其他程序段相并连常闭触点Hb111)常用触点与左例母纹相连接Bh1/1AN常闭触点与其他程序段相串连i5ION常闭触点与其他程序段相并连立即常开触点1Biti-IDI立即常开触点与左蜴母线相连接BitI,A13即常开触点与其他程序段相串连0,立即常开触点与其他程序段相并连立即常用触点IB

11、itHh1DNJ立即常闭触点与左M母线相连接-HI-IAN1立即常闭触点与其他程序段相中连Bit-1“FhON1立即常见触点与凡他程序段相并连取反INoT1-1改变能流摘入的状态正跳变Ip=EU检测到次IE跳变,能流接通个扫描周期负跳变-INED检测到次负跳变,能流接通个扫描周期输出Bit()将运算结果输出到某个寄存器立即检出Bit,(I),格运棘结果即除出到某个寄存器表S7-200系列基本逻辑指令学习牢记这些指令,并通过下面一个小任务来深入了解基本逻辑指令的应用使用S7-200P1C的基本指令编写一个电动机连续运行的程序,并进行下载,监控和调试。四、实训器材:所需的工具、设备及材料(1)常用

12、电工工具、万用表等。(2)PC机。(3)所需设备、材料见表。了号标准代号器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厂P1CS7200CN1CP1226ACDCRM16ES721628D230XB82PPI通信电缆S2324851五、实训步骤:(一)硬件连线操作实训本次任务涉及的内容极为简单,因此接线时主要将P1C的电源线和通信线连接上即可。P1C电源线:连接P1C的1和N端,见图U图1P1C电源线P1C通信线:一端连电脑串口,另外一端连P1C串口,见图2和图3。通信读取P1C,下载程序并监控。仔细监控状态下触点和线圈的情况,观察程序是否正常运行,若有异常现象应马上断电,重新修整程序,直到P1C能正常运行程序。图

13、5为读取P1C,图6所示为程序下载界面,六、实训总结1. “与”和“与非”(A,AN)指令逻辑“与”在梯形图里用串联的触点回路表示,被扫描的操作数则表示为触点符号,操作数标在触点上方。在P1C中规定:如果触点是常开触点(动合触点),则常开触点“动作”认为是“1”状态,常开触点“不动作”认为是“。”状态。如果触点是常闭触点(动断触点),则常闭触点“动作”认为是“。”状态,常闭触点“不动作”认为是“1”状态。2. “或”和“或非”(O,ON)指令逻辑“或”在梯形图里用并联的触点回路表示,被扫描的操作数标在触点上方。在触点并联的情况下,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触点闭合,则该回路就“通电”。3.“异或”和

14、“异或非”指令在S7系列P1C的语句表中没有“异或”和“异或非”指令,类似的功能只能用简单的“与或”指令来完成。4 .嵌套表达式和先“与”后“或”。当逻辑串是串并联的复杂组合时,CPu的扫描顺序是先“与”后“或”。笈杂逻辑运算的指令规则是:先“与”后“或”逻辑不加括号,先“或”后“与”逻辑加括号。5 .“输出(1AD)指令输出指令像继电器逻辑图中的线圈一样工作。如果电流能够流经电路到达线圈的话,则继电器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闭合:否则线圈不通电,常开触点断开。在1AD中,只能将输出指令放在逻辑符号串的最右端。七、实训心得通过这次对P1C控制,让我了解了P1C梯形图、指令表、外部接线图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我了解了关于P1C设计原理。有很多设计理念来源于实际,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这次的实训给予了我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体验,让我深切的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