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怎样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怎样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怎样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年级:一年级备课学科:语文主持:XXX主备:XXX记录:XXX材料整理:XXX活动时间:2015年3月11日活动地点:一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备课内容:怎样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活动过程记录:1、主持人提出备课的中心内容一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一年级学生由于接触的课文不多,加上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又不够,朗读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一、拖音拖调。轻者在词与词之间拖音,如“数不清的一一雨点儿一一”,重者字与字之间也拖音,没有词的感觉,如“数一一不
2、清一一的一一雨一一点儿一一”。总体上后者比较多。这类孩子读词也一样拖音,一个词有时会拆成一个一个字来读,如“春一一雷二、轻声不轻。像”着、的、了、吗”等助词、语气词,往往需要读得又轻又短,但孩子们不但不轻不短,反而读得又长又重,特别是遇到“的”、“地得”、“着”字时,有的声调还会上扬。三、停顿不当。因句子成分的不同,词语之间的关系不同,词与词之间一般都有或短或长的停顿,可是有的孩子每个词都停顿,停顿的时间一样长,而有的孩子又字字拖音,还有的孩子则一字一顿。因为停顿不当,造成朗读课文时读破句现象比较多。四、音量不适。朗读的音量通常要适中,既需要让大家听得清楚,又不能大声喊叫,有时还需要根据文章内
3、容的情感适当调整读音的高低。但是现在,有的孩子要么太轻,别人听不清,要么则音量高八度地大声喊叫,不但破坏了文章语言的美感,还对自己的嗓子造成了伤害。针对上面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朗读:2、主备人简述自己的观点一、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安排组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有些课文是抒发感情的,宜个别读,轻声读;有些课文是铿锵有力的,宜齐读,放声读;比如阳光最后一句“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J有些课文对话较多,则宜分角色读:比如:雨点儿;有些文章对人物的行为描写较多,在朗读时让孩子们根据朗读内容,加上自己的动作,绘声绘色地表演读。这样变
4、换朗读形式,既增强了他们朗读的兴趣,又帮助他们自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文中的思想感情,培养了语感。二、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没有一个认真读书的态度,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学生开始读第一篇课文时,就向他们明确指出,读书不能加一个字、减一个字、改一个字,要学生把每个字看清楚,把每个字读清楚,做到字字响亮。培养学生朗读看标点的习惯。要求学生朗读时,看好每一个标点,读出停顿。在这种训练中,着重引导学生主要句号处有较大停顿。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化。否则,学生一口气读到底,就不容易搞清楚课文的来龙去脉,以后的作
5、文,也很可能出现“一逗到底”的现象。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习惯。读课文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一边读,一边想。对于低年级学生,老师应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比如在学习雪孩子一课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中有几个角色呢?你最喜欢哪个?”这样,才使读有目的性,才能有效地培养相关的习惯。3、各抒己见张广路: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要注重习惯的培养。我觉得朗读习惯包括:1、正确的坐姿:身直、头正、肩平、足平,两手将书拿起,呈45度角。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学生朗读过程中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2、读书时,要“三到”
6、:眼到看清楚字,到一一声音响亮地读,心到一一边读边记忆文中的美词佳句,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严格要求:读前,让学生摆好姿势;读时,教师加以督促;读后,及时评价,持之以恒,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形成。其次,我还觉得教师应重视自己的范读,小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教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教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有许多方法,教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对学生同样可以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
7、和感染的作用。在教新课时,教师先行示范朗读,读得好,读得生动,小学生听了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急切情绪,读书的积极性更高了。李翠仙:我觉得明确每次朗读的要求也是指导学生朗读的关键,朗读的要求,从理解课文的角度说,有理解课文大意、熟悉课文、抓住重点、找出关键词句、准备复述课文等的;从朗读的本身的要求来说,要求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朗读要求既要明确,又要逐步提高,循序渐进。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加深,应注意逐步提高朗读要求,并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1 ,初读课文要“真读”。就是放慢速度,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字字读真”。进行这种朗读训练,学生把每个字都看在眼里,念在口
8、里,记在心里,让学生一字一字地读正确,为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打好基础。2 .理解课文要有节奏地读。所谓“有节奏地读”,简单地说就是不读破句,按句子的结构读出一定的停顿和轻重。句子不读破,正确地读出了节奏,也就读出了文章的意思。这样多读几遍,“其义便可自见”了。3 .重点部分反复读。每篇课文都有主次之分,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重点部分,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加深对重点的理解,进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4 .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首先,指点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角色,体会出人物的感情和语气,比如在我多想去看看中,指导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这样会很自然地读出想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来。其次
9、,进入情境读,简单地说,就是读书时要把自己放到课文中去,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一个人物,文中描写的内容就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把自己的感受融进课文的情境之中去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情感体验,得到美的享受。金仙:我觉得朗读必须和精讲相结合。要朗读得好,精讲不容忽视。在朗读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耐心地指点,可以使重点突出,可以加深对词句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朗读质量。比如指点关键词语,读出适当的重音,在阳光一课中,将“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改为“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
10、高了。”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阳光给大自然带去的变化,从而更好的体会”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的含义。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师还应该及时评价,一位或一组同学朗读时,教学中教师要善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及评判。同时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专心听,然后评议其优缺点。长期这样做,就会很快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除了评价,还要适当地进行竞赛激励。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朗读比赛活动,把竞争机制引进朗读教学中,也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朗读比赛有同桌两学生互相对读推选其一;有先在四人小组里择优选择,
11、然后在学习小组(全班分四组)里筛选,再到班上朗读,最后评出朗读佼佼者。这样做,学生很欢迎,往往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朗读训练中。XXX:培养朗读兴趣可以从创设情景入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要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情景,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所读过的东西,如:讲讲、唱唱、演演、画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讲讲:是故事演讲。根据教材特点,如雪孩子、小熊住山洞、等课文故事性都很强,运用故事演讲形式进行课堂训练,不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文知识,而且也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唱唱:是
12、歌曲演唱,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唱歌表演形式,创设音乐情境,借助音乐旋律,诱发学生兴趣。如在指导朗读小小的船后,边让学生跟小小的船的录音歌曲唱,边随着老师的示范动作翩翩起舞,一下子把他们带到了幽静的星空,学生的表演和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融合在一起,好像自己划着小船观看蔚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和弯弯的月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演演:是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后,让学生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进行表演,不光能让学生读好课文中的对话,掌握课文中“摇”、“甩”、“摆”等动词,而且学生在“演戏”和“看戏”中对课文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争着举手表演。画画: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堂素描。如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
13、课后,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小动物的脚印画下来,不但使学生巩固理解课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区凤琼:我认为朗读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到循序渐进,训练朗读,要逐步提高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首先,朗读要做到正确地读。对每一个音节做到发音正确、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回读。要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精神集中。对于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必须先正确认读,防止读错。朗读时,速度应先慢后快。其次,朗读还应注意流利。流利的朗读速度要接近平常说话的速度。要做到流利朗读,必须要多读,熟能生巧,还要注意扩大学生的视野所能看到的字数。一年级的学生最
14、容易出现拖腔拖调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经常提醒学生词语连读。如果学生一眼能看到一个词语或词组,把一个句子分成几个单位连续地读出来,朗读就会比较顺利。在刚开始教学生朗读课文时,我常常会把一些较长的句子出示在黑板上,然后划上停顿线,如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句子比较长,学生读起来很吃力,虽然能够读通,但是拖得很厉害。于是我就给它划了一下,变成“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学生一下子就能把句子读通读好了。此外,在朗读时,注意根据标点符号的运用,掌握住停顿时间的长短对于改善学生拖腔拖调现象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
1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容易较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中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本规范语言的内化。如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呢?先要让学生用心去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融入到文章中。然后让学生要注意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如陈述句在朗读时末尾用降调,疑问句末尾用升调,感叹句的语调大都读成高昂的如比尾巴一课中的疑问句“谁的尾巴长?”指导学生朗读时应该是升调。王灵红:我觉得指读是训练朗读的必经之路。“指读”是一年级刚刚入学开始就重点训练的一个读书方法。“指读”是指用手指直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过目朗读,一个字一个字地指,有注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出现漏读或错行
16、的问题。因为年龄小,反映能力比较慢,思维与行动能力都需要不断培养,而且有时好动的年龄,如果旁边稍微有些影响,比如刮风吹了树叶,下雨的滴答声音,走廊里走过了一个人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不指读,那些比较容易分神的孩子就会读断句,读破句,还有完全把意思读错的现象发生。“指读”在一定时期内是必须要掌握和运用的有效的训练朗读的方法。除了避免错漏外,还能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发展听觉和大脑思维,属于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因此,不要觉得指读是不对的。孩子从手指到眼看是需要一定过程的。从心理学上讲,“指读”能引起学生的随意注意,生字在指读时不断形成条件反射,增强随意记忆,强化对音节和字形的辨识,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避免出现会背课文却不会认字和写字的现象。在指导上要注意由指“字读”转为指“行读”的“指读”,就是手指从一开始的一字一指变为,手指随着朗读的速度轻轻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