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28059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池》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池》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池》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池》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池》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池》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池》教学实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池?教学实录一、揭题,了解学生已有根底。1 .出示诗歌于黑板。学生自由读背。2 .师:这首古诗哪些小朋友会背了?谁来背背?(指名三人背诵。)3 .师:有些同学已经会背了,那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把它读好,读出诗的味道,还要把里面的字认一认。【现在的小学生阅读面是比较广的,许多学生的家庭教育也很好,特别是一些古诗之类的,很多学生都会背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完全没有必要一定要从零开始。按照学生的的已有根底进行教学,也是我们新课程倡导的。既然学生会背了,那就先让他们背一背,然后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要把它读好,读出味道。这样的设计是比较实在的。】二、初读,大致了解诗的大意。1 .指名朗读师:那么现在谁愿

2、意将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生:泉眼无/声/惜(细音)细(惜音)流读音和停顿都有问题。)师:你能把第一句再读一读吗?看清楚拼音。(该学生还是没有读准确。)师:你先坐下,我们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朗读,等一下再请你读一次,相信能读正确了。(指名另两位学生读后,再请他来读,果然读正确了。师生共同祝贺他。)2 .揭示作者师:刚刚的同学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生(齐):杨万里!板书:宋杨万里师:是的,?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在诗中写了一个怎样的小池呢?学生自由读后发言。生1:一个静静的小池。生2:美丽的小池。生3:这是一个长着荷叶的小池。师: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1:是春天。生2:不对,应该是夏天。因为夏天才有荷花的。生1:可是这儿没有荷花。生3:这里有荷叶,荷叶刚刚长出来,所以这是早夏。(前面学过?早春?。)师:有道理,只是我们不说早夏,是初夏。板书:初夏【虽然有些学生已经会背诵了,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的,有些学生连正确朗读还是有困难。我们的教学在关注学生已有的根底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通过耐心地引导,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自己的根底是也有很大的提高。这是很重要的。实施新课程之后,老师普遍反映,学生之间的差距拉大了。所以我们要给学有困难的学生更多的时机。】三、再读,读通读顺诗句。1 .听课文录音。这首描写初夏小池的诗写得很美,我

4、们怎样来读好它呢?先来听听课文录音。2 .自由朗读我们也来读一读吧!3 .指名叫一些学生来读或者背师:她哪些地方已经读得好了,缺乏的地方又在哪儿?谁愿意将它指出来?4 .小组互相朗读.还没有读的在小组里读,读给同学听听,互相纠正共同进步。同桌两人互相读。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同桌把每句诗读通顺。5 .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古诗的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本课的教学,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提高朗读的质量。】四、交流,简单了解诗意。师: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句读懂的?生1我读懂了泉水是没有

5、声音的,泉眼“无声惜细流。生2:我读懂了泉水是轻轻地流过的,是从“泉眼无声惜细流知道的。生3:我知道了荷叶刚刚长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停在上面了,是从后面两句读懂的。师:你能在插图中指一指那刚露出尖尖角的荷叶吗?指名该学生上来在图中指出,其余学生一起朗读:小荷才露尖尖角。生4:老师,那我有问题了,为什么蜻蜓是“立在荷叶上,而不是“停?生5:“立在荷叶上就是“停在荷叶上。像杂技表演那样倒过来了。师:哪里还读不懂?生:“泉眼是什么意思?大家似乎一下子解释不出。师:那我们来看看插图,你认为泉水是从哪边流出来的?生:是从右上方流过来的(指图)。师:泉眼也就是泉水流出的地方就在这边。生:“惜细流的“惜

6、我又不懂了。师:你们谁能用“惜组词吗?生:珍惜,爱惜。生2:哦,就是泉水爱惜流水。师:是啊,泉眼珍惜地让泉水轻轻流出。【古诗教学中,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是我们老师最难把握的,尤其是一年级小学生,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逐个讲解词句的意思,不但学生不能理解,而且他们也没有兴趣。本课的教学,老师让学生自己来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读懂。学生从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入手,说得明白,也听得懂。从教学的效果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是一年级的学生,可是他们对诗句还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比方“立,比方“惜,这些词语,如果我们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五、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1、教师范读,指导停顿。师:这么

7、美的诗,让老师也来读一读好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学生练读,激发想象。师:我们男生读一读,(问女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女生1:我看见荷叶长出了尖尖角,有一只蜻蜓在上面休息呢!女生2:我看见大树的影子映在水中,很美。接着反过来,女生读,问男生。男生1:我看见泉水轻轻地流着,蜻蜓飞过来,立在荷叶上,荷叶刚刚露出尖尖角。男生2:我看见诗人杨万里了,他站在一个凉亭里,把这首诗写了下来。男生3:还有很多的小朋友,要来这边玩耍呢!【学习古诗,除了要让学生读懂读好之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这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新课程提出,要重

8、视学生自己的体验,这是很正确的。读这首诗,小朋友看到的是什么呢?他们想到的是什么呢?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体验,我们老师是无法替代的。让他们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六、画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师:你能把这样的情景画一画吗?师:你觉得在你的画中应该画些什么呢?生1:荷叶,泉水,大树,蜻蜓。生2:还有太阳!师:为什么要画太阳?生2:因为这是个晴天。树阴照水爱“晴柔。师:好!谁愿意来黑板前跟老师一起画一画?最后大家一起画一画,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和老师一起画,师生一起画,其余画在纸上。将诗与画,情与景融为一体。【语文课的学科融合,是为语文教学效劳的。让学生画画的目的不是画,而是通过画,

9、更好地理解古诗所描绘的意境。现在很多语文课,设计了很多的把戏,如果目的不明确,就容易本末倒置了。学生说要画上太阳,教师的追问很重要,通过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总评】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开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根底,古诗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和巨大潜能。因此,古诗的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体验。本课教学,教师从学生已有的根底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背诵、画画,了解诗

10、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注重个体差异,注重情感体验,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开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古诗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对语文教学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提问】1、低年级的教学往往比较侧重生字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的教学没有以此为重点,而是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为重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确实非常重要。但是我一直反对脱离语言环境的字词教学,即使一年级也一样。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有6个。我们在教学中发现

11、,大局部的学生都已经会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了,所以并不存在认的问题。至于这些字词的意思,学生是不是能够理解呢?显然,有些是有困难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意思告诉学生,那样学生还是不理解的。比方“惜,学生自己提出来了,教师就引导学生通过组词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它的意思。我认为,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不管的高段还是低段,都要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学习课文写法为主。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对的。2、古诗教学好似都比较重视对诗句意思的解释,为什么这堂课没有让学生翻译诗句的意思呢?是有这样的现象。可是我不赞成这样的教法。古诗主要表现的是一种意境和情感语言美。如果把那么美的意境和情感,用我们现在

12、白话翻译出来了,我觉得是对古诗的亵渎。就像把古诗翻译成英文一样,外国人如果不懂汉语,是很体会我们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的。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如果简单地把古诗的意思翻译给他们听,他们是不会懂的。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不要教学字词的意思了,有些重点的字词还是应该让他们明白的。有时候,我们成认学生也很难体验到古诗里所蕴涵的那种美,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我有一个观点,学生现在不能体会的,我们老师讲了他们也还是不能体会。3、本课的教学,教师充分利用了插图,画画等手段,引导学生去理解,去体会,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呢?我们都知道,很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通过插图、画画让学生理解,体会比我们老师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我很赞赏老师和学生一起作画。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的兴趣很浓,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本课有个很生动的例子。学生说要画上太阳。老师就追问为什么呢?那个学生就从诗句中找到了理由。这说明虽然我们没有翻译诗句的意思,但是学生对诗句还是有自己的理解的。我认为,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古诗所带给我们的美感,我们不但可以利用插图,画画,还可以根据诗句的特点,利用音乐、多媒体等许多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