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贫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93809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贫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内科贫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内科贫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贫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贫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贫血贫血是指血液循环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低于正常值的下限而言。包括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抗贫血因子缺乏所致的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原因的贫血。中医学统称血虚,属于“黄肿病”、“虚劳”等范畴。其原因很多,如失血、虫积、饮食失调、素体不强或病后体虚都可耗伤气血,而致脾肾亏虚,不能生化气血,甚则影响心肝等脏。【诊断】1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指甲、口唇和睑结膜颜色苍白,头晕耳鸣,甚则困倦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血液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量均减少。2 .询问有无失血、胃肠道功能障碍、营养缺乏、接触或使用过有害于造血组织的物质或药剂,或慢性感染,严重心、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病史;体

2、检时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黄疸、舌炎,心肺有无异常特征,肝、脾、淋巴结是否肿大等情况,再结合血液常规化验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骨髓象检查,以判断贫血的性质和病因。【治疗】一、辨证论治对于贫血病的治疗原则,当以补血为主,但应同时重视补气,因益气可以生血。并需辨别脾虚与肾虚的主次,分别予以补脾和补肾的方法,以加强气血生化之源。此外,还需掌握导致贫血的原因,针对原发疾病进行适当处理。1气血两虚面色眺白,或萎黄少华,头昏眼花,或心慌气短,疲劳乏力,甚至面足虚浮,或有一时性昏倒。女子月经不调,经闭。口唇及爪甲淡白,舌质淡,边有齿印,脉细弱。治法:补气益血。方药举例:十全大补汤加减。当归10g,黄黄1

3、5g,党参10g,白术10g,熟地黄12g,炙甘草3g,红枣5个。加减:心惊失眠,加熟枣仁10g,五味子3g。3 .脾虚湿困面色萎黄虚浮,腹胀食少,或能食而无力,或有异嗜症,舌质胖淡,苔腻。治法:健脾燥湿。方药举例:绛矶丸加减。苍术IOg,厚朴5g,砂仁(后下)3g,当归10g,制鸡内金10g,六神曲12g,燃皂矶(分吞)1.5go4 .肝肾阴虚心悸,耳鸣眩晕,时有烦热,口干,或牙龈出血,肌肤有瘀点、瘀斑,舌质红,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方药举例:女贞子10g,旱莲草15g,熟地黄12g,制首乌10g,枸杞子10g,制龟甲15g,燃磁石20g,当归10g,白芍IOgo加减:齿鼻Iffi血,皮下

4、出血,加阿胶(佯冲)10g,仙鹤草15go低热,加制鳖甲15g,地骨皮10g。兼气虚,加太子参15g,怀山药12g。4.牌肾阳虚面色苍白无华,头晕眼花,耳鸣,腰酸腿软,肢冷,舌质淡白胖嫩,脉细软。治法:温补脾肾。方药举例:党参12g,黄黄15g,炙甘草5g,熟地黄12g,当归10g,鹿角霜12g,仙灵脾15g,怀山药12g,山萸肉10g,紫河车粉(分吞)3go加减:阳虚明显,怕冷,舌质淡暗,脉沉细,酌加制附子5g,肉桂3g。二、中成药绛矶丸每次3g,每日2次。忌茶。用于缺铁性贫血。归脾丸每次5g,每日2次。用于气血不足之贫血。当归养血膏每次15g,每日2次,开水冲服。十全大补丸每次6g,每日2

5、次。用于贫血而有畏寒、肢冷者。三、简易方药鸡血藤3060g,每日用水煎服。治气血虚者。何首乌250g,放米饭锅上三蒸三晒,捣为细末,每晨服15g,开水调服。治肝肾阴血虚者。仙鹤草IOOg,红枣10枚,水煎,每日分3次服。煨皂矶、炒黄豆,以1:2的量研细末,枣汤泛丸,每次10g,每日2次。适用于缺铁性贫血。(另法:皂矶30g,黄豆250g,先将皂矶溶于水中,炒黄豆时加入皂矶水,炒熟即成,每次饭前吃一把,每日3次。)河车粉(即胎盘)焙黄研末,每服1g,每日2次。适用于肾虚气血双亏者。黑木耳30g,红枣30个,同煮食。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四、针灸疗法体针中脱、膈俞、肝俞、脾俞、足三里、血海。耳针胃、脾、肝、交感。五、其他疗法穴位埋线疗法取穴:血海、肾俞、肝俞,两侧轮流埋线,2030天1次。割治疗法取穴:公孙、然谷、涌泉、太白。以上疗法均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