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为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实施,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年度的护理事业工作总结、相关工作检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规划实施两年半时间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等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综合形成护理事业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报告从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问题及建议等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护理事业十四五规划颁布以来,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全面贯彻落实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进程中,聚焦优质、均衡、普惠,立足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系统谋划重要政策,推进重大改革,落实重点举措,护理工作扎实推进,护士队伍建设和
2、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加强护士队伍建设1维护护士合法权益。强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法定职责,在保证人力配置、提升薪酬待遇、减少护理职业健康危险因素等方面加大落实力度。建立健全评选表彰全省优秀护士的长效机制,设立护理学会优秀护士奖,大力宣传和表彰在护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护士。2 .增加注册护士总量。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增加注册护士数量,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充实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数量。开展贫困地区护士本土化人才培养工作,十四五期间免费为贫困地区培养500名具有普通中等专业学历水平、适应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护理专业人员,逐步缓解贫困地区
3、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缺乏的问题。3 .建立健全护士培训机制,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健全岗前培训、规范化培训、岗位培训、专科护士培训和护理管理干部岗位培训机制。实施基于临床情景的护士培训模式,探索远程教育培训途径,以夯实三基为重点,以提升专科护理能力为突破口,通过现场技能训练、临床案例分析、患者护理查房等形式,加强对护士实际能力的培养。重点加强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社区护士、助产士等的培训。4 .改革完善护士职称晋升使用政策,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职称体系。以护士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主要指标,结合学历
4、、工作年限,调整护士职称晋升和使用政策,充分发挥各级职称护士作用,引导高职称护士直接服务临床。5 .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专科护士岗位培训制度。继续实施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制度。进一步完善急诊、手术室、介入、血液透析、新生儿、精神科等专科领域的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加强对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各实习基地的监督管理,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遴选部分临床急需、基层能力相对薄弱的专科,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工作。(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根据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临床诊疗工作需求,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完善护理工作
5、规章制度,临床护理服务指南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抓好医院护理工作规范、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医疗机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规范、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标准要求及考评方法及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考评方法的贯彻落实,制定实施常用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2 .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扩面提质。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实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全院覆盖,提高开展优质护理基层医疗机构比例。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把时间还给护士;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沟通交流、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加强各项护理技术与护理服务内容
6、落实,把护士还给患者,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 .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明确护理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建立并完善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测用药错误、压疮、跌倒、非计划性拔管、误吸及高危药物外渗等指标数据,适时总结分析、通报反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4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对口支援、远程教育、在岗培训、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强基层护士培养。将护理帮扶纳入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内容,建立护理对口帮扶机制;鼓励大医院通过建立护理联合团队等,发挥优质护理资源的辐射效应,提高基层医疗机构
7、护珊民务能力,特别是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服务能力,使其在加快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中,充分发挥作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探索护士多点执业,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护士流动,增加基层的护理服务供给。(三)加强护理科学管理1加大护理岗位管理推进力度。完善并推进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实现护士同岗同薪同待遇,激发广大护士活力。各医疗机构要建立人事、财务、医务、护理、后勤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在提高护士薪酬待遇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护士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2 .切
8、实减轻临床一线护士负担。全面减轻临床一线护士承担药品运送、物资保障、维修、送检、膳食、安全、财务结算等非护理工作负担,让护士全身心照顾患者。进一步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清理医疗机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以外的各种记录表单,清理不必要的护理管理台账。根据病人需求及医疗技术的发展,配置新型的护理用品、用具和设备,改善护理工作条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3 .改革护理质量管理与评价机制。科学高效实施护理质量评价。护理质量的评价主体从护士做了什么转向为患者实际得到了什么,得到的是否是患者所需要的。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考核评价方法的改变,将对护士能力的测试和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从考场转变到病房,从护士站、
9、电脑旁、文书资料中转变到患者的床旁。依托省、市两级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现场督导评价,淡化评比打分、强化交流指导帮扶。4 .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优化护理流程和护理服务形式,强化移动医疗、护理设备等护理应用信息体系,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护士工作负荷。逐步实现护理资源共享、服务领域拓展,地区间护理工作水平共同提高。(四)拓展护理服务领域1大力推进老年护理。逐步建立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可积极稳妥地将部分一级
10、或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护理服务机构,为老年患者等人群提供健康管理、康复促进、长期护理等服务。制定完善老年护理相关服务指南和规范。加强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建设,开展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训。发展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2 .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出院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逐步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保障护理服务的连续性;与基层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服务机构等建立合作联系,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建立预约就诊、紧急救治的绿色通道。
11、三级医院要建立和完善患者延续护理的模式与流程。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家庭病床和居家护理,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患者等人群提供护理服务。3 .推进专科护理门诊服务。针对群众对有关专科护理门诊服务需求量大,但目前专科护理门诊尚未纳入医疗服务项目、也无收费标准的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协调有关部门,将专科护理门诊纳入医疗服务项目并明确收费标准,促进专科护理门诊规范、健康、有序发展,满足群众需求。4 .加快护理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护理员管理制度,明确护理员资质、职责、服务规范及管理规则等,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落实国家制定的护理员培训大纲,大力加强护理员培训提高人员从业能力。鼓励有条件的
12、医学院校、行业学会开展护理员的培养,切实增加护理员数量。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每10张床位可配备1名护理员。护理员在注册护士的指导下,为住院患者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和简单的基础护理工作。(五)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把好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关。改善护理人才培养结构,适度调控中专学历层次的招生培养规模,以大专和本科护理专业学历教育为主体,培养中高层次护理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护理人才的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逐步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护理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提升护理人才的整体水平。加强对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和临床教学基地的能力建设,推进培养院校和临床教
13、学基地在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方面的有效对接,强化对护理专业人才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教育,以及创新精神和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六)推动中医护理发展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规范和人才培养大纲,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等,切实加强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理队伍建设和中医护理教育科研及对外交流。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要创新中医护理模式,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健康养老等方面的作用;要强化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中、初中医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合理,涵盖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等部门的中医护理
14、专业技术队伍;要大力传播推广中医护理理念、方法和科研成果,推动中医护理工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七)加强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护理领域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先进护理理念、实践经验、教育和管理按照推进卫生与健康合作要求,加强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经验共享、互利共赢。(A)切实提升护士服务能力十四五以来,重点开展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社区护士、助产士等人员培训,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按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的要求,所有三级综合医院的新入职护士均参加培训;其他医疗机构根据实际开展新入职护士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新入职护士业务素质和服
15、务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遴选部分临床急需、基层能力相对薄弱的专科,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有计划开展护理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参加省、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培训率达90%以上。有计划、分期分批开展社区护士培训,争取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培训全覆盖,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有计划开展中医护理管理人员和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新入职护士培训,注重中医护理技术推广和应用,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九)全面提升老年护理服务1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事业,全面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加强老年护骑员务、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服务指
16、南和规范,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完善老年护理相关设备设施配备。鼓励社会力量积极举办老年护理服务机构。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安宁疗护中心,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开展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规范培训工作,初步形成一支由护士和护理员组成的老年护理服务队伍,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能力。制定符合实际的相关标准规范;鼓励、指导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等,依据指南和规范制定、实施符合服务对象健康需求的护理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等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2.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总量,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3.5人,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25,床护比达到1:0.8。增加医疗机构护士配备,进一步落实医院护士配备标准,使医院护士数量与临床工作量相适应。所有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