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续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64481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持续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持续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持续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持续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持续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持续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持续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持续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全面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针对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混乱、经营环境复杂等问题,结合创文指挥部办公室2023年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重点工作,特制定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为推动校园周边营商环境治理的常态长效化工作管理机制,持续加强校园周边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四个禁止”(禁止设立上网服务场所、禁止设立歌舞厅及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禁止设立烟酒及彩票专营场所、禁止设立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重点清理整顿校园周边非法经营商贩、摊点、违章建筑等,集中整治向学生出售非法出版物、贩卖

2、“三无”、“五毛”食品等突出问题。持续提升校园周边环境秩序,全力打造安全、文明、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二工作任务(一)整治时间和对象1 .整治时间:2023年4月20日至6月30日2 .整治对象:城区内中小学周边(二)整治任务和责任分工1城区内各中小学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不等不靠、加大自查自纠力度。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标准要求,全面排查校园及周边的突出问题,并梳理汇总建立问题台账;能自行整改的要尽快整改到位,需要与相关单位协调解决的要及时反馈并及时整改到位。(责任单位:教体局)2 .提升完善临街的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的交通标志标线和其它交通安全设施

3、;加强常态“护学岗”建设,优化上下学重点时段和校园周边重要路段“高峰勤务”机制,强化校园门口、学生上下学必经路段的巡逻力度。加强以公安民警为主导,协辅警、学校干部、学校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常态化“护学岗”工作。(责任单位:公安分局、街道办事处、教体局)3 .各相关单位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和主体责任,持续提高创建标准。社会治理委员会要牵头组织教育、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校园周边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城乡建设管理(城管)局要加大对校园周边车辆停放秩序和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的日常执法力度,公安部门规范设置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位;外宣办、教体局、社会事务局要联合市场监管局、城乡建设管理(城管)

4、局分别对校园周边电子游戏厅、歌舞厅、彩票销售点、烟酒专卖店等场所进行专项整治清理;卫健委要联合市场监管局对校园周边的非法行医,非法开展人流、性病治疗业务的医疗机构进行排查整治;自然资源局对校园周边的违章建筑进行全面排查清理。(责任单位:街道办事处、教体局、公安分局、市场监督局、外宣办、城乡建设管理(城管)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社会事务局)4 .教育部门要加大日常督导检查力度,健全、完善和落实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并督促指导学校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软硬件设施,持续提高校园及周边的创建标准。(牵头单位:教体局;责任单位:街道办事处)三、整治标准(一)校园周边200米1 .校园门前交通秩序良

5、好;2 .校园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3 .显著位置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性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无酒吧、歌厅、舞厅、卡拉OK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5 .无非法行医,非法开展人流、性病治疗业务的医疗机构;6 .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7 .中小学校园周边100米内无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等(商品名称招牌不能有烟酒字样);中小学校园周边100米至200内无无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等(商品名称招牌不能有烟酒字样)有烟酒销售,店内显著位置需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识;如有彩票销售网点,店内显著位置需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彩票”标识。8

6、 .无“三无食品”,无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的玩具、文具、饰品和出版物销售;9 .无争吵谩骂、使用低俗语言现象,无乱扔杂物、车窗抛物现象,无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不掩口鼻现象,无损坏公共设施现象,无占用和堵塞消防通道现象,无不文明养宠现象,无躺卧公共座椅现象,有序排队,保持适当距离,无插队现象;10 .无影响上下课通行的共享单车和机动车停车位。(二)校园周边100米1 .在显著位置展示市民文明公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看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等公益广告;2 .垃圾清运及时、分类收集,无积存垃圾、无纸屑、烟蒂、痰渍、污物现象,无乱张

7、贴乱涂写乱刻画现象;3 .道路路面硬化、排水设施完善,无明显坑洼不平和路面积水,人行步道连续通畅、铺装平整,无松动缺失、无泥土裸露;4.建筑物外立面整体干净、无大面积破损污损,玻璃幕墙、展板等安全牢固、完好无损;5 .公共卫生间保洁及时、无明显异味,无小广告乱张贴和乱涂写乱刻画,设有轮椅通道、扶手、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无障碍通道有指示标识、斜坡需设置轮椅扶手,至少有1个方便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或孕妇儿使用的带扶手的坐便器或蹲便器,在显著位置设置公共卫生间的指示牌;6 .垃圾收集站、垃圾转运站设施干净,周围无垃圾污水污迹、无明显异味;7 .各种空中缆线整齐规范、无乱拉乱设、飞线充电现象;8

8、.广告设施和招牌规格符合标准,牢固可靠,完好无损;9 .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规范停放、不占用绿化带、不影响行人通行;10 .停车场设有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标识明显;I1无占道经营现象;12 .无乱搭乱建现象;13 .有符合标准的消防设施,无占用和堵塞消防通道现象;14 .设有轮椅通道、扶手或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标识明显,设施管理、使用情况良好;15 .无流浪乞讨人员滋扰他人、扰乱社会秩序现象;16 .无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不掩口鼻现象;17 .无争吵谩骂、使用低俗语言现象,无乱扔杂物、车窗抛物现象,无损坏公共设施现象,无躺卧公共座椅现象,有序排队、保持适当距离,无插队现象;18 .无不

9、文明养宠、遛狗不牵绳现象,无动物粪便,无流浪狗乱跑。四、实施步骤(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4月20日-5月15日)各相关部门及时启动“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分解目标任务,明确措施要求,层层动员部署。(二)深入排查阶段(2023年5月16日-5月31日)各相关部门要确定排查范围,整合资源力量,集中时间精力,以城区为单位对所有学校进行逐个排查,做到“四结合”,即拉网式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专项排查与联合排查相结合、全力排查与边排边整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彻底摸清影响校园周边的各种问题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建立

10、整改工作台帐,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动态管理。(三)集中整改阶段(2023年5月31日-6月15日)按照管理权限,各相关部门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进行集中整改。对能立即整改的问题隐患要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分类进行抄告、督力、,压实整改责任,强化落实措施,限期整改。(四)建章立制阶段(2023年6月16日-8月31日)各相关部门要抓当前、谋长远,把“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亮点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真正取得实效并长期巩固其成果。五、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要把“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

11、工作”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工作。此项工作实行社会治理委员会牵头,街道办事处、教体局具体负责,及时推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校园周边安全专项整治提升研判、情况通报、信息共享、联合整治、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形成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高效联动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街道办事处、各相关单位要加强与创文指挥部办公室的信息报送和情况报告。(三)强化督导检查。将“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全市文明城市常态化考评内容,引导各相关部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活动期间,采取全面督导、暗访抽查、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竿子插到底”,做到“三个不放过”,即问题整改不彻底不放过、安全隐患不排除不放过、工作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创文指挥部办公室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对各相关部门落实任务情况进行排名,确保各项指标落到实处。(四)严格奖惩问责。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安全隐患较多、工作措施棚架的单位,严格实行通报、约谈和挂牌督办等措施;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疏于管理导致文明城市测评失分的,将追究相关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