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广高速公路LQ13合同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73534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广高速公路LQ13合同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广高速公路LQ13合同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广高速公路LQ13合同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广高速公路LQ13合同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广高速公路LQ13合同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广高速公路LQ13合同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广高速公路LQ13合同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强夯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大广高速公路1Q13合同段施工图2、大广高速公路1Q13合同段招标文件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工程概况大广高速公路衡大段(冀豫界)第1QI3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03+610K110+845.750,路线全长7.236km。该区域土质类型比较简单,主要是新生代第四纪、第三纪地层的巨厚堆积。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沿线局部路段存在软弱土路段,一般在地表下20m以内夹有厚度不等的软土或软弱土的透镜体,呈不连续,该类土为湖沼相沉积。考虑到本段沿线局部路段路基的软弱土厚度薄,埋深较小,上覆层为次生黄土,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路基工后沉降量超过控制标准不多

2、,对于填高大于4m的通道及一般路段采用强夯处理措施。本标段沿线路基采用强夯处理的范围包括:K103+850-K104+068路基、K104+855-K105+120路基、K105+156.5-K105+200.7通道、AK0+455-AK0+560路基、AK0+790-AKO+835通道、BK0+340-BK0+490路基、CK0+120-CK0+190.05路基、DK0+480-DK0+594.77路基、EK0+240-EK0+370.9路基、FK0+350-FKO+500路基、FK0+640-FK0+746.5路基、GK0+000-GK0+100路基、HKO+410-*0+713路基、IK

3、o+081.9-IKO+260路基、JKO+800-JK0+970路基。三、施工前期准备1人员、机械、试验检测仪器进场,见附表。2 .熟悉图纸、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和线路控制桩点。3 .地基处理前,查明强夯范围内地下的构造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同时对路基范围内的洞穴、水井、废窑洞、墓穴及平整土地中填埋的沟壕的调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可能产生的路基质量隐患。4 .按照设计要求清理表层的草皮和腐殖土层,并挖除局部的淤泥、翻浆土层,有积水路段排除积水并将土翻松晾干。5 .选定取土场和弃土场本着取土占地尽量利用收益低的土地,避免破坏树木、电力、通信线路、机井、房屋、坟

4、地等地表附着物的原则,我合同段在需进行强夯处理路基地段选定了4个取土场,分别位于主线K103+600右侧IOOOn1处、主线K104700右侧400m处、主线K104+400左侧1400m处、主线K105400左侧IOoOrn处,同时取土场也用做弃土场。6 .路段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场地内不积水。7 .施工便道修筑,确保运输设备通行。四、强夯施工工艺1.强夯施工程序框图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夯击按设计控制标准和要求,完成一个点的夯击重复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按上述程序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用低能夯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试夯的目的

5、:路基试夯后,根据夯点沉降及夯坑周围隆起、振动影响范围、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情况,确定合理的强夯夯击次数、每击的夯沉量参数和工艺。熟悉施工运作程序和各种检测手段,使以后工程施工在有序、有效的组织和监督下优质高效进行。(I)正式施工前,先进行试夯,以查明表层夯实的效果,选定夯锤重量、底面直径和落距,确定最后下沉量(即夯锤最后两击平均每击土面的沉落值)以及相应的最少夯击遍数(同一夯位夯击一下为一遍)和总下沉量。(2)试夯点的数量根据施工现场土的性质决定。试夯区平面尺寸不宜小于20mX20。试夯区计划选定在K104+048-KIO4+068路基强夯处理地段。请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3)单点夯击遍数

6、单点夯击分别按6、8、10击数进行试夯,取得试验参数。若夯沉量不能满足之差要求,则继续增加夯击点数。夯击遍数为3遍,最后1遍以低能量满夯,使表层松动的土得以夯实。(4)强夯间歇时间当进行两遍或多遍夯击时,两遍夯击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有利于土中超静水压力的消散。第一遍夯击完成后,停止夯击,使夯坑内孔隙水蒸发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施工间隔时间应根据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由设计人员提出,一般宜为37d0在规定的间歇时间后,再用同样方法进行第二遍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第三遍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5)试夯施工1)试夯前,沿试坑中线打入直径1820cm、长3040cm的钢

7、筋,钢筋按顺序编号,钢筋顶端与坑底表面齐平,作为测量基点,并将初读数记入试夯记录中。2)在试夯过程中,应测量每个夯点每夯击1次的夯沉量。在夯打过程中,每夯打两遍进行一次测量,直至在同夯点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o3)夯击次数和最后2击的平均夯沉量,应按试夯结果或试夯记录绘制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的关系曲线确定,夯击次数以达到最佳次数为宜,超过最佳次数再夯击,容易将表层土夯松。3 .强夯施工设计一般路基强夯范围为边沟外侧,涵洞通道强夯范围为纵向不小于20m或2倍桥台高(两者取大值)。强夯采用铸铁夯锤,锤重30T,直径2.5m,夯点间距4*4m,正方形布设。主夯单点夯击能3000KN.mo强夯遍

8、数为三遍(包括满夯),每点夯击次数由试夯确定。第一遍按正方形夯点布设强夯完成后,进行第二遍插夯(夯点同样按正方形布设);为确保地表土的均匀性和较高的密实度,防止出现“死角(或盲区),最后用IOOOKN.m低夯击能进行逐点满夯1遍,满夯采用夯印彼此搭接面积不小于夯锤面积的1/4,夯点间距3.75mO(1)强夯前通过试夯选定施工技术参数。强夯技术参数表项次项目施工技术参数1锤重和落距锤重G与落距h是影响夯击能的重要因素;锤重采用10-40t;落距一般不小于8m,多采用8-25等几种2夯击能锤重G与落距h的乘积称为夯击能E,取3000KN.m和IOOOKN.m,3夯击点布置及间距夯击点布置按正方形布

9、置;夯击点间距为4m.4夯击遍数与击数夯击遍数3遍,1-2遍点夯,最后一遍为“满夯”点夯的夯击数以试夯确定的参数为准,满夯夯1-3击5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由设计人员提出,一般为37d(2)夯点布置。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0O第四行。第五行第六行其中第一、第三、第五行为第一遍点夯位置,第二、第四、第六行为第二遍点夯位置。(3)强夯顺序强夯分段进行,顺序从边缘夯向中央,可一排一排夯,起重机直线行驶,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满足强夯间歇时间后即可接着进行下一遍夯击。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4)夯击时应按试验和设计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

10、应及时排除。若错位或坑底倾斜过大,宜用砂土将坑底整平;坑底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4 .强夯施工(1)清表后,用平地机整平地面,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布设夯点。(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强夯施工场地地面进行高程测量,根据第一遍点夯施工图,以夯击点中心为圆心,以夯锤直径为圆直径,用白灰画圆,分别画出每一个夯点,并测量场地高程。(3)夯击机械就位,提起夯锤离开地面,调整吊机使夯锤中心与夯击点中心一致,固定起吊机械,检查机械工作情况和安全防护措施,检查夯锤的通气孔是否畅通,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5)将

11、夯锤起吊到预定高程,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夯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应及时将坑底整平。(6)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7)重复步骤3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9)在规定的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将场地表层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10)满夯施工最后用低能量IOOoKNm满夯,满夯采用夯印彼此搭接1/4,夯点间距3.75mo1)点夯施工全部结束,平整场地并测量场地水准高程后,可进行满夯施工。2)满夯施工应根据满夯施工图进行并遵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原则。3

12、)按设计要求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遍数及夯坑搭接方式进行满夯施工。5 .强夯施工要点(1)起重机具选用履带式起重机,脱钩器要求有足够强度和耐用性,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同时挂钩方便、迅速,脱钩时不允许发生锤与钩不脱离现象。(2)预算出强夯后可能产生的地面变形,确定地面高程,平整好施工场地。(3)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夯击时按规定的落距进行夯击,夯击位置要准确,落锤要平稳。(4)施工过程中有专人负责检查落距、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等。(5)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参数进行详细记录。强夯施工时对每一夯实点的夯击能量、夯击

13、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做好详细的现场记录。(6)在每一遍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纠正。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时停夯,向坑内填料直至与坑顶平,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可随时清理并在夯点周围铺垫碎石继续施工。(7)在断面高差大的路基中进行施工时,遵循从高处到低处逐层挖土夯实,不宜一次挖成阶梯形,以免夯打时在高低相交处发生坍塌。(8)施工过程中,要避免重锤起吊后的旋转,防止锤底倾斜和夯击点不重合。当前一遍夯完后,需用新土或坑壁的土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遍夯击施工,直至完成计划的夯击遍

14、数。(9)若通道或涵洞处由于夯击而产生的下沉量超过了规定的厚度,需补回填土进行夯实,直至夯到基础底面高。(10)夯实工作结束后,及时清除夯击后表层的浮土,或将浮土在接近最优含水量状态下重新用夯锤以In1左右的落距夯实。(H)夯击施工场地,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防护品,在夯击施工时所有人员需退到安全线以外。(12)注意的问题1)在起夯时,吊车正前方、吊臂下和夯锤下严禁站人,需要整平夯坑内土方时,要先将夯锤吊离并放在坑外地面后方可下人。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戴安全帽,夯击时要离开夯坑IOm以上距离。3)六级以上大风天气,雨、雾、雪、风沙扬尘等能见度低时暂停施工。4)严格遵守强夯施工程序及要

15、求,做到夯锤升降平衡,对准夯坑,避免歪夯,禁止错位夯击施工,发现歪夯,立即采取措施纠正。5)夯锤的通气孔在施工时保持畅通,如被堵塞,应立即疏通,以防产生“气垫”效应,影响强夯施工质量。6)加强对夯锤、脱钩器、吊车臂杆和起重索具的检查。7)对不均匀场地,只控制夯击次数不能保证加固效果,应同时控制夯沉量。6 .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强夯后地基发生“橡皮土”问题产生的原因:1)天然地基土含水量偏高,夯击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得不到充分的消散。2)在强夯施工过程中遇到强降雨,增加了地基土的含水量。3)满夯并平整场地后,由于轮式车辆反复碾压。治理措施:1)对含水量较高的地基,应保证有足够的遍间歇时间,待基土中孔隙水压力充分消散后再满夯。也可先在场地上铺设一层厚约O.5m的砂石垫层后再满夯。2)满夯前有可能下雨时,应该采取覆盖防水措施,以防推入夯坑内的虚土大量吸水,增加地基土的含水量。如果情况允许,可在下雨之前对夯坑内的虚土夯12击。3)满夯后场地严禁轮式车辆碾压。4)当局部出现“橡皮土”时可将其挖除,换填干土或砂石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