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某某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六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有必要进一步巩固固定资产投资与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注意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节能降耗与污染减排形势严峻等问题。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把握央行票据发行力度与节奏,调节银行体系过剩流淌性,合理安排操作工具组合。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加大“窗口指导与信贷政策引导力度,合理操纵贷款增长,加强贷款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继续推出一系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配套措施,上调境内金融机构
2、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强与改进外汇管理,拓宽对外金融投资渠道,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入的监管,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2006年第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货币信贷总量增加趋缓,与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基本习惯,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专栏1:流淌性与中央银行的流淌性管理在经济学或者商业活动中,我们经常在一系列有关但不尽相同的意义上使用“流淌性”一词。比如,流淌性的本意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的难易程度,由于现金不用转换为别的资产就可直接用于购买,因此被认为是流淌性最强的资产。由此推而广之,能够产生市场流淌性与宏观流淌性的概念。某个具体市场的流淌性能
3、够懂得为在几乎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迅速达成交易的能力,这往往与市场交易量、交易成本、交易时间等因素有关。而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我们常把流淌性直接懂得为不一致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居民与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乃至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一些高流淌性资产,都能够根据分析的需要而纳入不一致的宏观流淌性范畴。流淌性的具体形式深受金融机构及事实上际活动方式变化的影响,其复杂多变性可能使传统货币数量论所懂得的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变得不再稳固。作为负责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的货币当局,中央银行有效管理流淌性关于货币政策实施非常重要。中央银行流淌性管理所涉及的流淌性要紧指范围较窄的宏观流淌
4、性,通常特指银行体系流淌性,即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要紧包含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节银行体系流淌性继而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中央银行流淌性管理的基础是对银行体系流淌性需求与供给的分析预测。银行体系流淌性需求要紧由法定准备金需求与超额准备金需求两部分构成,前者来自于中央银行设定的法定准备金要求,后者是商业银行为满足支付清算等需要而自愿持有的。影响银行体系流淌性供给的因素可分为自发性因素与货币政策因素:自发性因素包含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流通中现金与政府存款等项目,取决于公众或者政府的行为,不受货币政策操作操纵,是影响银行体系流淌性的最大不确定性来源;货币政策因素是中央银行能够
5、直接操纵的流淌性供给因素,要紧是公开市场操作,如回购与逆回购协议、买卖政府债券、发行中央银行证券等。假如流淌性供需不平衡,就会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过多的银行体系流淌性会促使市场产生利率下降的预期,或者者刺激银行更多发放贷款;过少的银行体系流淌性会促使市场产生利率上升的预期,或者者促使银行收紧信贷。中央银行通常情况下能够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来平衡银行体系流淌性供需,必要时也能够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要求来管理流淌性。保持流淌性水平的平稳适度,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动性,有利于为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经济决策制造一个稳固的环境。此外,通过流淌性管理,中央银行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应对暂时的流淌性波动,达到确保日常
6、支付与货币市场正常运转的目的。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型,中央银行流淌性管理也日益成为货币政策实施的中心内容之一。流淌性与经济金融运行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会直接影响银行体系流淌性,金融机构、企业与居民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银行体系流淌性高低与经济走势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推断经济趋冷或者趋热还要观察企业、居民的预期、投资意愿与消费倾向等多方面的经济变量。某些情况下,为习惯银行体系流淌性需求的增长,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主动提供流淌性。另外一些情况下,如由于外汇流入增加,中央银行购汇为银行体系注入的大量流淌性超过了需求的增长,银行体系出现流淌性过剩,汲取过
7、剩流淌性就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任务。中央银行对银行体系流淌性的日常管理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经济指标的高低并不是直接有关的,简单地用当期投资增速的高低来推断当前银行体系流淌性是否过剩是不恰当的,不能由于暂时出现了投资增速的波动就直接得出流淌性应该收紧或者放松的结论。总之,对流淌性与各类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因果关系需要深入研究,审慎推断。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综合措施收回银行体系过剩流淌性,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同时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改进外汇管理,取得了一
8、定成效。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第三季度,为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操纵货币信贷投放,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将公开市场操作作为要紧对冲操作工具,灵活把握央行票据发行力度与节奏,调节银行体系过剩流淌性。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在保持市场化央行票据发行力度的同时,第三次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流淌性相对充裕的一级交易商增加了央行票据发行,不仅实现了收回银行体系多余流淌性的操作意图,而且发挥了较好的警示作用。8月份,配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政策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不一致招标方式,熨平市场波动,合理引导市场预期。9月份,在流淌性总体仍然宽松、市场预期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公
9、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每周平均发行央行票据超过IOOO亿元。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央行票据8162亿元,9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0780亿元。前三季度,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6450亿元。央行票据发行利率总体呈上行走势。9月末,3个月与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为2.46%与2.79%,比年初分别上涨73个与89个基点。4月份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市场紧缩预期增强,加之5月底恢复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后,影响银行体系流淌性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央行票据发行利率逐月走高,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为稳固市场预期,促进市场平稳运行,中国人民银行在8月份前三周连续三次使用数量招标方
10、式发行1年期央行票据,并于8月19日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后及时将招标方式改为价格招标,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在冲高到2.89%后呈小幅回落走势,9月底在2.79%的水平企稳,货币市场利率运行趋于平稳。专栏2:国库现金管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是指在确保中央财政国库支付需要前提下,以实现国库现金余额最小化与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系列财政管理活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国务院明确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给予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责。2003年往常,中国人民银行对财政存款不计付利息;2003年之后,开始对财政存款按单位存款活期利率支付利息。近年来,
11、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相应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国库单一账户改革的推进,原大量留存在预算单位的资金逐步集中到国库管理,国库现金多保持在较高水平。国库现金随机波动加大,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由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此外,通过多年的进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宽度的货币市场,财政部门对国库现金流量的预测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基本具备了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条件。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采取市场化操作方式对国库现金余额进行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认真研究与周密准备,2006年6月,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公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同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联合公布
12、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标志着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正逐步走上市场化运作的道路。目前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已建立专门的协调工作机制,财政部要紧负责国库现金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操作规划,中国人民银行要紧负责监测货币市场情况,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协商后签发操作指令;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具体操作。根据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库现金管理将遵循安全性、流淌性与收益性相统一的原则,从易到难、稳妥有序地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方式包含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国债回购与逆回购等。在初期阶段,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将要紧实施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与买回国债两种操作方式,均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
13、款,是指将国库现金存放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以国债为质押获得存款并向财政部支付利息的交易行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期限通常在1年(含1年)以内。买回国债,是指财政部利用国库现金从国债市场买回未到期的可流通国债并予以注销或者持有到期的交易行为。两种操作方式都是向银行体系注入流淌性,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当前,宏观调控成效初步显现,但国际收支不平衡持续进展,银行流淌性总体宽裕,需要继续加强流淌性管理。为此,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将协调配合,加强对流淌性形势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监测,稳妥有序地推进国库现金管理工作。二、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为引导投资与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保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14、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市场化,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扩大为0.85倍,其他商业性贷款利率下限保持0.9倍不变。从第三季度贷款实际发放利率来看,各项贷款利率水平逐步走高,反映了今年两次加息的叠加效应,为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制造了有利条件。三、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加强流淌
15、性管理,促使商业银行有序调整贷款行为,合理操纵货币信贷增长,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6月16日、7月21日与11月3日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分别从7月5日、8月15日与11月15日起生效。7月5日与8月1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后,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总体略有上升,股票市场维持上涨态势。四、力口强“窗口指导”与信贷政策引导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方针政策,加强信贷政策引导,继续通过窗口指导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合理操纵贷款增长,调整贷款结构。一是重视做好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工作。二是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
16、政策的协调配合,要求严格操纵基本建设等中长期贷款,引导信贷资金合理流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测、分析与调控。三是引导商业银行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区域经济进展政策,根据当地经济进展需要,合理投放信贷。四是继续发挥信贷政策的“扶弱”功能,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继续做好对就业、非公经济、中小企业、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等的信贷支持。五、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继续稳步推进。中国工商银行于10月27日同时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圆满成功。在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中国工商银行A+H股发行规模合计达191亿美元,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此次中国工商银行采取H股与A股统一定价、同时发行、同时上市的方式进行首次公开发行,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支持了境内资本市场的健康进展。改制银行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建设银行于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