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市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关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党建引领、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不断提升农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做实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调研组通过与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及部分乡镇、街道的沟通交流,结合对我市近年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汇总以及外地先进经验的研究学习,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扭住“牛鼻子”,全面筑牢乡村振兴基石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以市抓乡带村,形成市、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凝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合力。深化市领导“包乡走村入户”制度
2、,每名市领导联系包保指导x个乡镇党建工作,同步安排x名乡镇(街道)党(工)委委员担任村党建指导员,引导X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结对。注重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把品行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和人才选进“两委”班子,把能否带头致富,能否带领群众致富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人选的重要标尺。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保障工程,市乡财政每年投入X余万元,用于村干部报酬、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二是完善乡村治理。连续3年开展“乡村振兴推进年”“基层治理创新年”活动,出台XX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方案XX市XX年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行动方案等,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创建工作。成立以市委
3、、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领导组,市委副书记兼任领导组办公室主任,下设X个工作小组。按照全省乡村治理“三级创建”安排,完成X个乡镇和X个行政村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建设工作。围绕“突出一个核心,引导多方参与“总体思路,结合村“两委”换届,全市X个村按照“1311N”架构,建立健全新型村级组织体系。三是科学谋篇布局。在全面摸清底数、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XX市XX年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XX年XX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思路和总体目标,系统梳理X项重点任务、X个重点项目,将全市
4、划为五个乡村振兴片区,按照“重点打造、稳步推进、统筹谋划”三种类型梯次推进、分步实施,全力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二)突出“主体性”,切实增添乡村发展活力一是建强组织队伍。将农村工作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培育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主力军”“生力军”。打破身份、地域、职业等界限,拓宽选人渠道,创新“两回一选”方式,选拔村党组织书记6名,破解村党组书记“人难选”问题。出台XX市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若干规定,提升村社区“两委”岗位吸引力,引导更多优秀年轻人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激发村级组织创新发展和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自觉动力。通过公开选拔、跨村任职锻炼等方式
5、储备后备干部X名。依托市乡两级党校开展常规培训,组织村干部到XX等地挂职锻炼。聚焦村干部学历提升,XX年以来,累计组织167名村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制定XX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XX年-XX年)XX市扶持壮大集体经济“XX”发展计划实施方案,提出XX市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XX”和“121X”行动计划。建立市领导联系包保工作机制,出台资金扶持等支持政策,坚持一村一策导向,引导村书记担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形成党建引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已形成物业经济、联合经济、劳务经济、旅游经济、资源经济等5种典型发展模式,连续三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6、增长在X%以上。XX年,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达X万元,增长X%,实现各村经营性收入均超X万元,其中X万以上的村X个,占比 16%。三是抓实人才培育。出台关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建设人才强市30条意见,开展“四带”乡土人才培育及推荐申报工作,近年来共向宣城市推荐并获批技能类、农业类、文化类“四带”乡土人才X人。将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且首次进入到村、社区工作人员纳入乡村振兴人才范畴,享受相应待遇,强化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建立市、乡分级培训制度,发挥市乡两级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市委党校一基层党校一现场教学点”三级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投入2亿余元新建全省一流品质的县
7、级党校,以仙霞、霞西、港口等地乡镇党校、教学点建设为重点,围绕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等主题,打造乡镇(街道)党校协作片区,每年分层分类组织农村党员参与教育培训X余人次。(三)注重“互动性”,着力促进乡村融合发展一是聚力项目带动。全面梳理全市乡村振兴相关项目资金,累计汇总相关项目共计X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类、文教卫体类、旅游服务类、美丽乡村建设类等,拟整合项目资金共计X亿元。XX年总计投入各类项目资金X亿元。市发改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梳理汇总农业生产、乡村产业、乡村生态、城乡融合、服务支持等5大类25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X亿元,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项目支撑。二是实施梯次推进。坚持“以
8、点带面、循序渐进.善用优势、因地制宜的理念,明确市级层面以乡村振兴五大行动d组为抓手,乡镇层面以乡村振兴五大片区为主抓手,计划通过3-5年,分X个批次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和示范点,实现示范片区内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其中,XX年重点打造“田园精品区”(港口一西津沿线,侧重推进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XX年启动“生态秀美区”(XX沿线,侧重推进美丽乡村和生态宜居建设)和“康养示范区”(XX沿线,侧重推进产业融合,打造传统农业升级版建设),力争2023年5月底前完成第二批片区建设,同步启动第三批“红色养心区”和“传统文化积淀区”建设。三是抓好环境整治。按照重点推进“田园精品
9、区”建设,统筹推进“康养体验区”和“生态秀美区”建设的工作思路,编制完成示范区建设规划。完成“田园精品区”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部分地段已动工建设。坚持亮点打造、示范带动,实现村庄整治点村级全覆盖,涌现出汪溪街道古林村,梅林镇花园村等一批村庄整治典型。结合全市“七大整治”,进一步加强农村垃圾治理,新增生态美超市X个,实现行政村垃圾分类示范全覆盖。XX年顺利通过国家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方案验收,并获省先进单位。深入推进“2251”厕所粪污清掏机制,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二 当前亟需破解的难题近年来,我市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但在新时期基层实践中,部分基
10、层党组织受各种因素制约,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领什么、怎么领、谁能领”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难题急需解决。()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在“领什么”上还缺少有效抓手。在基层实践中,仍然有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领什么”的理解认识不够到位,找不准基层党建与村各项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部分地方、部分领域的“党建引领”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传达在会议上、落实在文件上,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缺乏深度有效的融合。比如,部分村党组织将抓基层党建和抓乡村振兴视为“两码事、落实“两拨人”,活动分开办、阵地分开建、工作分开抓,个别党组织书以上村干部成为“主力军”;高中及以下学历X人,占X%,村干部总体年龄偏大、
11、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三、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着力点(一)提升“发展推动力”,助力“产业兴旺”。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结合实际带领群众发展多种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一是做强产业引擎。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优势,围绕百亿级食品及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二是实行链式发展。依托现有特色资源,加大内培外引,逐步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园区”布局绕231计划(即新建家禽、山核桃2条产业链,培育生猪、竹笋、茶叶3个产业链,孵化宁
12、前胡1个产业链),强化农业招商和重点项目建设,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围绕我市山核桃、畜禽加工两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产品由卖原产品向卖制成品转变,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三是打造品牌特色。实施高端化、品牌化农产品提升工程,强化农产品“地标保护”“三品一标”等资质的申报认证,打响“北纬30。”“绿色、有机、富硒、无公害”等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聚焦山核桃、竹产业、茶叶、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打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建设“组合拳“,持续发展冷链仓储物流,实现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二
13、)提升“群众动员力”,助力“生态宜居”。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好带头表率作用,以生态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雅的美丽乡村。一是汇民智实施科学规划。在编制规划中,坚持广泛汇集群众智慧,围绕“城乡统筹、融合发展”,有序推进镇村布局实施和动态更新,推动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优化村庄布局分类,推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适时启动谋划乡镇区划调整,试点推进整村撤并,加大农村闲置土地盘活力度,为乡村发展和项目建设留足空间。抓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和用途管制,严格落实“一户一宅”,严查违规乱建行为。二是聚民力强化生态保护。依托群众主体力量,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
14、年提升行动为契机,开展“村庄清洁提升强化年活动,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美丽”行动,持续推进“四美一改”创建,高标准建成4个、培育6个省级中心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形成农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不懈打好“长江禁渔”持久战,持续抓好林长制、河湖长制,全面提升乡村环境水平。三是凝民意提升乡风文明。充分汲取群众意愿,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深化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重点推进农村红白喜事随礼等问题的移风易俗,引导社会正能量。实施镇村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全覆盖,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5、让群众成为乡风文明提升的最大受益者和最广参与者。(三)提升“组织覆盖力”,助力“治理有效”。目前农村社会组织形态更加多样,新事物不断产生,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服务组织大量涌现,农民群众利益诉求也更趋差异化、多样化,对农村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自治为基础。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议事会,积极开展“四议两公开”的农村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新乡贤的积极作用,树立文明新风,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二是法治为保障。注重法治宣传,加大法律知识在农村的普及程度,不断提升农民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增强农民群众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浓厚氛围。三是德治为补充。加大传统美德的宣传,对“XX好人”“道德模范”等模范人物进行宣传和表彰,加大道德模范人物的引领带头作用,加大道德引领约束作用,用道德在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