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市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7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城市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7篇汇编.docx(6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城市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7篇汇编2023年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一)摘 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社会良序善治,是关乎党的长 期执政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成都市通过党建引领基层 社会治理的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创新路 径。实践表明,必须牢牢把握党的领导和党建引领这一中国特色治理 理论的根本原则,始终坚持将治理重心下移和把提升治理效能贯穿基 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不断探索将基层减负作为提升基层领导力的重 要着力点,始终将发展环境营造融入社区治理,实现社区治理与社区 发展良性互动、共同提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关键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
2、治理;治理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 格局”这一重大命题。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1P138 社会 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 2P1010如何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实现社会良序善治,是关乎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时 代课题。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初步探 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创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实践探索成都市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充分
3、整合资源、下移治理层级、建强 基层组织,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着力提升城 市治理的科学化水平。(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和 制度规范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城市基层治理普遍存在“多龙治水、各自为政” 的体制弊端和碎片化的工作机制,成都市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党 建引领、标准引领、规划引领,逐步形成了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 和系统性的制度规范。一是削新组织领导体系。成都市率先设立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 会,把原先分散在20多个党政部门的职能、资源、政策、项目、服 务等统筹起来,履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督 导落实等五大核心职能,强化党对基层社
4、区工作的统一领导,变“政 出多门、权责不清”为“政出一门、权责清晰”。二是优化组织协同 联动机制和工作机制,在市县两级建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发展 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在街道社区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建立健全 “社区发现、街道呼叫、集中派单、协同整治”机制,各方协同联动 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形成规范化制度体系。制定实施“党建引领社区 发展治理30条”,配套印发多个支撑性文件和操作性文件,既明确 治理的总思路、总目标,又细化具体举措。四是明确基层治理“路线 图”。完成全国首个市级层面系统编制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为 推进基础治理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工作遵循,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二)充分整合资源,实
5、现“一核多元”的治理体系和共建共治 共享的治理格局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治理主体碎片化、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 题,成都市着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 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形成以街道、社 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 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促发展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 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强化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 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聚集优势,整合运用辖区内各类资源, 动员驻区单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目前,全市近千个社区党组织与驻 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
6、议,扩大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朋友圈”,激 发了基层治理活力。二是鼓励并培育各类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参与治 理。引进和培育一批社会组织、公益机构以及非营利的市场主体,发 挥其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供给。三是充 分发挥居民主体地位和群众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主动 性、创造性,特别是充分运用发端于成都并已成功运行十余年的“居 民议事会”作用,在党组织领导下由居民议事会民主议决使用社区资 金,让居民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增强获得感、荣誉感,形成“人人参与、 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据统计,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全市1.2 万家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32万个群众性组织开展各种活动,9
7、.6 万名“议事会成员”参与社区事务决策,220万名居民成为志愿者, 各方力量积极投入到基层治理的大潮中。(三)下移治理层级,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针对城市化进程中一些街道社区管辖幅度过大、管理难度增加、 小区治理缺位等问题,成都市坚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 动党的组织体系将社会治理的末端从社区向小区院落延伸,将离群众 最近的小区院落作为社区治理的主战场,提高小区院落的治理能力和 治理水平,变打通“最后一公里”为打通“最后一百米”,不断提升 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一是完善小区院落的组织体系,强化党组织在小区院落中的组织 覆盖和工作覆盖。针对党组织在小区院落中的“缺位”问题,成
8、都市 着力加强居民小区、院落、楼栋党组织覆盖工作。目前,已在5381 个居民小区建立党组织,25. 6万名社区直属党员细分到所在小区支 部,让党组织和党员在小区院落中“发声”“发力”。二是探索完善 小区院落治理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探索找党员、建组织、优机制、 聚合力、植文化的社区治理“五步工作法”和凝聚党员线、健全自治 线、发动志愿线、壮大社团线、延伸服务线的社区治理“五线工作法”, 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三是鼓励城乡院落、乡村林盘聚落、 散居院落等因地制宜成立自治委员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 服务,引导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机构依法履职,促进“五好小区” 建设。四是注重向居民小
9、区资源下沉、赋权提能。建立健全社区保障 资金和社区激励资金双轨并行的社区经费保障激励机制,并将社区经 费通过制度化程序下沉到小区院落,真正惠及广大居民群众,让群众 明白惠从何来,从而“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四)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龙 头带动作用针对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发挥作用不力的情况,成都 市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把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基本前提 和工作重点。一是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组 织和居民群众的政治引领、宣传凝聚等政治功能,保证基层社会治理 沿着正确的
10、政治方向进行。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扫黑除恶专 题教育等,引导群众修订居民公约和院落公约,扎实推进200多个软 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二是加强党组织的组织力。通过充分发挥党 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蓉城先锋党员示范行动”和“互联网+双 报到”等各类党员志愿服务,将党员有效组织动员起来参与基层治理。 据统计,全市7400余个党组织、近13万名党员在基层社区报到开展 志愿服务。三是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百镇千村头雁孵化工 程”和“千村万人村(社区)后备干部孵化行动”,健全社区人才职 业化保障体系,广泛开展社区“最佳书记、最佳社工、最佳义工”评 选,激励广大优秀干部人才扎根基层社区干事创业。
11、成都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被 中共中央组织部纳入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引领行动示范城市,荣获 全国“2018年民生示范工程”第一名、“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 果”等多个荣誉称号,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和示范意义。万人问卷调 查显示,958%的受访群众认可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966% 的受访群众表示社区环境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二、主要经验成都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不懈探索和生动实践,有效破解 了城市治理中的一系列难题,积累了宝贵经验。(一)必须把基层治理放到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重要基础性地位来认识,始终将其作为“一号课题”来抓从古至今,无论中西,扁平
12、化的基层治理都以公共事务之“小” 影响国家治理之“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 基层治理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治理能力和水平直接关乎人民 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关乎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 现,关乎到党的执政效能、社会有序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实现。党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 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提 供了遵循。近年来,成都市始终将基层治理作为城市改革发展的“一号课 题”,将党中央的精神落实落地落细。成都市坚持从加强党对城市工 作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着力,立足全局整体谋划,梳 理条块矛
13、盾,跳出原有行政格局,在组织领导体制上进行重大创新, 设立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兼任主要负责人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 会进行统筹协调,搭建配备一整套组织领导体系贯穿到治理末端,成 功探索出了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为基础,法治为根本,德治为支撑 的“一核三治、共建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这一经验表明,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度上顶层设计、行动上 从严从实,提高全市上下党员干部的认识水平,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 治理放到城市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正是因为强化了思想认识、提高 了政治站位、做实了政策举措,成都市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其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不仅受到了上级高度肯定,还得到了群众充分 认可和社
14、会广泛认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将人民群众 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 内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 同富裕。他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民生问题就是民心问题,要以人 民群众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群众甘苦为甘苦。通过紧密围绕并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从群众身边的糟 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成都市将基层治理和群众工作紧密结合 起来。通过制定“五大行动”“三年计划”,切实解决一批与群众生 产生活及城市
15、品质提升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办好百姓家门口的事; 通过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提高社区居住舒适度和生活 便捷度;通过对基层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亲民化改造、项目化服务、专 业化运营,促进空间美学的广泛应用,使街区特质更加彰显,群众居 住环境更加优美;通过整合政法、信访、环保、卫健、住建等资源力 量,深化基层“诉源治理”,统筹设置“群众工作之家”“社区法律 之家”,使社会服务更加高效,基层社会更加和谐。这一经验表明,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的工作,只有 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多恤民 生之情,将城市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 众有实实在在
16、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 和拥护,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和持久活力。(三)必须坚持固本强基,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建 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保证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建强基层党组 织。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线领导者,是完成上级各项 决策部署的具体执行者,是联系居民群众的无缝对接者,也是各种矛 盾压力的直接承受者,必须能够领得住,扛得动,撑得起。2019年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城市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P2。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是城市基层党建的核心内容,也是党建引 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为了保障基层党组织集中精力抓党建, 成都市明确不向街道分解经济指标和招商引资任务,引导街道党工委 聚焦主责主业,发挥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优化内设机构,明 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