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建议.doc(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环境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建议摘要环境工程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产业,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作为其核心课程,得到重点关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改革对行业人才的塑造和环境产业的发展有明显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本文结合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第三版课程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固废教学质量,为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起到示范作用。关键词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学改革;实践建议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内容涉及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全过程,运用到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
2、环境管理、工程造价、调试与运营规范等多门专业课程,是学科交叉的结晶,具备强理论性和应用性。然而,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虽能实现满堂灌的效果,但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较少,且部分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这也导致学过该知识的毕业生到了相应岗位无法胜任工作。本文结合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第三版课程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固废教学质量,为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起到示范作用。一、固废教改的意义固废处理与资源化以固废基本特性和处理工艺为理论基础,涉及国家政策下的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技术要求,掌握我国固废处置及管理相关的法律政策和法规,为日后从事环境领域的工作
3、奠定基础。因此,教改将以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教学的双基理论,转向注重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重点关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固废处置与利用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且课程与工程实践联系,将人才与行业需要配套。固废课程设计水、气、声、渣等四大典型污染,发展类型全面。固废教改通过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将其更好地输送至产业需求缺口,提高产业科研和技术发展硬实力。二、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教学模式现状(一)教材主要内容该教材以其自身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为基础,广纳国内外研究进展,其特点是以固废处理与资源化为两条主线,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和一般工
4、业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涉及卫生填埋、安全填埋、焚烧与热解、循环利用、堆肥、危险废物处理及处置、电子废物处理与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的工艺设计原理与参数等各项技术,于国内同类教材最为完整和系统,充分反映了国内外固废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的最新进展,使学生毕业到设计院和企业工作后能尽快参与生产实践。同时,书中还编写了和课堂教学相配套的关键实验课程,如生活垃圾分选实验,危险废物判别实验等,以及旨在加深学生理解的习题和思考题。(二)教材特点及教学模式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工程技术特色,同时结合一定的理论知识。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固废
5、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使用。本书以前一直沿用课上教师讲授、课下学生习题练习及实验的模式进行授课,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劲头,也没有发挥出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真正作用。因此,如何在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强化教材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是目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固废处理与处置教学改革建议(一)教学方法的多元化1.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引入。多媒体教学是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适合人记忆规律的引导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能减少教师板书的书写时间,减少枯燥的讲说,通过多媒体的生动演绎,提高学生对复杂工艺流程的直观认识,如在湿垃圾生物能源再生利用讲解中,将湿垃圾
6、的物理、化学、生物变化过程,及对应的工艺手段、操作方式和操作设备,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学生了解原理的同时,对实际工程也形成了初步印象。同时,在多媒体中引入互动环节,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参与课程,与教师积极互动,比枯燥的课题问答更易于引发思考。同时,多媒体软件具有复刻性。教师的讲解过程可能由于语速、普通话水平、课时设置等原因,学生无法实时接收、理解和消化相关信息。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解决自己的疑惑点,省去繁琐的课堂笔记,有效避免因关注板书而产生的视觉疲劳。但在引入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不能完全抛去传统的板书教学,板书教学比起事先准备的多媒体,其内容更加灵活多变,实时参与课
7、堂更容易。多媒体的依赖性易使学生产生存了课件即学了知识的错觉,传统教学和多媒体二者应该有机结合起来。2.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网络的普及,使网络资源得到重视和推广。目前,常用的网络教学方式包括网站慕课学习和教材中微视频植入。慕课平台强大的资源共享库具有大量优秀的学习资料,可从中查阅课本之外的知识,了解固废方面的最新动向。此外,学生和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不同高校固废专业的课程。近年来,借助微视频开展教学颇受广大师生的推崇,也取得良好的效果。利用微视频教学能使学生更直观理解所学知识点,并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和活跃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第三版教材利用现代二维码技术,将对应课
8、程的知识点,通过二维码的方式从书本中获取,互动性好,有利于学生更加自主深入的学习。在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第三版课程中,先将制作好的生活垃圾焚烧和卫生填埋、有机垃圾厌氧消化等动态工艺流程等知识点解读微视频(820s)插入课本相应的位置,学生微信扫码便可获得视频播放,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也便于学生课下强化此关键知识点的掌握。3.结合热点与案例的教学。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类的新闻法规政策推行范围及要求也逐渐增加,得到极大的社会关注度。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关心时事,可筛选出国内外与固废相关的处理处置事件、处理处置标准规范以及资源化高精尖技术的应用。例如,今年7月上海颁布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
9、例及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这一举措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但从习惯上根本改变垃圾现状,达到后续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要求,还需克服几个难点。如垃圾的定时定点投放制度使得实行不规律时间段工作的企业员工失去丢垃圾的自由,甚至需要额外花费请人带丢垃圾;湿垃圾的垃圾袋常在投放过程中被误投入垃圾桶中,后续处理需要破袋操作,垃圾袋的属性识别及具体操作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结合时事热点和案例展开调查研究,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研究方向贴合社会发展动态,这样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有利于培养环境工程行业社会迫切需要的人才。(二)创建教学实践平台1.设立基金鼓
10、励学生创新立项。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基金,引导学生的创新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学生自主科研创新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老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固废专业领域感兴趣的课题领域,如技术升级、工艺改进、工程应用等,教师及学校尽力提供研究环境及一定的研究资金,题目可以自行拟定,也可以参与教师原有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科研。(2)学生探索与讨论,安排研究计划:针对提出的问题,安排解决问题的计划,目标可以设定为长远计划目标,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及研究能力设计初步计划。学生自主收集课题相关的技术背景资料,国内外综述及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验及实践,对数据分析
11、推理,参考原有技术或工程判断得出结论。(3)学生总结及对项目的交流。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后续更多资源和课程的理解,将原有结论补充和完善,编写对应结题报告,从中发现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关键点,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开思路及方向。2.与企业机构实行互动教学。作为环境工程学科课程,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更侧重于学生对技术工艺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用教师及学校的资源,组织学生到水厂、填埋场、焚烧场和发电厂等典型固废处理企业参观实习、认识实习及实际生产实习,在工作现场学习体验理论与引用的对应性。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参与部分生产过程的工艺改进,与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结合,让学生亲自设计,并从中
12、品尝工程建设的艰辛,积累实践经验,享受项目建设成功的喜悦,获取对未来从业及发展的信心。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效果远好于课堂授课,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安排名企名校教师,结合现场工艺举行讲座,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强化固废领域的技术概念。(三)教学目标的明确化1.结合市场发展针对性教学。工程技术类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塑造服务于市场需求的人才。这类学习不仅要超出课堂理论学习之外,还需要对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有所了解,。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共分为9章,讲述不同方面的知识,同一知识基础引申到工艺上,又会演变出不同方向的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指向性,依照需求和发展方向,建议学
13、生选择合适的研究领域,与工作环境对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信心。例如现阶段的生产工程中,垃圾处置的核心技术已由填埋焚烧的处理处置转向分类资源再生,能源再生的研究所对应的教学及研究方向,也应朝这方面发展。且大环境下提倡清洁技术,研究过程中的能耗问题也应当持续关注,与市场需求和国家地方政策要求接轨。针对性教学能够培养基础丰富扎实、专攻方向研究透彻的核心人才。2.考核制度的改革。优秀的考核制度不仅利于公平筛选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单一的考试过分注重双基理论,不能适应素质教育阶段的发展要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教育是切合实践的教育,实践设计的评判更应作为成绩加入对学生能力的考
14、核中。一方面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对固废处置与利用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考核学生对固废处置与利用工程理论及具体工艺的设计创造,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此外,还应通过实践的形式考核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自主研究的能力,以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四、结语固废处理与资源化作为环境工程的核心课程,在教学方式上需紧跟时代发展。通过分析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平台建设、教学目标明确,以及考核制度完善等几方面的改革建议,以期强化该课程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环保领
15、域的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1单德臣,杨阳,王帅,等.应用型本科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2苏小丽,陈云霞,段金华.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12(12):201-202.3赵由才,牛冬杰,柴晓利.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4张会均,熊炫睿.微视频资源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教学应用J.广东化工,2015(18):182-182.5胡晨燕,李爱萍,陈涵格.浅析“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7(15).6张平,李科林.“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4):150-151.7杨铁金,郑茹娟,厉悦,等.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07(1).8金志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改实验基本特征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