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验材料:金融党建进网格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建经验材料:金融党建进网格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党建经验材料:金融党建进网格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年初,省联社党委印发关于做好农商行党组织与地方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的通知,*农商银行党委快速响应,启动“六进六帮”金融党建进网格工程,将农商行党建全面渗透到属地社会治理网格中,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渗透属地“网格化”党管金融的政治要求、“支农支小”的发展定位和助推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要求农商行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属地党组织联系互动,党建、金融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全方位地融入属地网格化管理。为此,*月本行联合*市*区委组织部、*市*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发文,在全区启动了“六进六帮”金融党建进网格工程,打造助推乡村
2、振兴的金融“红色引擎二二、坚持“六进六帮”,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金融组织进网格,帮助丰富组织生活。全行*个党支部先后与全区*个产业基础薄弱的村(社区)组织结对共建,每年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少于*次。*党支部与共建单位三南村党总支共同搭建党建平台“双生驿站”,驿站按照“六有”标准常态化开展活动。首期选派了*名优秀党员担任村(社区)副书记。挂职副书记牵头策划党建共建活动,积极参加所挂职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列席村(社区)会议,做到“党课同上、党日同过、队伍同建、资源同享”。金融知识进网格,帮助提升金融素养。挂职副书记通过举办培训、定点宣讲、现场答疑等形式,向村(社区)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普及金融知识
3、,帮助他们加深对国家惠农政策及普惠金融的了解。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共建支部积极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等活动,做到宣传进村、知识上墙、专人讲解。金融资源进网格,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挂职副书记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对村特色产业协调低成本资金倾斜支持,全面落实金融普惠,金融扶贫、产业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确保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全方位支持村(社区)经济发展。走访中,*党支部得知*村外地养猪户*急需资金扩大养殖量,仅用*天时间就向其提供生猪养殖专项贷款*万元,解了养殖户燃眉之急。金融服务进网格,帮助带动群众致富。组织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通过思想引导、就业帮扶、智
4、力帮扶、慈善捐赠等方式扶贫扶志,挂职副书记至少结对帮扶一名困难群众,每月至少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扶贫帮困等特色党建活动。全面推进“阳光信贷整村授信”工作,对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额度优先、利率优惠的“三优”政策,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等重点群体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帮助提升解决经营难题、提升经营效益,增强致富带动作用。余东党支部以共联共建为载体,与长珏村党总支深化合作,完成全村*户“阳光信贷”整村授信民主评议工作。金融文化进网格,帮助弘扬文明乡风。挂职副书记积极帮助挂职村做好文明创建工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村规民约、革除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
5、德观念。包场党支部争取总行支持,帮助*村兴建文化法治长廊,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法律知识需求。组织拍摄音乐快板视频守诚信,在村委会、村民微信群进行播放,弘扬“守信获益、失信受限”的诚信文化,着力打造诚信乡村体系新格局。金融干部进网格,帮助推进乡村治理。积极参与挂职村环境整治、扫黑除恶、普法宣传等各项工作,帮助解决人力、资源、信息等各种难题。疫情防控中,各党支部在做好网点疫情管控的同时,克服困难、选派人员参与属地政府卡口执勤、入户为老年村民办理健康通行证等联防联控工作。三、坚持落地落细,推动结对共建“出成效”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必须在坚持中创新,党建工作才能迸发“生命力”。“党建进网
6、格”从概念提出到细化落地,经历了从行内到行外、范围不断扩大、主题不断深化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年初,启动“双结对”党建进网格书记项目,推动农商行党支部与村(社区)支部结对、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今年*月,基于农商行金融服务职能,在行内启动“一站式全帮办“金融党建进网格工程,通过落实“班子挂钩镇区、中层挂钩百企、全面整村授信”等各项工作,力求一站式受理、跟踪、满足金融服务需求,全方位协调、帮助、办理各项手续,助力复工复产,帮助企业获得融资;今年3月,在前期良好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得到地方组织、金融监管部门支持帮助,将工程上升到*区年度重点党建工作,由农商行先行先试,工程内涵更是扩展到组织建设、产业培
7、育、富民增收等各方面。农商行党建工作既要瞄准目标、一抓到底、久久为功,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精进提升。必须坚守金融为民,党建工作才能结出“丰收果”。农商行主责主业是金融惠民,只有围绕党建抓业务,才能抓好业务促党建。“金融党建进网格”工程的实施,锻炼了队伍、提升了形象、壮大了客户基础,对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在推进党建工作中,必须始终将“普惠金融、为民服务”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紧盯群众难题抓走访帮服、紧盯实体经济抓金融供给、紧盯富民增收抓政策落实、紧盯乡村振兴抓责任履行,确保工作有目标、过程可跟踪、成效可检验。数字化给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
8、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把数字技术全面融入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让乡村产业、生态、治理、文化等方面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数字化”“数字经济”已成为当下社会热议的“关键词”。在广大农村,“数字化”正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国
9、家一系列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产业形态不断丰富、产业集群不断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但同时也要看到,乡村产业发展中仍存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要素活力不足、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数字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各地实践证明,数字化浪潮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了无限空间和广阔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字技术能够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让农业更有“科技范”,注入新的数字动能。传统的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人的经验,无法实现精准高效生产。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可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
10、建设相应的大数据中心、产业园区智能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调度,在农业生产大棚中做到数字化的温湿度控制、自动化排风等,实现生产中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让农业生产更精准、更高效,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电子销售系统等,推动实现农产品品质优销路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了解农产品的产地、生长过程、加工流程等各种信息。通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等,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在稳定农产品品质的同时赢得消费者信任。数字技术还可以助力农产品销得更好、销得更远。随着数字乡村的深入推进,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以直
11、播的方式将自家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数字技术能有效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如今,在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点,游客只需要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就可以一站式逛遍整个景区。数字化让乡村旅游变得轻松又愉快。近年来,一批高品质民宿集群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美丽乡村破土而出。数字化赋能的民宿,正逐渐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数字化给乡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正逐渐带领农民农村奔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5G网络普及率、网络信号质量、网络服务水平等有待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场景的应用仍较单一,数字技术助力农业农村发展的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12、与创新;数字乡村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资金稳定投入、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机制有待建立与完善。数字化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因此,乡村产业发展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战胜困难与挑战,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产业基础。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随后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文件相继出台,促进了数字乡村发展。要按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继续、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明确数字乡村建设的节点目标,具体任务等,同时,完善支持数字乡村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体系建设,释放数
13、字活力,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加强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提供基础支撑。要重点推进农村网络、通信等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宽带、基站等网络基础设施。同时,加快推动供水供电、农田水利、乡村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探索建立农业物联网感知等生产生活设施、冷链物流等流通服务设施和网络直播间、移动端APP等线上销售场景。创新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方式。当前数字技术应用的场景仍相对单一,要着力拓宽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加工业、农业产业化服务、休闲农业中,充分探索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深度融合。同时,注重用数字管产业,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全程监控、实时操作,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水平。加大对数字乡村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支持力度。资金和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乡村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要通过综合运用金融杠杆政策工具、鼓励社会资本下乡等方式,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提供金融活水,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打下数字基础。同时,加大人才激励力度,鼓励更多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投身乡村,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定期组织高校、院所等专业人才向农户、合作社社员、家庭农场主等经营主体普及数字经济相关知识,让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会灵活使用数字技术管控农业生产环节,会运用短视频和直播推广、销售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