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德育工作提升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小学德育工作提升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实验小学德育工作提升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德育工作提升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优化育人环境,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二、工作目标:到20XX年,学校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深化;健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完善小学生法纪教育长效机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活动;实施培养德育名师、心理健康教育
2、教师、生管教师和骨干班主任的计划;建设学校的数字德育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完善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机制,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进一步形成。经过努力,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普及深入,心理健康、文明礼仪和法纪教育更加有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更加丰富生动,校园文化进一步繁荣,德育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德育特色更加彰显,学校普遍重视德育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发展。遵循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整体规划小学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生活打好基础。积极贯彻落实小学阶段德育目标,扎实各项工作。德育目标: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
3、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工作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德育为首。牢固确立德育在教书育人中的首要地位,立德树人,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二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思想品德修养与文明行为规范的统一,突出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三要坚持贴近
4、实际。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广泛开展各类丰富多彩、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活动,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要坚持改革创新。充分体现时代发展对德育工作和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创新德育内容形式,优化德育活动载体,拓展德育工作途径,努力构建与时俱进、开放有效的德育工作新机制,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动力与活力。四、实施德育工作提升具体措施:(一)养成教育提升行动。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针对本校实际,制定守则和规范的实施方案,切实抓好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学校重点开
5、展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狠抓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与教育,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操行考核),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能力的运行机制。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引导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把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
6、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生命安全教育提升行动加强生命教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生命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生命教育的重点内容,推进生命教育内容进课堂。把生命教育与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相结合,与专题教育相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学校日常管理相结合。切实加强对生命教育的指导,广泛开展“珍爱生命、幸福生活”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安全教育。通过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开展知识竞赛、征文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加强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拥挤踩踏、防食物中毒、防用电事故等安全教育。加强学生自救能力训练,形成学校安全演练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认真落
7、实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和工作措施,不断推进日常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校园保卫力量,加强门卫值班和校内治安巡逻,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和学生乘坐公交车安全教育,严防安全事故发生。(三)法纪教育提升行动抓好每学期第一个月的“遵纪守法专题教育月”活动,形成制度。积极开展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稳步推行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制度,让所有教师都负责到班,责任到人,担当部分“特殊学生”的“成长导师”,或分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
8、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法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四)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依托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心理论坛、网络咨询平台等的作用,把每年5月最后一周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周”,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优质课评比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水平。(五)特殊群体关爱帮扶提升行动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帮
9、扶制度。学校要发动社会力量,推广“爱心妈妈”“知心哥哥姐姐”等结对帮扶办法,让他们感受关爱,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培养奋发向上精神,减轻心理负担。制定关爱帮扶特殊群体工作计划,采取多种救助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地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要挖掘亮点,培育和树立特殊群体学生优秀典型。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落实“一对一”帮扶。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和社区联系,实施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渡过难关,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发生。(六)课堂育人提升行动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学。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德
10、育课程。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整体化建设,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年级德育内容和目标体系,发挥德育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优势,增强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逐步建立学校德育名师(德育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发挥德育名师和德育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促进德育课程教学和育人团队成长。积极参与德育课程“精彩一课”和优秀课件征集评选活动,积极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德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挖掘和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整体规划好德育内容体系,落实各学段各学科德育目标要求。利用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找准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点,有机渗透,实现学
11、校各学科德育有机渗透。(七)校园文化育人提升行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学校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要求,制定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力争到20XX年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争创温馨班级、构建和谐校园”活动。加强校园精神培育。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做到严格管理,规范有序。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通过校微、校训、校歌、校报校刊和校风、教风、学风等载体表现校
12、园精神,让师生受到熏陶和激励。利用校史陈列室、师生书画展室、传统优秀文化走廊,举办校史展览、师生书画作品展示等活动,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抓住重大契机开展主题教育,继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系列活动。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活动,积极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广泛开展“班班有歌声”等活动。(八)实践育人提升行动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制约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安全、经费、时间、场所等薄弱环节,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13、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学生就近就便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教育基地等活动。积极争取支持,做好各类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配合工作,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九)数字德育提升行动加强学校德育网络资源建设,促进德育管理、活动、课程、评价、培训信息化。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各级德育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德育工作动态管理新模式。加强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整合、新建、引进一批优质网络德育教学资源,广泛开展网络德育主题活动、实践活动和教研活动,加强网络安全责任管理,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加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推广建设学校“绿色网室”,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拓展
14、德育新时空。(+)队伍建设提升行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深化“忠诚履职、爱生乐教”师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全面提高师德人文素养。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定期开展“师德标兵”和“师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严格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共同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推广实行“成长导师制”,提倡教师人人做学生的导师,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对挂钩结对的学生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
15、位育人”的工作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将德育工作队伍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健全学校德育队伍培训体系,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举办班主任素质大赛,提高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结合省市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评选,推荐“十佳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并给予表彰,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培养学科德育专家骨干,促进德育与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五、加强领导,落实德育工作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
16、组长,其它副职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年段长为组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学校德育工作,齐抓共管,各部门密切配合,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加大经费保障。设立学校德育工作专项经费,要保证学校用于德育工作、德育实践活动的费用,为德育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德育队伍培训进修、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表彰与奖励等提供保障。(H)完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加大家长学校建设力度,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家长学校的师资、教材和教学计划。主动承担责任,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社区作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服务。设立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明确班主任家访制度及教师家访制度,并列入考核内容。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配合,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专项整治工作,弘扬正气,为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加强理论研究。鼓励教师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