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读书笔记通用29篇.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4428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记读书笔记通用2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礼记读书笔记通用2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礼记读书笔记通用29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礼记读书笔记通用29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礼记读书笔记通用29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礼记读书笔记通用2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记读书笔记通用29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礼记读书笔记篇1上古时代,人们把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依照礼记月令,一年十二月正好和十二律相适应。所谓律中,据礼记月令郑玄注就是律应,律应的证验则凭吹灰。吹灰是古人侯气的方法,据说是用葭季的灰塞在律管里,某个月份到了,和它相应的律管里的葭灰就会飞动起来。孟春之月,律中太簇。仲春之月,律中夹钟。季春之月,律中姑洗。孟夏之月,律中中吕。仲夏之月,律中蕤宾。季夏之月,律中林钟。孟秋之月,律中夷则。仲秋之月,律中南吕。季秋之月,律中无射。孟冬之月,律中应钟。仲冬之月,律中黄钟。季冬之月,律中大吕。古人把宫商角徵羽五声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如果以四季为纲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是:第一次认识礼记来源

2、于初中老师所教的对“四书五经”的认识,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和春秋。这里的礼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四书五经是古人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必考科目,因而那个时候对于礼记的认识无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迂腐的社会礼仪制度罢了。礼记读书笔记篇2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第四十二篇,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大学中庸看作与孟子易经等同等重要的经书”。但是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颗、程颐竭力尊崇,南宋的朱熹又作了大学章句,才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成为四书中的一员。宋元以后,大学成了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什么要读大学?朱熹认为“四书中应先读大

3、学”以立其规模,即给自己设定一个治学的目标,大学便是一个人治学的纲目。虽然四书其他经典中也有关于治学思想的内容,但是大学却是最系统的。我私以为朱熹先生讲的规模是学习的境界,是你想要在为学这条路上可以达到的高度。你可以是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节、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技能的小学”阶段,也可以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学境界。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加初中)学的基本便是算数、认字等基础知识,应对、进退等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读到这里我不免产生了疑问,如果小学”阶段要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礼节,那以我自己为例,在大学学习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学的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虽然较数学物理等更为复杂,但是就

4、所学专业来说也只能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此类推下去,知识是无穷的,谁都不敢说自己现有的知识不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技能了。那这样看来,具象的学科皆属于“小学,岂三坏妥?大学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组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是人的原始性、动物性,这是与生俱来的,自然不用后天学习。小学”中该学到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用来约束自己的基本行为,并且受限于时代和社会,更像自我的要求。而大学阶段的要求“穷理、正心、修己、治人是在精神上更道德化的自我。道德化的自我自然需要理想的追求和良心的约束,我们在学习中(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中关于理想和善念的提倡很大程度上便是超我精神

5、的提倡。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划分小学与大学了。小学多半是社会层面的生存要求,而大学则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的精神理想了。朱先生说大学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大学阶段我们应该获得的能力是分析事物(追根溯源)、端正本心、修养自身、宣里人的原则和方法。如果说大学之前我们还处于人格发育阶段,那么大学”就应该是人格成型阶段。这样说来,区分大小学教育并不是年龄上的界限,而是深浅上的区别。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大学应该学什么,那我们就来思考一下“大学应该怎么学。大学中提到治学的方法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其中穷理即分析事物(追根溯源)的能力,与我们常提到的逻辑思维能力很接近。

6、所谓物有本末之分,事有先后之序,当我们对事物的先后充分了解,也就到了近道的要求。这个道理虽然说起来很简单,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做到,不然为何会有诸多对他人的责难与心中难抒的愤懑。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持有一颗同理心,便会了解他人所想,即便不能认同,也会让自己内心无扰。正如柴静看见里的一段话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便是对这个道理更具像的描述了!正心即人不能有愤怒、恐惧、喜好、忧虑之情。处理事情时,人若有倾向性情绪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所以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及时排除不良情绪。这个观点对吗?我认为是非常

7、可取的。这和情商(EQ)的概念很像。虽然现实中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干扰情绪,但是我们时时以正心要求自己,让我们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和判断事物才能避免许多阻碍自己发展的因素。正心主张的是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修己讲的则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和文化内涵的沉淀,治人”讲的则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由此可见大学虽是古人之语,历尽迁年却依然指点着今人的作为。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封建礼教的思想,获得了历代封建君王的推崇。但治学却不能因噎废食,让我们对它的光彩之处视而不见。它所提倡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依然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更重要的是,它提倡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细细思索。杨澜说

8、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这才是大学所要传递给每一位学子的真正价值。大学教育的失败在于自己没有获得与之相匹配的胸怀与格局。所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你应该知道大学和“大学”的意义!礼记读书笔记篇3最近,通过认真阅读了礼记,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可谓受益匪浅。在贺州市图书馆举行的礼记读书导演讲秀比赛中,妈妈和我同台参赛,并且分别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呢!说实话,我觉得礼记中有些文章对我来说太难懂,比如大学、中庸等,而冠义一文就比较通俗易懂。比如文中的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意思是一个人

9、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对国家忠诚,对长辈顺从,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这与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妈妈是个国学发烧友,她常对我说读书要善于思考,并用书中的道理去指导生活。那么,通过学习礼记冠义,我得到了什么启发呢?那就是一要做个尽孝道的好少年。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尊敬师长、孝顺长辈,孝顺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家风。妈妈常说,其他事情或许可以等,但是尽孝不能等,不能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记得有一天,远在老家的爷爷生病住院了,我们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立即动身赶回了老家。爸爸妈妈和姑姑日夜守护在爷爷的病床前。在我们的悉心照料

10、下,爷爷很快康复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爷爷出院后,我们就把他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带他去旅游,每天都让他过得开开心心。孝顺,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举动,也许只是爷爷累时帮他捶捶背、长辈回家时为他们送上拖鞋,或是端来一盆洗脚水,这些点点滴滴就足以温暖他们的心田。读书让我明事理,懂孝道,成为一个尽孝道的好少年。今后,我还要继续在书的海洋里泛舟,汲取知识,更加茁土地成长!礼记读书笔记篇4礼记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状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又远超于荀子。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

11、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

12、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翻开我的笔记本,本子上摘录的第一句话便是礼记这部书中的一段文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句话的原意是:”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我经常将礼记中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博学之即讲学习首先要广泛

13、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将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透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

14、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句话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不仅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方面的优秀书籍,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时还要多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此外,光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多实践、多锻炼,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在这部书中,我也了解到了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古代礼仪制度的一些认识,诸如礼的起源和礼的作用,古代人对冠礼、聘礼、祭礼等礼仪规范的解释。能够说,礼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礼

15、教文化的成熟。这部书对于现代中国社会中的礼仪礼节仍有很好的启示和教育研究好处。当然礼记中的部分文字也内含全力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及顽固宣扬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些思想是不可取的,需要我们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进行对待。总之,礼记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国学经典,就像一壶好茶,需要慢慢细品,才能感受到那沁人的芳香。礼记读书笔记篇5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的做人道理。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仍然很谦虚,做了很多对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这样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错误应该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错误,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