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精品.doc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2658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制度-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制度-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理制度-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精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管理制度-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精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管理制度-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精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制度-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精品.doc(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内容摘要: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公务员的考核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中得出考核中出现不公平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杜绝公务员考核制度中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通过全文三大方面的阐述,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念,那就是努力使公务员考核制度化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制度化 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公务人员,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1。自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宣布在我国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至今已经历了二十多个年头。在这二十几年的过程中,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在这里我想就我国公务员的考

2、核制度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国家公务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进行全面考察、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公务员进行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等依据的制度。公务员考核是公务员制度的“中枢”。它是公务员录用、晋升、工资福利、奖惩等的基础和依据,同时又可为人事决策的科学化和改进人事制度提供指导。客观公正的考核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保证廉洁。考核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事行政的重要一环,是发现、选拔优秀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自1年月日,颁布了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为公务员的考核

3、提供了重要的法规依据,把公务员的考核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但同时我们也应发现,目前在公务员的考核中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探讨如何改进考核制、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这对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有积极的意义。 当前我国公务员考核中的问题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实话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首先通过全面考核,激发了公务员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使机关面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公务员普遍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促进了行政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其次通过全面考核,详细了解了公务员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及时发现了大批优秀人才,促进了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 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

4、发现在公务员的考核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1、考核中流于形式和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同时并存,影响着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健康发展。 参加考核的人员包括考核者(单位领导,考核小组成员,上级主管领导同执法监督人员,舆论工作者)和被考核者。考核人员中有的认为“考核年年搞,哪有精力搞”,考核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的情面观念重,你好我好大家好,怕得罪人影响自己的宝座;有的不具备考核工作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素质低下,难以胜任此项工作,导致考核结果失真。而被考核者素质不高,敷衍了事,表现为写个人总结和述职报告时三言两语。一些单位和部门对考核工作认识不深,宣传不力,许

5、多人缺乏参与意识,把公务员考核等同于过去的年终评先进,优秀等次实行轮流坐庄,搞平衡,搞照顾或者搞论资排辈。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部分单位领导虽然表面上履行了考核的规定程序,但考核中并不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而是个人说了算,凭个人的好恶搞内定,结果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二是部分单位领导碍于情面,怕得罪人,将优秀等次的确定交由群众无记名投票表决,结果使一些政绩突出而平时不太注意人际关系的人榜上无名,相反,一些政绩平平但“人缘好”的人却评为优秀。没有真正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2、考核结果等次偏少,而且不重视考核信息的反馈,致使公务员考核的激励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

6、考核暂行规定都规定: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按照公务员考核实施暂行办法,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掌握在本单位、本部门参加考核人数的左右,最多不能超过。为了照顾到大小不同部门,一般单位的作法是,按照各部门实际人数乘以的比例和四舍五入的方法,将名额分配下去,结果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不管部门工作优劣,一律按人数分配指标,有指标就可评优,挫伤了公务员的积极性;二是四舍五入的办法使人数少的部门获得的评优机会,反而比人数多的部门多。称职等级较容易确定,这其中既包括相当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也包括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比较差的公务员。然而,他们都享受同样的待

7、遇,没有任何差别,难以起到奖优罚劣的激励作用2。 3、考核结果的使用不当,对优秀公务员的奖励太轻,而对不称职公务员的处理似乎又太重,影响考核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的公务员和被确定为称职的公务员,在职务晋升、晋级增资和奖金发放等方面实际上没有多少区别,如根据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连续五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级。”但如果某一公务员在五年考核中分别被确定为优秀、优秀、称职、优秀、优秀,那么,按照此规定也只能晋升一级,与连续五年被确定为称职的没有什么差别,显然起不到激励先进的作用。同时,对年度考核中不称职公务员的处

8、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重于受行政处分的公务员。因为根据规定: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公务员要予以降职。而降职通常相应地还将降低级别和工资档次,若“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规定将予以辞退。”相反,对那些因严重违犯公务员纪律而受到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人员,在受处分期限内,只是不确定考核等次,即在一定时期内(最多不超过两年)影响晋级增资而已。显然有点不公平。4、考核者自身的偏差。出现考核结果失真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所确定的考核标准的科学性不够,不是因公务员岗位层次而异,而是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去考核不同类型。二是主考人的心理因素出现偏差:(1)趋中效应(或中心化倾向、

9、“枣核”理论),即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最好的没有,最差的也没有。在这种心理因素作用下,考核评价公务员往往习惯于把所有人都评定为中间等级,所形成的评语也都几乎相同,出现中间大平台倾向,无法拉开被考核者之间的档次。考核结果除优秀外,都是称职,没有不称职的,“不称职”一档形同虚设。(2)定势误差,是指考核者根据过去的经验或平时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来分析看待干部。(3)首尾印象效应(或首因错误),是指主考人凭借自己对考核对象的印象或近期印象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在考核中常表现为“以貌取人”,多以印象为评价依据,而不是根据考核对象的一贯表现作全面分析。(4)月晕效应(或光环效应),是指在考察评价考核对象时

10、,只重视其突出的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即“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俊”两个极端现象。(5)对比误差,考核者总喜欢拿自己的性格、能力、作风等与被考核者相比,对与己相似者,评价过高;否则评价偏低。甚至“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也有的考核者往往不把被考核者与其岗位结合,而是出现以“局长的岗位考核处长”等现象。(5)逻辑误差,即考核者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某些有逻辑关系的要素进行推理评定。5、注重定性考核而忽视定量考核。在人事考核中,重定性考核、轻定量考核的现象依然存在。定性考核是我国长期人事考核实践中广为运用的考核方法之一,简便易行,普遍受到各级领导和人事工作者的重视。但

11、是,这种考核方法主要依赖于考核人个人的感觉、印象和经验,缺乏客观的考核标准,主观随意性大,难以从动态变化中了解公务员。6、公务员考核的限制性因素。(1)我国有关公务员考核制度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太少,缺乏应有的配套政策和法规体系。(2)我国机关内部上下、平行缺乏非正式组织沟通,机关官本位文化、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文化浓厚。(3)部分领导轻视公务员考核制度及其作用,不能解释清楚考核的目的和意义,评价方法的可靠性。(4)不适当的考核方法减少了考核结果的说服力,挫伤工作优秀者的积极性,掩盖差劣的工作行为。以上种种现象,不仅会直接挫伤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而且由于考核不公平,会对公务员制度本身带来一定破坏作用

12、。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其作用在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保证公务员素质优良,适应管理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事务的需要;()促进政府依法管理,公务员依法行政;()促进政府管理的科学化;()保证政府管理高效能3。如果考核不公平,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公务员德能勤绩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就起不到奖优罚劣的作用;用这种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升降的依据,则难以选出优秀人才,其后果不见得比领导干部凭个人印象、好恶选人的方式更好;以此作为公务员奖惩的依据,还不能客观评价公务员的行为,依此树立的典型则不仅无法起积极示范作用,甚至会起不好的导向作用,引起其他人的反感。当前不少单位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好的不香,坏的不臭,

13、彼此浑浑噩噩,混一天算一天。这种社会风气的出现,与不公平考核不无关系。同时不公平的考核既无法帮助行政首长发现机关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也不能帮助公务员了解自己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并及时改进和补救,更不能鼓励公务员之间相互比较,公平竞争,提高工作效率。所有这些,都无益于公务员制度作用的发挥。如果任其发展,不仅公务员制本身权威性会受到损害,而且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考核中出现不公平现象的原因 上述不公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可比性。我国对干部的考核,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时期,叫做“审查”,考核内容侧重考审干部对党和革命的忠诚程度、工作

14、能力和弱点,在审查中特别注意干部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过去历史上的问题;建国后,普遍实行干部鉴定制度;十年动乱时期,干部考核工作遭到破坏,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干部考核工作才逐渐恢复并得到新的发展,年中组部下发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提出干部考核内容主要是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要对干部进行定期的全面的考核。以往干部考核制度是为了适应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对纯洁和壮大干部队伍,保证革命战争胜利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后的考核制度继承了过去干部考核制度许多优点,但也沿袭了一些不适应新时期公务员考核实际的内容,如考核内容定性成分多,定量成分少,追求全面性,重点不突出等。这些内容作为对公务员的要求,是正确和必要的,但作为考核标准却显得过于笼统,在实际执行中较难把握,可比性差,两个情况相差不大的人,很难分出优劣。 、一些岗位忙闲不均。公务员职位分类法要求每一等级中的职位虽然工作性质可以不同,但其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要大致相似,所得报酬待遇也相同。但不少部门确实存在同一等级不同岗位之间工作量大小、工作难易程度差别较大的情况,如都完成了工作任务,其他表现也差不多,那么谁可在考核中评为优秀呢?有时往往是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岗位上的同志没有评为优秀,而工作量不够饱满的岗位的同志却被确定为优秀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发展战略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