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战国策范雎说秦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战国策范雎说秦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战国策范雎说秦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雎至1,秦王庭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牛。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日:“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日:“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日:“唯唯。”若是者三。秦王举日:“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日:“非敢然也。臣闻,昔者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
2、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2,奔、育之勇焉而死3。死者,人之所必不免;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4,夜行而昼伏,至于深水,无以饵其口,膝行蒲伏5,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6,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
3、行于箕子、接舆,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7,是以杜口裹足,英敢向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秦王聘日:“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辛至此,此天以寡人思先生8,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用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J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节选自战国策秦策,有删改)【注释】1
4、范睢(jU):魏国人,因出使齐国时被诬为私自受赏而获罪,后逃往秦国,受到秦昭王的赏识,成为秦国相国。2乌获:秦武王的力土。3奔、育:即孟奔和夏育,都是卫国的勇士。4橐(tuo):口袋。5蒲伏:匍匐。6箕子:商纣王的叔父,曾因劝谏纣王而被囚禁,他便披发佯狂为奴。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者,曾披发佯狂以避世。7踱:跌倒。8思(hun):打扰,惊动。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B.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C.大王信行臣之言/死
5、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D.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让”是“谦让”之意,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中的“让”意思相同。B. “跟”是双膝着地,把上身挺直,与鸿门宴中“按剑而踞”的“踞”表示意思相同。C. “说”通假字,通“悦”,“高兴,喜悦”之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秦伯说,与郑人盟”的“说”意思相同。D. “所以”在句中表示原因,与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不同。12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雎在游说秦昭王时,面对秦王的请教,接连三次说“好,好”,却义不具体陈述,成功勾起了秦昭王的好奇心,可见其为人老成持重。B.范雎向秦昭王表明忠心:死是人不可避免的事情,既然自己的死是必然的趋势,就让我的死对秦国有所补益,让我死得更有价值。C.范雎指出,只要自己的主张得以施行,能帮助秦昭王治理好国家,即使遭受灾祸也不害怕,所担心的是天下人因为自己尽忠而死,便从此不再敢向昭王开口讲话,不再敢到秦国来了。D.范雎认为秦王上怕太后的严厉,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没法洞察奸佞,可能会导致王室覆火,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是他最感到担心的。13 .把下面的句子
7、翻译成现代汉语。(1)膝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霸。译文:(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14 .范雎初见秦昭王,为什么对秦昭王的三问闭口不答?请简要概括。【答案】10 .D11 .C12 .B13 .(1)只好跪着,在地上爬,到吴国的市镇上讨饭,最终(终于)振兴(复兴)了吴国,使阖闾成为霸主(成就霸业)。(2)(秦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界,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14 .范雎客处他乡,与秦昭王关系硫远。范雎想要陈奏的事涉及秦昭王的过失和其至亲。范雎不知道秦昭王内心的想法。【解析】15 .本题考查学
8、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只要大王肯听信并且能够实行我的主张,那么死不足以成为我的顾虑,亡不足以成为我的担忧;即使用漆涂身,变成癞子,披头散发,成为狂人,也不足以成为我的耻辱。“臣之言”是“信行”的宾语,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B;“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结构一致,各自断开,两个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1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0A.正确。句意:范雎表示推辞谦让/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B.正确。句意:秦昭王挺直上身跪着说/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C.错误。交谈;高兴。两句的“说”意思不同。句意:可是一次交谈,周文王便立他为太师
9、/秦伯很高兴,与郑国人结盟。D.正确。表原因,的原因;表示凭借,用来的。两句中的“所以”不同。句意:大王三次问我而我都没有回答的原因/故选C。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既然自己的死是必然的趋势,就让我的死对秦国有所补益,让我死得更有价值”错误,由原文“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可知,范雎只是说,假设自己的死能够对秦国稍有补益,这便是我最大的心愿。故选B。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膝行”,用膝行走,跪着爬行;“乞食于吴市”,介宾结构后置,到吴国的市镇上讨饭;“卒”,最终,终于;“为”,成为,成就。(2)“封”,使成为
10、疆界;“律”,延伸,扩张;“阙”,侵损、削减;“焉”,从哪里。1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篇旅之臣也,交硫于王”可知,范雎客处他乡,与秦昭王关系硫远。由原文“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可知,范雎想要陈奏的事涉及秦昭王的过失和其至亲。由原文“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可知,范雎不知道秦昭王内心的想法。【参考译文】范雎来到秦国,秦昭王在宫庭前迎接他,以宾主的礼节恭恭敬敬地接待了他,范雎表示推辞谦让。就在当天,秦昭王便召见了范雎,凡是见到接见场面的人没有不为之惊讶变色的。秦昭王让左右的人离开,宫中变得静悄悄的,只剩下他们两个,秦昭王于是跪了下来,膝
11、行上前说:“先生愿意用什么指教我啊?”范雎却只是应了一声:“是是。”过了一会儿,秦昭王再次向他请教,范雎仍然只是应了一声:“是是。”一连三次都是如此。秦昭王挺直上身跪着说:“难道先生不愿意指教我吗?”范雎向秦王谢罪说:“不敢这样呀。我听说,当初吕尚遇到周文王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在渭水北岸垂钓的渔翁。像当时他和文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疏远的;可是一次交谈,周文王便立他为太师,载他一同回去,这是由于他所说的道理很深刻的缘故。所以周文王也就真的靠着吕尚的辅佐而成就了功业,终于执掌了天下,成为一代帝王。如果当初周文王硫远吕尚而不与他深谈,就说明周室还不具备天子应有的德行,而文王、武王也就失去了帮助他们成就
12、王业的人。而今我不过是一个在秦国客居的人,和大王的交情又是很疏浅的,我想要陈述的都是匡正君臣关系的大事,而这些事又常常会触及到亲戚骨肉之间的关系。我是很愿意说出自己那点浅陋的忠言,但不知道大王的心意如何,大王三次问我而我都没有回答的原因,就是这个。”“我不是因为有所畏忌而不敢讲话。我知道今天当着您的面把话讲出来,明天就可能会被诛杀,但是我也不敢因此而心存畏忌。只要大王肯听信并且能够实行我的主张,那么死不足以成为我的顾虑,亡不足以成为我的担忧;即使用漆涂身,变成癞子,披头散发,成为狂人,也不足以成为我的耻辱。五帝那样圣明也终有一死,三王那样仁德也终有一死,五霸那样贤良也终有一死,乌获那样力大无穷
13、也终有一死,孟奔、夏育那样勇敢也终有一死。死,是人不可避免的事情;既是必然的趋势,如果我的死能够对秦国稍有补益,这便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伍子胥曾藏身牛皮袋子之中,乘车逃出昭关,黑夜赶路,白天躲藏,到达深水的时候,已经没有糊口的东西了,只好跪着走,在地上爬,到吴国的市镇上讨饭,最终振兴了吴国,使阖闾成为霸主。假如我能像伍子胥那样进献计谋,即使把我囚禁起来不再与大王相见,只要我的主张得以实行,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箕子、接舆用漆涂身,遍体生癞,披头散发,变成狂人,但他们对于殷朝和楚国并没有什么益处。假使要我像箕子、接舆一样就能对贤明的君主有所裨益,这将是我最大的荣橇,我又有
14、什么可觉得耻辱的呢?”“我所担心的,只是怕我死以后,天下人看到我是因为尽忠而死,便从此不再敢向您开口讲话,大家都裹足不前,不再敢到秦国来了。大王对上畏惧太后的威严,对下为奸臣的媚态所迷惑,住在深宫之中,不能离开保傅的照料,终生昏昧不明,没有人帮助您洞察奸邪。这样下去,大则使国家灭亡,小则使自身孤危,这才是我所担心的。至于穷困受辱的事情、死亡的祸患,我是不敢有所畏忌的。我死了而秦国得到治理,这比我活在世上还要好。”秦王于是跪着说:“先生说的这是什么话!秦国处在偏远荒僻的地方,我又是愚昧无能,幸蒙先生光临此地,这是上天让我来烦扰先生,使我先王的宗庙得以继续留存。我能得到先生的教导,这也是上天眷顾先生,而且不抛弃孤危的我的表现。先生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以后,国家的事情,不论大小,上至太后,下至群臣,希望先生悉数对我进行指教,对我不要再有怀疑。”范雎向秦王拜了两拜,秦王向范雎回拜了两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