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幼儿园项目勘察设计配套道路及黄堰河河道迁改标段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幼儿园项目勘察设计配套道路及黄堰河河道迁改标段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5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本项目地理位置图12.2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本工程共包含两条新建市政道路及南侧自建小区道路黑化。东侧道路设计全长615.371m,由于设计起点(与规划西航港新街交叉口处)存在拆迁障碍,实际实施长度约527m,红线宽40m,三幅路,城市次干路标准。区间道路设计全长383.093m,桩号K0+120西侧存在现状居民区,有拆迁难度大,前期联审会、规委会等会议商定,本工程道路北半幅按规划实施,双向两车道行驶,保障道路接通,同时联通相应管网系统。南半幅现仅设置人行道及局部绿化至统规自建房端墙。前期联审会、规委会等会议商定将统规自建小区道路黑化纳入本项目,小区路宽6.38m,总长374.04m。1.3初步设
2、计批复等依据文件1)本项目工程设计合同;2)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本);3)成都市双流县城市总体规划)(暨双流县卫星城总体规划):4)“道路红线图”(成都市双流区国土资源局);5)区域内1:500带状地形图;6)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7)新建川大附属小学、幼儿园项目(配套道路及黄堰河河道迁改)自建小区路面检测报告(四川创信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8)拟建川大附属小学、幼儿园、在建川大匹兹堡学院地块总平图;9)项目方案审查会专家意见;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1初步设计批复等依据文件1.1 任务依据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新建川大附属小学、幼儿园项目
3、勘察设计配套道路及黄堰河河道迁改标段11.2委托方113委托内容2023年11月,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标“新建川大附属小学、幼儿园项目勘察设计配套道路及黄堰河河道迁改标段”设计工作,委托我院对本项目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工程、交通工程、绿化景观、河堤工程等内容进行设计。本说明为道路工程设计说明。12工程概况121项目背景“新建川大附属小学、幼儿园项目勘察设计配套道路及黄堰河河道迁改标段”工程项目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西航港新街北侧,川大路以南,黄河南路以东。目前拟建川大附属小学、幼儿园地块正进行开发。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地块开发提供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同时进一步完善片
4、区市政路网。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2)设计说明技术标准应能反应本项目全面技术标准,规定行车道、人行道道路净空、停车视距、三角视距等规范强制性指标,停车视距应满足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3)第3.2.3条规定;执行情况:按要求补充。3)区间道路起点因拆迁困难采用半幅联通方案,为避免交通瓶颈,建议尽量克服困难,满足标准道路红线宽度。执行情况:前期方案过程中,已经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协调沟通,暂无法解决拆迁问题,故暂按本方案实施。4)路线纵断面图补充、完善地质概况栏,补充标注建筑物与构筑物位置及高程。执行情况:道路纵断面设计图中补充地质纵断面,本次设计无穿路构筑物。5)道路交叉口
5、转角路缘石转弯最小半径按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20647-2011)表352-2的规定确定。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6)建议设置港湾式公交站。执行情况:东侧道路为双六车道道路,最外侧车道可设置公交站,区间道路道路红线即为地块边线,无拓宽空间。7)依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61555019-2023)中2.10.2条“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应无高差”。执行情况:按意见修改。10)项目规委会批复11)工程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初设批复12)现场踏勘取得的资料;13)国家、四川省有关城市规划标准与规范。2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2.1 初步设计评审、批复情况2023年10月27日,成都市双流
6、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组织召开了“新建川大附属小学、幼儿园项目勘察设计配套道路及黄堰河河道迁改标段”初步设计评审会。参见评审会议的有双流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区教育局、区新科局、双流区水务局双流区交警大队、成都空港兴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及由5位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评审专家提前审阅了设计文件,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听取了设计单位关于初步设计的介绍,进行了提问答疑会交流讨论,专家撰写了个人书面意见,经汇总整理和集体讨论,形成评审专家组意见。评审认为,该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基本满足国家有关编制深度的要求;根据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后,可作为施工图设
7、计的依据。2.2 道路工程专业专家意见及执行情况1)补充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3)、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3),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等已废止,应采用现行有效版本。2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3)2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3)24)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2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26)道路深层病害非开挖处治技术规程(CJJ/T260-2016)
8、其他法律、法规及相关设计标准、规范4建设条件(摘自地勘报告、检测报告)4.1 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为新建道路,拟建场地现状大部分为农田,小部分为民房和驾校训练场地,其总体地势均较为平坦,地形高差较小,均处于河流冲洪积平原区,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I阶地:拟建场地最高地面高程481.10m,最低地面高程478.71m,平均高程480.14m,场地自然地面最大高差约2.39o道路沿线存在未拆迁的房屋、林木等,通视条件较差。4.2 自然地理与气象水文拟建场地所在的成都市双流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东亚大陆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和受青藏高原东麓特殊地形的影响,以及四川盆地北
9、面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使县境形成全年皆温和,无酷暑严寒,常年降水丰富,光热水集中,春夏日照足,秋冬云雾多,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据1986年2005年气象资料统计,场地所属的双流区年平均气温为16.3C,最高的1998年为17.4,最低的1988年和1989年平均气温仅为15.6,最高年与最低年的年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8C,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月均温17月逐月升高,73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
10、范(CJJI94-2013)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I69-2012)6)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3)7)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I52-2010)8)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1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1)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3350-2023)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D1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1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
11、则(JTG/TD31-02-2013)1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2012)1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I-2008)1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年版)20)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21)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3)(2)孔隙潜水:赋存于砂卵石层中,其水位埋藏不深,水量丰富,对本工程基础设计和施工影响较大。场地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是岷江水系及大气降水。综上所述,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以孔隙潜水为主,总体水量较为丰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相对
12、较为一般,补给源主要是岷江水系及大气降水。勘察期间处于枯水期,受邻近区域工地的降水影响,场地地下水位埋藏相对较深,其稳定水位为2.54.4m,标高476.06476.80m。据收集附近水文地质资料,场地最高地下水位可按地表以下Im进行考虑。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已有成功的降水设计与施工经验分析,砂卵石层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属强透水层;上部杂填土及粉土层透水性较弱,属弱透水层。该场地地下水综合渗透系数K=25md,场地环境为II类,在进行降水设计时,宜进行井点抽水试验准确确定渗透系数K值。4.5工程地质条件现根据钻探揭露情况将场地各地层的分布及特征由上至下描述如下:根据现场钻探揭露,场地内揭示
13、的地表覆盖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n,)I杂填土和2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洪积层(QJW)粉土、细砂、中砂和卵石组成。现根据钻探揭示情况将场地各地层的分布及特征由上至下简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J)杂填土I:顶部以碎砖块、碎碎等建筑垃圾为主,含少量黏性土,下部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建筑垃圾及卵石。该层为新近填土,大部分地段其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在场地小部分地段有分布,层厚O.74.8m。素填土2:结构疏松多孔,主要由黏性土和粉土组成,含少量砂、卵石等杂质,顶部可见大量植物根系,富含有机质,主要分布于农田,为原耕植土,欠固结,月达到最高,平均气温为25.6。此后逐月下降
14、,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5.8。工作区地处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受地形、云、雾、阴雨影响,日照少,属全国低值中心区之一。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938.6小时。1986年2005年年平均降水量846.6mm,最多年降水量为1183.3mm(1990年),最少年为650.3mm降水6年)。80%以上的年份降水量可达738.2mm以上,降水较为丰沛。一年中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呈塔形分布,以7、8月为峰顶,依次向两侧逐月减少,至12月最低。4.3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附录A的规定,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
15、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4.4 水文地质条件距离本场地最近的河流为大黄堰,距离本项目东北侧用地红线约70.0100.0m,现状下河道宽度约15m,两侧为重力挡墙,净高约4.05.0m,勘察期间水量较为丰富,水面实测高程约477.66,本项目场区内地下水位埋深为2.54.4m,对应于绝对高程为476.06476.80m,平均高程476.44m。河流与地下水呈相互补给关系: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地下水从潜水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现状下河水水位高于潜水位,河水补给地下孔隙潜水。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3.0m,其中12、1、2月为枯水期,7、8、9月为丰水期。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其次为上层滞水,分别论述如下:(1)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填土层和粘性土中,受大气降水、地下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以地面蒸发、向下渗透为主,无统一地下水位。稍密卵石2:卵石骨架颗粒含量5560%,含少许漂石;卵石骨架排列较混乱,少部分接触。稍密状态,钻进较困难,孔壁易坍塌。呈层状或透镜体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