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35497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文《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日:“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日:“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日:“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日:“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宣王默然不悦。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干枣之地,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日:“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

2、。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非得失之策与!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倨慢骄奢,则凶从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故曰:冷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成其德而扬功名于后世。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毂,是其贱之本与?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

3、,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木室,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日:“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廖。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斶知足矣,归反于朴,则终身不辱也。(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有删改)注颜斶(chu):齐国隐士。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

4、/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B.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C.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D.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千乘可形容兵车很多,也常常被用来指代大军。B.“矜功不立,虚愿不至”与“自矜者不长”(老

5、子第二十四章)两句中“矜”字的意思不相同。C.太牢,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时,所用的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D.“清静贞正以自虞”与“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上)两句中“虞”字的意义不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宣王召见颜斶,颜斶主动到齐宣王跟前,他语出惊人,特立独行地提出了“士贵王轻”的观点,震惊了群臣,同时也激怒了齐宣王。B.齐宣王左右的侍从认为齐宣王身份高贵显赫,令四方邻国敬服,使仁人志士投奔,并指出士人的身份才是卑微贫贱,对颜斶的轻蔑溢于言表。C.颜斶引经据典,不卑不亢地阐述了“得士者

6、昌、失士者亡”的道理,折服了齐宣王。宣王深思反省后,提出要隆重礼遇他,却遭到了他的拒绝。D.颜斶主张清静正直,知足不辱,所以他不求士进,舍弃功名利禄,乞求回乡过那种安步当车,晚食当肉,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生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译文:(2)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译文:14 .本文是如何表现颜斶的“隐士风骨”的?请举一例简要分析。【答案】10 .C11 .B12 .A13 .(1)与其让我仰慕权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2)所谓孤、寡是世间卑贱的地位,而君王们用以自称,难道不是表示谦居人下而尊重士人

7、吗?14 .答案示例:颜斶在接受齐宣王的召见时,面对齐宣王“斶前”的召唤,不卑不亢地回应“王前”,体现了他刚直不阿、不慕权贵的隐士风骨。答案示例:当齐宣王表示愿意做颜斶弟子(任命他官职)的时候,他选择清心寡欲而保全土人的形神(拒绝为官),体现了他保持节操,自得其乐的隐士风骨。【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璞玉生在山里,一经琢磨,就会破坏它的本来面貌,不是说它不宝贵,而是璞玉的原貌已经面目全非了。士人本来生在民间,受到提拔就能得到俸禄,这并不是不尊贵显达,但他的精神和身体都会受到损害。“于山”为“生”的后置状语,后面断开;“制则破”,是由“则”连接的两个顺承关系的动作,中间

8、不断开。排除BD:“土”作“生乎鄙野”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A。故选C。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错误,“矜”都是“自夸、自尊自大”的意思。句意:骄傲自满不能成就功业,只有空想无法达到目的/自我夸耀的人不会长久。C.正确。D.正确。快乐;意料。句意:清心寡欲,保持节操,自得其乐/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故选B。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颜斶主动到齐宣王跟前”错误。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到我跟前来!”颜斶也说:“大王到我前面来!”他并没有主动到齐宣王跟前。故选A。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9、(1) “与其不如,固定句式;“使”,让;“慕势”,仰慕权势;“趋土”,礼贤下士。(2) “者也”,判断句式;,“岂非与”,表反问;“以自谓”,用以自称;“下人”,谦居人下;“贵”,以为贵,尊重。19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齐宣王见颜斶,日:斶前!斶亦日:王前!可概括出,颜斶在接受齐宣王的召见时,面对齐宣王“斶前”的召唤,不卑不亢地回应“王前”,体现了他刚直不阿、不慕权贵的隐士风骨。结合“宣王日: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

10、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斶知足矣,归反于朴,则终身不辱也”可概括出,当齐宣王表示愿意做颜斶弟子、任命他官职的时候,他选择清心寡欲而保全土人的形神,拒绝为官,体现了他保持节操,自得其乐的隐士风骨。【参考译文】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到我跟前来!”颜斶也说:“大王到我前面来!”宣王很不高兴。宣王左右的人说:“大王是做国君的,颜斶你是做臣子的。大王叫你向前,你也叫大王向前,这怎么可以呢?”颜斶回答说:“我主动走向大王就是贪慕权势,大王主动走向我就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仰慕权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宣王气得变了脸色,愤怒地说:

11、“是国君尊贵,还是土人尊贵?”颜斶回答说:“当然是土人尊贵,君王不尊贵。”宣王口头不说话,心里很不高兴。宣王左右的人都同声说:“颜斶您过来,您过来!大王是拥有千乘战车的大国之君,天下的仁人志士都来投奔效力;那些雄辩睿智的策士纷纷前来,向大王进言献策;四方邻国,没有敢不敬服大王的。大王想要的东西无不齐备,老百姓没有不亲附的。而如今士人中境况最好的,也只是普通平民,每天步行到田中耕种;境况比较差的士人,只能住在边邑郊野,看守里巷的大门,士人的地位实在是太卑贱了!”颜斶说:“不对。我听说从前大禹当政时,天下共有万国,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国家呢?因为那时道德崇高,得力于重用贤士啊,这不正是得士则兴、失土则

12、亡吗!易传上不是说过吗:身在高位,而不具有相应的德行,只爱用虚名来标榜自己的人,行为必然骄奢。而骄奢倨傲就会招致祸患。所以说不务实际只图虚名的人终会被削弱,没有德行却盼望享福的人必然会困窘,没有功劳而白白享受薪俸的人就会被人看不起,严重的灾祸也会紧随而来了。所以说:骄傲自满不能成就功业,只有空想无法达到目的。这都是指的那些陶醉于虚名,而没有实际德行的人啊。从古到今,不实干、不依靠必要的帮助就能名扬天下的人,还没有过呢。所以做国君的人不要羞于多向人请教,不要羞于向地位低下的人学习,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完善并且能扬名后世。所以说:无形的东西,是有形的事物的主宰;没有端绪的东西,才是事物发展的开端。上能

13、溯知事物的本源,下能通达事物的演变,道德高尚而又精通学问,还会有什么不顺利的呢!老子说:,纵然尊贵,必以卑贱为根本;纵然高尚,必须以低下做基础。所以诸侯、国君自称孤、寡、不毂,大概就是表示以卑贱为本吧?所谓孤、寡是世间卑贱的地位,而君王们用以自称,难道不是表示谦居人下而尊重士人吗?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世世代代都称他们为明主,就是因为他们懂得贤士的可贵啊!”齐宣王说:“唉!对君子怎怎么能随便侮辱呢,我真是自讨没趣啊!直到今天,我才听到君子的高论,才明白什么是小人的行径。我愿意做先生的弟子。再说先生如肯与我交往,我定让您吃的必是牛、羊、猪肉,出行必定乘坐车辆,妻室儿女者都穿上华丽无比的衣服。”颜斶辞谢说:“璞玉生在山里,一经琢磨,就会破坏它的本来面貌,不是说它不宝贵,而是璞玉的原貌已经面目全非了。士人本来生在民间,受到提拔就能得到俸禄,这并不是不尊贵显达,但他的精神和身体都会受到损害。我情愿回家去,晚些吃饭,权当吃肉;从容不迫地步行,权当乘车;不犯什么罪过,权当尊贵;清心寡欲,保持节操,自得其乐。裁决我的意见的是大王,敢于尽忠直言的是我。该说的道理我已经说得很详尽了,希望准许我告辞,让我安稳地回到自己故乡的小屋吧。”于是他拜了两拜,就告辞离开了。颜斶可说是知足的人,他回到家乡,保持本色,那么就能终身不会受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