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中层主管如何提升领导效能 精品.doc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359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层管理-中层主管如何提升领导效能 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层管理-中层主管如何提升领导效能 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层管理-中层主管如何提升领导效能 精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层管理-中层主管如何提升领导效能 精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层管理-中层主管如何提升领导效能 精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层管理-中层主管如何提升领导效能 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层管理-中层主管如何提升领导效能 精品.doc(4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讲 领导者的两个蝴蝶效应点管理除了惯常的理解,还有另一种定义,就是利用手里的钱和权,和别人达成交易的一系列的契约。像绩效考核、流程、设备、所有公司有形的东西,都要用管理来控制。一、什么叫领导有人问一个禅师:“我感觉到我现在做事情,很多时候达不到目标,该怎么办?”禅师就说:“赶一驾马车的时候,如果马车跑得慢,你是打马呢?还是打马车?”“当然是打马。”所以,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如果各种管理职能都具备了,但是跑得不如我们所理想的那样,就可能是缺少了一个给“领导”下定义的内容。(一)领导的定义领导,就是除了手里的钱和权以外,还让别人心甘情愿地跟随你去做一般情况下实现不了的目标,这就叫领导。过去在研

2、究管理的时候,研究怎么“打这匹马”,讲过“木桶原理”、“蝴蝶效应”,木桶原理是说一个桶盛水的多少决定于最短板,蝴蝶效应是讲如果在美国刮了一场台风,那是因为在北京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造成的。这些都是在说“这匹马到底在哪里?”、“这只蝴蝶效应点在哪里?”,其实就在我们领导者本人身上。过去在探讨管理、探讨组织的时候,研究了很多问题,今天把焦点放在领导人身上,该怎么做呢?怎么看领导人呢?从外表看,“负重高官,鼠行好利”,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如果像背了重物一样,走得很稳,那么这人应该是当大官的;如果走路姿势像老鼠走路,紧紧张张,匆匆忙忙,就是个小官。【案例1】当年曾国藩接见南京巡抚,曾国藩爱看相,一看这个南京

3、巡抚的面相,他觉得这个人以后还能要官升几级,觉得还有前途。但是等喝完茶送客的时候,走到门口,曾国藩从后边打量这个人,觉得可惜了,为什么?走路发飘,就是走路摇摇晃晃,没根。“此人的命不长矣。”果不其然,很快就死掉了。这是典故,但是它说明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他的团队的症状,因为领导者自身传递着信号,就是蝴蝶效应点。(二)领导的蝴蝶效应点:谋与断领导者的蝴蝶效应点从两个字开始,一个叫“谋”,一个叫“断”。在唐太宗李世民时代,曾经用了两个谋士,是他的左膀右臂,被称为“房谋杜断”,房指的房玄龄,杜是杜如晦。李世民有事情就把两个人叫过来,房玄龄帮他分析,杜如晦来决定怎么办和派谁去,就是房做分析,杜做决定。所以

4、,一个领导人要能谋善断。什么叫谋和断呢?曾经有一个典故,当年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喝酒的时候,曹操就问刘备:你说天下谁是英雄呢?刘备说到袁绍是英雄,曹操说:这个人不是英雄,此人好谋无断,色厉胆薄,大事而惜身,小事而亡命。就是好谋无断,问题考虑了很多,但是不敢做决定。1.领导就是个人发出信号,先忘掉公司的管理问题,把焦点放在蝴蝶效应点上,该发哪些信号,再从这两个字开始延展开。还有一个典故,刘邦和竞争对手项羽,两个人的成败也在这两个字上。谋,刘邦谋事情的方法和项羽有所不同,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时候,发誓要一统天下,而项羽要当霸王,要当老一。这两个又有什么不同?结果,谋天下的人手下就用得了高人,刘邦手下

5、用了张良、韩信、萧何。而项羽是最厉害的,一旦别人给他出的主意让他面子上过不去的时候,项羽就不接受意见了,所以包括他的亚父范增给他提意见时候,都会被他驳回去。2.能成长为多大的领导者,不是你有多高的能力,而是你用得了多高的人,所以领导者是用人的,管理者是做事的。“断”字上两个人也有所区别。【案例2】有一次,刘邦被人追杀,赶着他的马车跑,嫌马车跑得慢,就把孩子扔下车,车夫又救上来。刘邦在关键时候能够舍得了孩子。有一次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捉住,要挟刘邦投降,不投降就把老人拿锅煮了。刘邦说你烹吧,烹了汤我也喝一碗。刘邦舍得了孩子,舍得了父亲。关于项羽还有个典故叫“霸王别姬”,虞姬用自杀来促使项羽做决定。毛

6、泽东说“不可沽名学霸王”,就是说,不要有妇人之仁,做不了决定。二、格局与价值观我们把做决定的考虑的方法叫格局和价值观。提高自己是研究领导能力的核心观念。有的朋友点评起来很有想法,“我们公司有什么问题”能够讲出十条八条,其实,就是一个刚到公司的年轻人,工作了三个月,也能把公司的问题说得跟一个长期的领导者说的问题差不多。问题不难看到,关键是如何改变:(一)信念决定行为有句话叫“观念不变,原地打转”,什么叫观念呢?比如叫员工去做一件事情,他脑子当中本能的会想起来一个想法:“我干吗要这么辛苦的工作呢?我只是个打工的而已。”这就是他去做这件事情当中脑子里蹦出来的潜台词,这个潜台词就叫信念。信念就是他做事

7、情100%觉得是有道理的,这个理由就叫做信念。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信念,那么,信念是怎么来的?【案例3】从前,在喜马拉雅山地区有个法师,他会点石成金。有很多人向他求教,甚至住在山上不走,最后法师决定教授点石成金之术,但要给学员打一个预防针,他说:我教给你们一个秘诀,回去念三年,就可以点石成金。但是在你念的时候,千万不能想喜马拉雅山上有个猴子这件事,一想秘诀就不灵了。大家赌咒发誓绝对不会想喜马拉雅山上有个猴子这件事。第二天,法师就教给大家口诀,“回去念吧,念3年就成功了。”这个法师很聪明,他在这些人头脑当中装了个猴子,这个猴子不容易取掉,所以肯定是没人能念成功的。每个成年人的脑子当中都曾经被装过

8、猴子,这个猴子是谁装的呢?像“我是个打工的,干吗要努力工作呢?”我们没有判断它是否有生产力,只是强调好像记住觉得这个有道理,可以对我缓解压力,但是没有提高生产力。第一个猴子一般是父母带给的。一岁半之前,人的性格有60%到70%已经养成了。第一个重要的性格,就是要教会孩子自我安慰,有的人一直到50岁、60岁,出了问题一张口都先推到别人身上,他很生气:“为什么?”觉得别人做错了,这就是婴儿时期养成的自我安慰。什么叫自我安慰?哭的时候不要马上抱他,一定让他学会自己不哭,跌倒了不要扶他,一定让他学会自己站起来不哭,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小孩培养第一个性格。如果没培养好,一辈子很难改掉。第二个就是我

9、们的老师。第三个就是朋友圈子。“观念不变原地打转”就是说如果改变不了过去的观念,今天的行为就不会改变。(二)潜意识是显意识能量的3万倍潜意识就是不记得的部分,记得的就叫显意识。走路的时候先走左脚还是先走右脚,你不记得,是潜意识,但会成为一个习惯。出门的时候,家人问你:刚才出来的时候门锁好了没有?忘了,回去看一下,一看,锁了。这部分都是潜意识完成的。【案例4】希拉里年轻的时候,头发、服饰很不讲究,有人点评她是个灰姑娘。克林顿当州长的时候,选了一届就落选了,就是因为民众不喜欢希拉里,头发是爆炸式的,戴个黑色宽边近视眼镜,给人感觉这个人太尖刻。后来,希拉里就请了形象顾问师,头发、服装都换了,结果换了

10、之后又经常换,民众又不喜欢她了,说发型老换说明不可靠。最后,希拉里发型是固定的了,戴的也是隐形眼镜,她改变了自己的形象。这说明一个问题,领导人很重要的一个行为,是要传递一种叫威仪的东西。威仪就是传递给大家的感觉,如果大家都觉得你不像个领导,就说明有些习惯要改变,先养习惯,再让习惯养自己。我们开车的时候,一般要考虑三个因素:车如何跑得快和快速的到达目的地;如何享受开车的乐趣;我如何能够在开车的时候尽量的安全。1.不适合就要变但是所有的领导人,开车如果有不舒服的时候,先要考虑我先改变操作车的方式有哪些。这是第一层意思2.要有意识地去改变第二层意思,曾国藩每遇到大事的时候,会把自己关到一个黑房子里,

11、去思考这件事情该怎么办,谋定而后动,分析清楚之后再去做决定,这叫“第三只眼看自己”,就是如何用旁观者的眼光来看自己,就是要潜意识改变自己旧有的思考方法。有人说:我为什么要改变?我觉得我的思维方法挺好的,不用改变了。我们讲习惯的时候,说“树摇叶落,人抖福薄”,就是爱抖动的人没福气;有的人他坐在你旁边说话,腿在那儿不停地抖,你感觉舒服吗?不舒服。这种人没福气。“人抖福薄,嘴松命孬”,嘴松的人命不好,一说话就得罪很多人,最后落了个不好的下场。人常说“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论人是非”,最后别人怎么收拾他,他也不知道。3.固定思维容易出现“盲点”小游戏,三点水加一个来回的“来”字,念什么?Lai,河

12、北涞水县。三点水加一个来去的“去”字,念什么字?很多人一时想不起来。法,这个字其实谁都认识。但是在脑子里一时转不过来,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老用旧有的方法去推导新的问题,这时候就会出现思考的盲点。成年人的学习和改变,是观念要改变,行为习惯和思考习惯不改变,就老是被过去的东西所制约。(三)图像改变,人才会改变【案例5】20XX年,中国有个企业家,步步高的老总段永平,后来到美国专门炒股票去了。他在美国炒股票时,想见世界上炒股票最好的人股神巴菲特。这要提前预约,先交62.01万美金的见面费,约合500万人民币,从20XX年的6月份一直排队到20XX年的5月,终于跟巴菲特见了面,吃饭吃了3个小时

13、。段永平觉得见这个面太值了,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说明什么?有句老话“再穷都要站到富人堆里”,就是跟富人打交道,会使我们觉得容易成为富人,得到了马车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叫“配得感”,就是我们所说的“图像”。在脑子里“我觉得我该是的什么样子”的图像变了,就像常说的:不在于今天吃饭吃啥,关键在跟谁吃。不在于今天玩什么,关键跟谁在一起玩。你的成就不决定你上班干什么,关键你下班之后跟谁在一起。这决定了人的成就,因为你内心觉得自己该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你的圈子,你的实质。所以,改变团队的时候,特别是有些创业型团队改变起来,带团队的领导非常累,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我们这样挺好的,我们的公司就这样挺好,你瞎折

14、腾什么?”所以,要改变整体上的“配得感”,就是图像改变人才会改变。三、系统思考好的领导者卖思想,中等领导者靠关系,低等领导者靠专业能力。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太上,下知有之”,最好的领导,下属知道有他,跟他并不一定很熟;“其次,亲而誉之”,跟他关系很好,经常特别关照;“其次,畏之”,这是纯粹的管理,怕他会罚款。“其次,侮之”,就是下属骂他。【案例7】拿破仑当年带兵有一个秘诀,他出现在战场的时候,带来的士气抵10万士兵。因为拿破仑可以记住每个士兵的名字。但是拿破仑死了,滑铁卢战役中因为他不能同时出现在两个战场,因为他跟大家关系很好,但是离了他就不行了。第二讲 领导者的思考模式领导者另外的一种模式叫

15、思考模式,我们常说一个人做了事情有个结果,为什么会有结果?因为做了某件事;为什么会做某件事?因为他做了一个“断”;为什么会做这个“断”呢?就是由于他的思考方式。汉朝的韩信之所以能受胯下之辱,当时他思考的那个猴子会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或者“大人不跟小人斗”等等。这种思考模式就决定了他的结果,如果韩信当时用“士可杀不可辱”、杀人不过头点地的想法,就不会有后来的韩信。这就是一个观念猴子出现,影响到了结果。这个思考方式,我们把它叫系统思考。(一)领导者思考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把领导人的思考方式和一般人的思考方式做个区分,管理者思考问题常讲有对错之分,在组织当中自己活得很累,“为什么我对了领导不支持?我对了,下属为什么就不听?”领导者思考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有句话这样讲:“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往往是过去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造成的。”为什么这样讲?就是要看对错是放在哪边来看,这种思考方式叫系统思考法。我来画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就代表一个蝴蝶效应点,就是某一个行为影响了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就反馈给我。【案例8】岳飞曾经做了一个蝴蝶效应点的事抗金,他的抗金行为就被一个系统认同了,这个系统称他为“民族英雄”,岳飞就觉得“我做了一件对的事情,我这样做就会有这个结果,就拼命地这样做”,就不再用第二种逻辑。另外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中层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