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械集团战略规划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机械集团战略规划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某机械集团战略规划报告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战略规划报告第一部分集团战略定位分析报告0G9VQV2004年8月前言1第一章集团愿景使命与目标21.1. 机械院集团愿景21.2. 机械院集团使命21.3. 机械院集团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2第二章集团组织性质定位42.1. 机械院集团未来可能进展模式定义42.2. 三种不一致的进展模式各有优缺点52.3. 机械院集团未来可能的进展路径分析5第三章集团管控模式定位73.1. 集团管控模式定位73.2. 集团各下属单位分类与定位7第四章集团功能体系定位94.1.各功能体系战略与进展定位94.2.战略分析框架图9前一通过对机械院集团战略规划的前期
2、访谈,产生了六点感触,并得到了六点启Zjso第一,机械院集团的组织性质特殊,既有企业性的运作,也有事业性的运作方式,给我们的启示是:对机械院集团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进行战略规划工作;第二,机械院集团的功能体系综合,既有产业化运作体系,又有科研与行业服务体系,给我们的启示是:对机械院集团需要按照产业、科研与行业分类进行战略规划;第三,目前机械院的科研体系的定位模糊,明确如何为国家、自身产业与行业服务,发挥科研体系的特殊优势是战略成功的关键所在;第四,由因此科研院所转制而来,大多数是科研人员,因此习惯以技术为导向来思考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务必按照市场化的方式,以客户、市场为战略的总体导向;第五,机
3、械院集团的各二级单位有较大的独立性,给我们的启示是:尽管各所业务有重叠,但是近期进行业务重组的可能性不大,近期以所为单位进行战略定位也是一种结合实际的分析方式;第六,产业化业务极其繁杂,有60多种业务,分布在众多行业里,给我们的启示是:需要进行细致的业务选择与定位。在感触与启示的基础上,我们进行战略规划报告的撰写。报告共分为四章,简要内容如下:第1章,进行集团总体战略定位,明确集团愿景、使命与目标。第2章,进行集团总体战略定位,明确了机械院集团当前的主体是企业,关键是如何利用好事业部分来为产业化服务。第3章,进行集团总体战略定位,明确了机械院集团需要从目前的捆绑管理型向战略管理型过渡。第4章,
4、进行集团功能体系定位,明确了。第一章集团愿景使命与目标本章要紧进行集团总体战略定位,明确集团愿景、使命与目标。1.1. 机械院集团愿景机械院集团的愿景是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企业集团。通过赶超来保证自己持续的竞争能力,定位于装备制造业,以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技术水平为目标。1.2. 机械院集团使命机械院集团的使命是成为制造类企业竞争力的优秀提供者。以提升制造类企业的竞争力为己任。机械院集团的业务,不管是机械设备、系统集成、生产线还是科研服务与行业服务,都是在为客户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涵盖了设备、技术与管理三个方面。1.3. 机械院集团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机械院集团战略
5、规划的总体目标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目标,二是产业化目标,三是行业目标(见表11)。技术创新目标是通过5年的进展,成为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领跑者;产业化目标是,五年内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2亿;行业进展目标是五年内成为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成长的助推器。表1-1机械院集团的总体目标体系目标分类目标内容技术创新目标成为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领跑者产业化目标五年内,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2亿行业目标成为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成长的助推器为了更好地实现三个功能体系的总体目标,我们又设计了相应的中短期与中长期阶段目标(见图11)。图1一1院(集团)进展战略阶段目标产业:夯实基础、归束做强行业:一个平
6、台、两种运作科研:逐步过渡、完善体系行业:界定业务、分类进展产业化进展在中短期追求的是夯实基础、归束做强。集团产业化中短期工作重点应放在积极建立为所有业务开展所需要的管理体系、市场体系与科研体系(技术赶超体系)上,即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投资、人力资源管控与市场、科研体系要针对所有业务进行加强,同时建立规模化业务的筛选机制与培养机制。另外,集团中短期业务进展重点应放在处于优秀业务区域的难规模化业务,结合系统集成业务与工程公司业务的优势,以横向与纵向一体化业务为突破点进行京内业务的重点倾斜进展,对重点进展业务集团要给予资金与资源的大力支持,同时要协调重点业务中重复业务的整合与互相支持业务的有机结
7、合,其余的业务鼓励其自身积极进展。产业化进展在中长期追求的是重点突破、快速进展。中长期,在内部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集团除了抓整体管控外,应把产业突破的重心向规模化与相对规模化业务倾斜,即集团的工作中心要从以一体化业务为重点的难规模化业务向规模化方向进展。具体方式能够有现有难规模化业务的相对规模化,与逐步向好的新设规模化产品与业务倾斜(前提是有好的规模化业务)等,通过集中优势力量,运用重点快速突破的策略迅速在细分领域建立优势,实现规模进展。而一体化业务,技术扫描式业务等传统业务还应该继续进展。科研开发体系在中短期以逐步过渡、完善体系为阶段性目标。结合机械院/集团此次的改制,在机械院/集团与各二
8、级子公司分别成立中央研究所与技术中心,与产业部门的技术开发部门协同,构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集团三级科研开发体系。同时,在中央研究所引入项目运作制,并通过各类途径将下设的虚拟中央实验室做实,逐步过渡为实体化的中央实验室。科研开发体系在中长期以产研结合、协调进展为阶段性目标。通过前一阶段的运作,这一阶段的进展要力图使中央研究所下面的各中央实验室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并在集团范围内有条件地推广项目运作制,适时将中央研究所提升为中央研究院。同时,对前期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协同产业构筑新兴的产业增长点。行业服务体系中短期以界定业务、分类进展为阶段性目标。这一阶段的首要工作是对各所己有的行业服务资源与业务
9、进行厘清,并按照盈利性与非盈利性的方式进行分类进展,将盈利性业务与面向企业服务的非盈利性业务以业务部门的形式设在各所生产力促进中心下进行进展。同时,在集团框架下共享各类行业服务业务。行业服务体系中长期以一个平台、两种运作为阶段性目标。在此阶段,集团将在前期所内行业服务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集团的行业服务大平台。通过推断行业服务业务与集团战略的有关性,找出匹配度高的行业服务业务进行产业化运作。第二章集团组织性质定位我们认为机械院集团当前的主体是企业,关键是如何利用好事业部分来为产业化服务。从机械院的历史进展来看,1999年改制为企业后,产业化进展逐步进展,机械院集团中的事业性部分所占比例逐步
10、减小,到2003年底,产业化合同金额占总合同金额的79%,而技术服务与科学研究分别占14%与7%,因此能够看出机械院集团当前的主体是企业,未来进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好事业部分来为产业化服务。2.1. 机械院集团未来可能进展模式定义在主体是企业的前提下,机械院未来可能会有三种进展模式(见表21):表2-1机械院未来可能的三种进展模式模式定义完全企业模式逐步改变原先科研院所的运作模式,完全企业化运作,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一院两制模式在主体是企业的前提下,争取国家的支持(资金、政策、课题项目),保留一部分行业地位很高的科研单位,承担部分行业任务。一是国家与企业共同承担,关键是承担比例问题,二是争取
11、国家优惠政策。个别回归模式个别产业化运作程度差、行业地位高的研究所或者部分研究室进入“国家队”,脱离集团一一减轻机械院负担,让国家承担,注意建立联盟关系,获得联盟受益。2.2. 注:个别所的个别公益性业务务必脱离企业(至少名义上),成为挂靠企业(挂靠模式)2.3. 三种不一致的进展模式各有优缺点三种不一致进展模式各有其优点与缺点,并面临着不一致的问题(见表22)。表2-2三种不一致进展模式的优缺点完全企业模式一院两制模式个别回归模式优点 完全市场导向一一摆脱原先科研院所一些不适用观念与运营模式的束缚,完全以客户与市场为导向。 顺应国家科技政策导向 便于争取国家支持 平衡科研情结 可能双赢分类设
12、计演进方式,对各所的适用性强缺点 可能减弱国家对企业的支持 可能消弱应用研究能力 存在部分高级科研人员科研情结的转变阻力 国家政策不明 历史依靠性 改革不完全 国家政策不明 历史依靠性 减小集团整体规模面临问题 如何减少对原有优势的损伤? 如何快速构建习惯市场的企业运作体系?如何处理好行业责任与企业进展的关系? 国家何时会明确与同意? 近期的进展与定位?2.4. 机械院集团未来可能的进展路径分析三种进展模式按照组织性质(纵向)与时间演进(横向),存在五条可能的进展路径。第一条路径:一步到位式,是由当前状态直接转变为完全企业模式;第二条路径:逐步过渡式,现由当前状态在近期保持一院两制模式,等条件
13、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完全企业模式;第三条路径:两制维持式,就是在近期与远期一直保持一院两制模式不变;第四条路径:近期回归式,个别研究所或者个别研究所的个别部分根据国家政策在近期脱离机械院集团,回到原先的事业性质的研究单位;第五条路径:远期回归式,个别研究所或者个别研究所的个别部分国家政策在远期脱离机械院集团,回到原先的事业性质的研究单位。对这五条进展路径,能够按照国家政策导向、企业利益导向与实施难度状况三个因素进行评估(见表23),综合看来,机械院未来走逐步过渡与两制维持路径的可能性较大。表2-3五条进展路径可能性分析古因素模式国家政策导向企业利益导向实施难度状况可能性排序步到位较大国家鼓励科研
14、院所转企较小国家队情结,希望国家支持较大会产生一定动荡3逐步过渡较大目前剩余的国资委直属科研院所暂时没有适合的转企方式较大能够利用国家的纵向课题获得技术优势通常有一定的改制难度1两制维持通常对剩余的国资委直属科研院所政策不明较大能够利用国家的纵向课题获得技术优势较小2近期回归较小国资委对回归不感兴趣较小减少了集团规模较小5远期回归通常未来科技部有可能会重新重视共性技术较小减少了集团规模较小4另外,按照我们总结的转制科研院所进展演进模式,在转制科研院所中,事业性的逐步弱化应当是大势所趋。刚开始,转制科研院所应该是一院两制模式A状态,产业化是主体,但事业部分仍然独立于产业化外边,一部分的事业进展方
15、向与产业化进展方向是一致的,但也有相当部分是不一致的。这种状态下,需要回到四个关键问题。国家需不需要我们来承担国家或者行业责任?假如国家不想,我们企业自己想不想承担?假如我们想承担,我们能否承担?假如我们能承担,那我们如何来承担?根据深入研究,我们对上面四个问题的回答是,国家暂时不需要我们来承担,假如能够达到国家与企业的双赢,我们才承担一部分,而且,务必在与产业化一致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只有承担事业部分会给我们企业带来一定好处才承担。这样,转制科研院所会过渡到一院两制模式B状态,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事业部分已经纳入到产业化部分中来,事业部分的目的是为产业化服务,从而保障了事业方向与产业化方向的一致性。但是,毕竟存在事业性的框,与产业化之间通常会产生一定的内耗。而这个事业性的框在近期还是会对获取国家课题与国家支持有较大作用的,这是由由国家课题经费的投资惯性与投资风险性意识决定的,国家还是倾向于将经费投资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