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75022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一、制度要求1 .承包商应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的职责、范围、程序、方法、频次、控制要求和持续改进等要求;2 .建设工程类承包商的项目部可执行承包商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但应明确项目部各部门、施工班组、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职责和内容,组织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制定管控措施,编制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清单,落实管控措施。3 .生产领域类承包商应结合所承揽业务特点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明确内部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职责,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二、一般规

2、定1 .安全风险辨识应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全员参与,的方式,形成安全风险辨识过程记录,并对安全风险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归档。2 .建设工程类承包商的项目部应当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地质与环境条件、设计图纸、拟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范围、投入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等,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并随着工程进度情况及时更新;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组织辨识:a)法律、法规发生变化。b)施工现场内部环境发生变化。C)物料、作业条件、施工方案或关键设备设施发生变化。d)发生安全事故或相关行业领域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e)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施

3、工条件影响发生变动的.3 .生产领域类承包商应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组织辨识评价:a)法律、法规发生变化。b)作业活动内容和工艺发生重大变化。C)有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入。d)出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三、安全风险辨识(一)建设工程类安全风险辨识1 .在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时应按照以下原则开展:a)辨识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区域,应包含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和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所涉及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操作和作业活动(涵盖全过程常规和非常规的作业活动);b)应考虑生活区的设施及人员(包括访问者)的活动;C)应考虑三种状态:正常

4、(如生产)、异常(如停工)和紧急(如火灾、极端天气)状态;d)应考虑过去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源不足仍未解决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险依然存在)、现在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2 .在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时应按施工流程的阶段、场所、设备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组合等对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并建立风险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台帐。3 .辨识应针对阶段、场所、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点内的危险源进行,包括:a)建筑施工基础、主体、安装、装饰全过程;b)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C)所有进入场所人员的活动;d)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e)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

5、产规章制度;f)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g)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4 .辨识时可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建质函(2018)28号)、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对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对事故风险类型进行识别。4 .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可以采取按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如包

6、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5 .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1)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将场所、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二)生产领域类安全风险辨识1 .风险辨识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a)辨识应覆盖合同约定的所有作业活动和区域;其中,区域内,应包括作业任务、工艺、设备设施、职业健康,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的缺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缺陷等;区域外,应考虑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及其安全距离、环境敏感区及其卫生防护距离、自然

7、环境威胁、以及技术标准的变化、行业法规的变化、行政行为等;b)辨识应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C)辨识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源)与地域有关,不能合并同类项;d)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描述参照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代码和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e)作业活动划分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阶段划分,按地理区域划分,按装置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f)作业活动划分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有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有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2 .按照工贸行

8、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等要求,开展辨识防范工作,建立较大危险因素登记表;四、安全风险评价与分级1 .安全风险的评价应考虑危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概率及其严重程度,并须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包括来自于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风险等;2 .风险评价应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1)直接判定法:a)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灾、坍塌等危

9、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可能给作业或施工安全带来较大风险的;b)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一般、或较大风险:发生过轻伤及以上事故且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经讨论直接认定不可接受的风险;C)对于建设工程类,列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t200987号)内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直接判定为较大风险;d)工程项目施工工期压缩超过30%或者工期压缩未采取技术措施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2)无法直接判断时,应采用改进型1EC法(

10、SEP法)、作业安全分析(JSA法)、风险矩阵法等对风险点内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频繁程度、损失后果、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3 .应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将安全风险划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a)一级风险,即重大风险,意指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非常危险,危险源多且难以控制,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b)二级风险,即较大风险,意指作业、施工条件或作业环境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危险源较多且管控难度较大,极易引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C)三级风险,即一般风险,意指风险基

11、本可控,但依然存在着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诱因,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事故,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d)四级风险,即低风险,意指现存在的风险基本可控,可能会导致人员伤害,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于存在的低风险,虽不需要增加另外的控制措施,但需要在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4 .基于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级别划分要求,应确定相应风险点风险等级,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明确管理者,建立健全各层级(企业、厂(矿)、车间、班组或项目部、队、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清单”,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5 .应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红橙黄蓝”四色图,其中,建设工程类项目的安全风险四色图应按工程进度绘制。重大风险(一级)为红色、

12、较大风险(二级)为橙色、一般风险(三级)为黄色、低风险(四级)为蓝色。6 .生产领域类承包商应对所辨识出存在风险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物料等每半年组织一次风险评价。建设工程类承包商在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影响发生变动时,应及时组织风险评价。7 .矿山、危化品等属于国家规定高危行业的企业每三年需进行安全现状评价。五、安全风险控制1 .针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承包商应结合风险评价情况、施工作业及企业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2 .风险控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基于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级管控,落实各级管控责任;应当遵循风险级别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并符合下列要求:a)对于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应重点

13、进行管控;b)上一级负责管控的安全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具体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C)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提级。(2)风险控制措施应具体,并对其进行评审,以确保:a)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b)措施可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C)措施的实施不会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d)措施是已选定的最佳解决方案。3 .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a)工程技术措施:技术、工艺、设备设施、信息化等措施;b)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和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等;C)培训教育措施:持证上岗、能力提升等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d)个体防护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等减少个体的伤害

14、;e)应急处置措施:应急抢险队伍、应急物资储备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4 .控制风险优先顺序,从前往后依次为: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装备。5 .承包商应针对建设工程类项目:a)编制重大和较大风险项目的专项施工方案,结合实际制定风险管控措施,经审批或论证后组织实施;b)编制一般和较低风险项目的施工方案,明确管控措施,经审批后组织实施;C)经过承包商审核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报送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批,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6 .建设工程类承包商应对已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公告:a)应在施工现场大门内及危险区域设置施工安全风险公告

15、牌;b)安全风险公告内容应包括:重大和较大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C)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并强化风险源监测和预警。7 .生产领域类承包商合同约定作业活动或事项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应在承包商办公、作业区、加工区、休息区或交接班室张贴较大危险因素危险告知卡。8 .生产领域类承包商应组织对较大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进行日常检查,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建设工程类承包商应组织对重大和较大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9 .应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a)生产领域类每半年对重大风险(一级)和较大风险(二级)的控制措施进行一次评估,应优先保证重大风险(一级)、较大风险(二级)控制所需的包括资金在内的资源;b)建设工程类应根据工程进度,在施工前期准备、士建、安装、调试等开始前对对重大风险(一级)和较大风险(二级)的控制措施进行一次评估,保证重大风险(一级)、较大风险(二级)控制所需的包括资金在内的资源;C)现场作业风险控制按照“两必”原则进行:临时性作业活动、危险作业前,必须辨识危害评价风险,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并填写CARC;每月、每班对固定性作业风险进行评价或回顾,完善控制措施。10 .应通过现场安全教育、班前会、安全技术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