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妊娠期和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妊娠期和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妊娠期和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研究迸展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是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指用力、运动、咳嗽或打喷嚏时出现的非自主漏尿。妊娠期及产后SUI与产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显著相关,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将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陆叶教授曾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发表过一篇关于妊娠期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的综述,本期特别邀请陆叶教授围绕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热点话题进行解读。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高,给女性及社会带来哪些重要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女性在增加腹压的时候出现的不自主漏尿的现象,也就
2、是当咳嗽、打喷嚏或者跑跳的时候出现不自主的漏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越来越长,高龄女性也越来越多,因此,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压力性尿失禁会给女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压力性尿失禁造成的漏尿,可能会影响到女性走路、锻炼身体、日常生活、工作等,漏尿严重的女性,需要常年穿戴卫生垫,甚至是成人纸尿裤,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漏尿引起外阴炎症。夏季时,穿着单薄,异味明显,有些漏尿症状重的患者不敢出门,甚至不敢与人交谈,怕对方会闻到自己身上的异味。为此,压力性尿失禁也被称之为社交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据国外研究报道,在一些国家,每年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卫生用品以及医
3、疗诊治的费用高达10O多亿。也就是说,压力性尿失禁不但造成女性本身生活质量的下降以及心理方面问题,同时大大增加了社会医疗的支出与负担。您之前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发表过一篇关于妊娠期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的综述,对此,想请您结合本综述分享一下,妊娠期和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妊娠期和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年龄、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式、分娩镇痛、第二产程及母乳喂养等。年龄因素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生育政策的放开,高龄孕产妇显著增加。那么年龄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着多大的影响呢?大部分学者认为初次分娩的年龄越高,产生远期压力性尿失禁的
4、风险随之增加。也有少数研究认为,初次分娩的年龄与将来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并不是太大。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支持结构会发生松弛,压力性尿失禁本身也是个机体老化产生的疾病。总体来说,由于本身年龄增加使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增加,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随着初次分娩的年龄增加而上升。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身体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用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女性BM1超过标准值。如果体重过高,将会对盆底功能有产生一定损伤,研究提示,BMI每增加5,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就增加1.33倍。另外还有研究发现,
5、孕期体重增长过多也会导致远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为此,日常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的控制都十分重要。胎儿因素研究认为,妊娠期胎儿体重过大会增加母亲盆底肌肉负担,且分娩过程更加困难,产程中胎头持续压迫盆底组织,增加第二产程延长及软产道损伤的风险,进一步加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分娩因素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分娩以及剖宫产,导致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略有不同。研究表明,阴道分娩短期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要略高于剖宫产,特别是使用产钳等助产器械进行阴道分娩,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更高。也有研究发现,虽然剖宫产对产后短期压力性尿失禁存在保护的作用,但是对于远期压力性尿失禁,剖宫产
6、并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也就是说,不论哪种分娩方式,远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类似。为此,我们不能为了保护盆底功能而选择剖宫产,应尽量提倡自然分娩。第二产程第二产程也称为胎儿娩出期,是孕产妇分娩的重要阶段。据研究显示,宫缩乏力、胎位异常、高龄初产妇、胎儿体重较重和巨大胎儿、过期妊娠,可直接影响第二产程时长。第二产程延长使胎儿头部对盆底肌肉和神经产生持续的压迫,多数研究表示,第二产程中胎头压迫盆底的时间越长,导致的盆底损伤将会越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风险也就随之增高。当然,也偶尔有少数研究认为,第二产程的时间长短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没有太大关系。分娩镇痛分娩镇痛是为了减轻孕产妇在临产后由于规律
7、性宫缩出现下腹部疼痛、腰酸等不适,而采取的一些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其中,因硬膜外镇痛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被广泛使用。那么,硬膜外镇痛影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风险吗?有学者认为,硬膜外镇痛可以通过放松盆底肌肉,防止产妇过早用力,减少对肛提肌的损伤,对产后尿失禁具有保护作用。但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分娩阵痛导致孕产妇第二产程延长,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风险随之增加。为此,硬膜外镇痛对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目前仍存在争议。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1diabetesme11itus,GDM)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与产后尿失禁之间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血糖控制不好,血糖升高
8、导致的微血管损伤、盆底肌肉功能及形态的改变和膀胱功能障碍有关。此外,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使得胎儿体重增加,第二产程延长,间接增加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尽管妊娠期血糖控制水平对于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鲜有研究,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产妇,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明显增加。母乳喂养研究显示,用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并使婴儿更为健康。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有益,并鼓励选择母乳喂养,也有更多产妇选择母乳喂养。那么母乳喂养影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吗?既往研究表明,哺乳期雌激素水平相对较低,低雌激素水平会影响肌肉的再生和修复过程,导致纤维化瘢痕增加。由于瘢痕
9、组织不能收缩,会导致严重受损的盆底肌肉失去力量和耐力,从而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风险增加。此外,以色列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也发现,母乳喂养与产后3个月尿失禁无明显关联。那么总体来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其实是妊娠期及产后的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发生的,因此,应该从妊娠期、分娩期、产后多个方面增加防范,尽量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压力性尿失禁给女性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严重影响,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如何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和早期治疗,减少远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针对妊娠和分娩引起的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因素,应从一级预防开始,并从孕期开始尽早做起。孕期要注意体重、血糖的控制,减少巨大儿的发生。在怀孕四个月后,进行凯格尔等盆底方面的肌肉训练,减少将来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可能。另外,在分娩期产科医生要注意正确处理第二产程、减少器械助产的使用,减少因为第二产程延长及器械的使用所带来的盆底功能的损伤。对于产后患者,建议产后42天后进行全面的产后检查,如果发现有盆底肌功能异常、盆腔器官脱垂等情况建议患者尽早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以减少远期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脱垂等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