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weixin_****v597_D... 文档编号:53110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3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南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阶段。为强化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更高起点、更大力度、更为系统地建设东部重要金融中心,根据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市金融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业对全市

2、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为“十四五”金融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金融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6%和15%,存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3.8万亿元。2020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890.3亿元,较“十二五”末翻一番,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达到6%和9555元/人,保险密度居于全国前列。证券交易活跃,地区证券交易额持续位居全省首位,占全省总量的30%以上。金融业作为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始终保持在11%以上,2020年疫情冲击下金融业对经济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占GDP比重达12.4%。金融各

3、项主要指标绝对值均居全省第一,省会城市金融首位度不断巩固。南京金融城建成并投入使用载体面积达112万平方米,金融产业承载力进一步增强。2金融市场主体量质提升。持牌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各类持牌金融机构81家,各类持牌金融机构总量超过280家,培育和引进了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法人金融企业。地方金融组织规范发展,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地方金融组织总量达到258家。私募投资基金快速集聚,金鱼嘴和扬子江两大基金街区集聚效应凸显。截至2020年底,全市经中基协登记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达349家。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明显

4、。“十三五”期间,全市金融机构年新增贷款持续位居全省第一,五年间新增本外币贷款投放近2万亿元。构建了涵盖股权投资、债权融资、担保增信、应急转贷、挂牌上市等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并开通了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南京子平台、南京金服等线上融资服务平台,与沪深交易所合作共建了“南京科技金融路演中心”“科创板企业上市培育中心(南京)”。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培育和引导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增加至近3000亿元,11家授牌科技银行贷款余额保持了30亿元以上的年均增量。启动并实施企业上市“宁航行动”计划,全市新增上市公司49家,上市公司总量达到126家,资本市场南京板块实力

5、进一步增强。4金融开放创新迈出重要步伐。打造自贸金融开放新高地,出台了自贸区南京片区金融创新发展的十条措施,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场景应用、货物贸易外汇电子单证业务等领域实现了全省自贸试验区首批创新实践。加快发展金融科技,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建“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南京)应用示范基地”,建设了全国首创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扬子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平台。由南京数字金融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江苏股交中心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开展区块链建设试点资格,并率先联通证监会监管区块链业务。5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取得积极成效。建立健全“17”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组织体系,统筹推进防范化解重

6、大金融风险。非法集资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陈案处置不断加快,全面完成P2P机构线上清退,地方交易场所存量风险不断压降,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化解有序推进,全市金融风险呈现高位缓释、总体收敛态势。实现市、区两级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全覆盖,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基础性制度,有效履行了“74”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职责。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得省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通报表扬。表1 “十三五”金融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分类指标“十二五”期末“十三五”期末金融总量金融业增加值(亿元)1122.21838.2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1.512.4组织体系银行(不含村镇银行、代表处)(家)4346证

7、券公司(家)3260期货公司(家)2249保险公司(家)90109地方金融组织总数量(家)258市场规模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26471.740056.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亿元)18951.738189.9证券交易额(万亿元)30.3保费收入(亿元)368.04890.3保险密度(元/人)45009555保险深度(%)3.796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家)77126(二)机遇挑战“十四五”时期,南京金融业发展面临着更加深刻复杂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8、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南京金融业面临诸多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1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带来新机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而深远,中国经济展现的强大韧性和金融市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持续释放强大国际吸引力,长三角城市群包括南京将成为全球资本的重要流入地。2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打开新局面。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南京更好地承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有利于通过区域金融政策协同、改革协同和创新协同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实施和江苏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支持南京成为上海国际金融

9、中心辐射苏皖赣等区域的“中继放大器”,将增强南京金融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效应。3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新支撑。“十四五”期间,南京将迈入超大城市,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及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既对金融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也为金融业发展带来更大承载空间。4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催生新动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业革命使得金融业的机构形式、业务形态、服务方式、渠道关系、盈利模式等产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期间南京将建设数字经济名城,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数字经济叠加科技和产业革命驱

10、动,将为南京发展数字金融提供有力基础支撑。5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新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安排,加快构建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稳妥有序梯次推进金融风险化解,迫切需要增强法治思维,提升治理能力。同时,南京金融业与国内北上深等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短板:一是南京在全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还不够突出,重大金融开放创新力度相对不足,金融资源区域配置能力还不够强,金融业整体发展能级、影响力和辐射力有待提升。二是金融市场体系有待健全。与境内外重要金融中心相比,总部型和功能性金融组织偏少,金融发展特色

11、不明显,金融市场的整体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三是金融供给结构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求还不够匹配,直接融资占比依然偏低,服务实体经济难点堵点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破解。四是金融风险具有跨市场、跨区域、跨领域等特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任务依然艰巨。综上分析,“十四五”时期南京市金融业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具体表现为开放型金融资源的集聚期、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凝练期、产融结合体系的深化期、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加速期,同时也是现代地方金融治理体系的完善期。需要紧紧把握战略机遇期和窗口期,补短板、强弱项、提功能,全面提升南京金融的集聚辐射能力、对外开放水平、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总体思路与

12、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地推进东部重要金融中心建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增强金融发展动能,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构建最优金融发展生态,为南京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和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在奋力建设“强富美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南京征程中发挥金融更大的作用。(二)

13、基本原则金融发展与服务实体相融合。努力构建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金融对创新和产业链的支持,更加注重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构建产融良性互动、共生发展新格局。机构体系与功能建设相促进。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金融生态圈,以提升金融机构体系集聚层级增强城市金融功能,以金融功能建设引领金融机构集聚,力争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增强金融中心城市的功能和能级。开放发展与协同发展相统筹。积极争取监管部门支持,以制度创新提升金融开放能力,以自贸区南京片区为重要载体,拓宽金融开放领域,提升金融开放层次。高端链接与

14、对外辐射相结合,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承接、协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构建南京都市圈区域金融发展联动机制,加快区域金融资源合理流动。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相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处理好创新与安全的边界,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提升金融治理水平,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增强金融风险防控处置能力。(三)发展目标丰富金融中心内涵,塑造城市金融功能,提升城市金融能级,全力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标杆区、产业金融发展示范区、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区、国际金融中心协同承载区。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南京都市圈金融要素配置的重要枢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带动区域

15、金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基本建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专业特色和国际化特征的东部重要金融中心。到2035年,金融综合能级、核心竞争力、显示度大幅提升,把南京建设成为国际化、创新型、功能优、辐射强的金融中心城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标杆区。突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制度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安排,丰富科创金融服务供给,优化科创金融资源配置,构建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和专业性特征的科创金融生态体系。产业金融发展示范区。构建以供应链为基础,以贸易链和创新链为支撑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围绕南京八大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增强金融对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实现产业与金融的相互融合,互动发展,价值共创。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区。大力培植和发展金融科技产业,提升金融科技基础研究创新和底层、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水平,强化下一代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面向未来的南京数字金融产业新优势。在风险可控、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推动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金融科技应用场景试点区。国际金融中心协同承载区。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强战略协同,放大市场功能,形成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之间有层级、有特色、有互补的金融发展格局。强化与香港、北京、深圳等金融中心的链接,积极打造境内外金融中心城市重要的联动发展城市。(四)规划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究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