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docx(5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浙江省水污染防治,卜三五,规划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全省水生态环境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16)12号)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问题(一)水环境质量状况1 .地表水总体水质。2015年,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总磷。221个省控断面中,IIn类水质断面比例占72.9%,IV类占15.8%,V类占4.5%,劣V类占6.8%。2011年以来,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稳中趋好。IIn类水质断面比例和满足
2、功能要求断面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呈下降趋势;高锌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三项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2 .近岸海域。2015年,全省近岸海域三类以上海水比例为41.5%;沿海城市中,嘉兴市三类以上海水比例为0%,舟山市为38.4%,宁波市为41.2%,台州市为49.3%,温州市为54.8%。四个重要海湾,水质状况级别均为极差,100%为劣四类海水。杭州湾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象山港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三门湾和乐清湾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3 .交接断面。全省共设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145个(包括省界28个、市界29个、县界64个、其他24个),其中钱塘江流域32个。2015年满足
3、功能要求断面106个,达标率为73.1%o2011年以来,我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总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并呈好转趋势。II类和IV类水质断面比例略有上升,V类和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总体下降。4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15年全省94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杭州市区按2个计)中存在超标14个,达标率为85.1%。2011年以来,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总体基本保持稳定。嘉兴市由于区位限制,其饮用水水源地除嘉善县太浦河近年个别月份达标外,其余水源地水质均达不到m类水质标准要求。(二)水污染物排放情况2015年全省废水排放量43.38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8.32万吨,氨氮
4、排放量9.85万吨。1 .工业点源污染。2015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4.74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5.56万吨,氨氮排放量104万吨。各行业中,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三个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量为全省最高,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均占全省行业排放总量的70%以上。2 .城镇生活源污染。2015年,全省城镇生活源废水排放总量28.58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4.72万吨,氨氮排放量6.49万吨。3 .农业面源污染。2015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种植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7.43万吨,氨氮排放量2.27万吨。4 .集中式治理设施。201
5、5年,全省共有集中式污水治理设施301台(套),废水排放总量621.7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120吨,氨氮排放量541吨。(三)“十二五”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十二五”以来,我省把治水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大力部署开展“五水共治”,全面启动实施“河长制”,持续深入推进清洁水源行动,全省上下形成了依法治水、科学治水、铁腕治水、全民治水的强劲声势。1 .全面实施“河长制”开展全领域治水。建立健全河长制环保目标责任体系,形成五级联动、纵向到底的河长架构,现有6名省级河长、199名市级河长、2688名县级河长。建立完善空间准入、总量准入和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
6、度和专家评价、公众评估“两评结合”的决策咨询机制,从源头严格环境准入。扎实推进“清三河”专项工作,全面完成垃圾河清理,基本完成5100多公里的黑臭河治理,远超预期目标,启动劣V类水质断面削减计划,2015年列入计划的7个断面均已完成任务。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行政村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78%;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标准超过70%、实施第三方运营超过80%;污水处理率、运行负荷率、出水达标率稳步提高。以铅蓄电池、电镀、制革、造纸、印染、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强力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六大行业累计关停企业225()家,搬迁入园和原地提升3490家;22个特色小行业已
7、关闭3069家,完成整治提升6182家、完成搬迁入园企业129家。全省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关停搬迁养殖场74611个,禁养区、限养区畜禽养殖治理基本到位,累计关停整治养殖场5万多户,生猪存栏量从2013年的1300万头降至目前的70()万头。2 .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制定出台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积极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全面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深入推进合格规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到2015年底,全省累计创建合格、规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570个,受益人口达340()多万。大力开展饮用水水源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完
8、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清理工作。全省所有县级以上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实行物理或生物隔离,设置了规范化标识牌。建立了手机短信提示系统,以发送短信的方式对进入保护区范围的人员进行饮用水源保护宣传提醒。切实加强水质监控预警,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开展定期水质全分析监测,81个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全部建成并联网运行。2015年,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5.1%(按水源个数),全省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基本保持稳定。3 .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编制实施了钱塘江、瓯江等八大重点流域和四大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推进环境质量、污染控制、基础设施
9、、生态修复和监管能力等方面防治重点。在太湖、钱塘江流域,深入实施11个行业水污染特别排放限值。全面开展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浦阳江上仙屋断面水质大幅度好转,并以此为示范加快推进突出污染河段的水环境治理,浦阳江水质基本消除劣V类。深入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编制实施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4年修编),突出抓好控源截污、流域减排、湖泛防控、生态清淤等治理工程,太湖流域6个入湖断面水质均达到In类以上。深入开展千岛湖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编制实施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浙江省实施方案。严格实施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对考核
10、“不合格”地区实行了区域限批和经济惩罚,实现了省级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全覆盖,省财政累计投入IOO亿元,积极做好新安江流域跨省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和2010年相比,全省地表水I类以上断面增加了11.8%,劣V类水质断面下降T9.9个百分点。4 .不断深化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省政府与环境保护部签署了共同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推进浙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编制实施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以及杭州湾、乐清湾、三门湾等重点海湾污染整治实施方案,推进建立近岸海域海陆污染同步监管机制。加强涉海污染源的执法监管,加大对直排入海的污水处理厂、排
11、污企业、垃圾填埋厂、工业园区及入海河流、溪闸等监督性监测力度,开展海洋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推进宁波一舟山港海上溢油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严密防控海岸和海上作业环境风险。(四)“十三五”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1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环境保护的压力将继续增加。“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中高速增长仍将带来较大的工业源水污染物增量。随着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也将造成生活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的持续增加。5 .区域性、结构性污染仍然突出。目前我省的化工、印染、造纸、电镀、制革等重污染传统行业在一些特色县域经济中属于当地的支柱产业,局部区域产业升级和优化仍不到位,区域性、结构性污染问题仍然较
12、为突出。6 .环境基础设施管理亟待加强。一些城镇污水处理重厂轻配套、重水轻污泥的情况较为突出,城市污水管网配套、污泥处置和再生水利用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不稳定,出水水质达标率低。7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仍需治理。农村生活、农业生产等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化肥、农药使用量呈下降趋势,但单位面积施用量仍然偏高。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仍需加强,个别养殖场处理设施不到位。渔业养殖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8 .饮用水安全仍存在隐患。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富营养化趋势明显,部分水库出现过藻类异常增殖现象,对湖库生态安全和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构成威胁。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仍存在网箱养鱼等
13、水源安全隐患。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存在交通运输水污染事故隐患。9 .近岸海域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受长江流域陆源污染物及沿海开发的影响,近岸海域水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富营养化程度严重,赤潮灾害频发,部分海域还出现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超标现象;污染海域比重较大,大部分功能区未达到四类海水水质标准。10 水环境治理监管能力有待加强。废水处理能力与污染产生量还不相匹配,污泥处置能力普遍不足。水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十分薄弱,环保执法队伍、监管能力、管理手段存在短板,基层和农村的环保监管能力亟待加强。环保科技和产业支撑仍需增强,环境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不能适
14、应水环境管理要求。专栏1流域水污染特征分析钱塘江流域:部分县(市)的支柱产业仍然是化工、印染、造纸等高污染行业,如富阳的造纸行业,东阳的医药化工行业以及衢州市化工、造纸行业。曹娥江流域:印染、化工和造纸业是曹娥江流域污染负荷较高的三个行业,也是绍兴市工业废水排放主要行业,特别是柯桥区的印染行业、上虞区的化工行业等。瓯江流域:瓯江流域工业结构性污染突出,流域内制革、电镀等高污染行业仍然占较大比重,同时存在低、小、散分布格局。飞云江流域:飞云江流域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混杂,流域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局部仍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现象。苕溪流域:苕溪流域内的化工、节能灯和电镀企业实现了规范发展,但依然存在环境
15、风险。流域内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农业和生活占区域污染负荷比重大。甬江流域:甬江流域邺州、余姚等平原河网地区,化肥施用强度高,畜禽养殖规模较大。工业污染源主要集中在纺织、造纸、电镀和农副食品加工行业。椒江流域:医药化工行业是椒江流域的主要支柱产业。造纸、电镀、纺织印染等行业也占有一定比例,饮料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等附加值不高的行业污染较为突出。鳌江流域:鳌江流域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产业层次较低,制革、造纸、电镀等行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区域性、行业性污染特征明显。京杭运河流域:造纸、纺织、化工、冶金等污染较重的传统行业在京杭运河流域所占比例偏高。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
16、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载体,以“河长制”为抓手,坚持标本兼治、防治并重、城乡统筹、陆海联动,实施全过程监管、全体系治理;坚持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落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问责,严格执法监管;坚持全民参与,推动节水洁水人人有责,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质量主线,细化落地。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环境质量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成效的标准,统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细化落实浙江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任务。陆海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