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要着力建立企业体系赔偿信用惩戒措施和激励声誉机制是净化市场的有效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监管要着力建立企业体系赔偿信用惩戒措施和激励声誉机制是净化市场的有效途径.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市场监管要着力建立企业体系赔偿信用惩戒措施和激励声誉机制是净化市场的有效途径有两个案例:一位著名职业打假人组织多名消费者,先后在全国各地购买了60余辆“国二”假冒“国四”的轻卡汽车。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3倍赔偿惩罚性赔偿权利,结合产品质量法和刑法,通过向主管部门举报、开展法律诉讼等,成功净化了违法排污的轻卡汽车市场,解决了执法部门多年未能解决的“国二”发动机冒充“国四”发动机汽车的违法违规问题,并创造了有职业打假人以来最高额度的惩罚性赔偿纪录,成为我国惩罚性赔偿的一个典型案例;多名消费者联合购买了一批违法违规生产的超标三轮摩托车,通过同样的方式,并结合舆论监督,更快地促进了三轮摩托车市场
2、的净化,同样解决了执法部门长期未能解决的该类摩托车“违反机动车生产一致性”的违法违规问题。这两个案例中,消费者获得了高额赔偿,违法企业被主管部门处罚,并特别得到了新闻媒体的持续关注。迫于市场声誉的压力,生产企业将违法违规产品退出市场。同样,自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支持食品药品领域知假买假行为”出台以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运用该法“10倍赔偿”的惩罚性条款获得高额赔偿,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惩罚性赔偿案例高潮,引起了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对净化食品市场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在这些案例中,惩罚性赔偿机制与声誉机制的结合发挥了有效的作用。究其原因有3:一是是我国法律环境的持续改善。十八大以
3、来,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依法治国的力度,以高压态势反腐,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部分监管和执法部门依法监管、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提升,法治环境不断改善。二是是法律修订逐步向消费者倾斜。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倍赔偿”、食品安全法“10倍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支持知假买假”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修订,进一步向消费者倾斜,惩罚性赔偿额度进一步提高,激发了消费者通过惩罚性赔偿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热情,使消费者成为参与质量问题综合治理的一支自觉力量。同时,惩罚性赔偿制度也提高了违法违规企业的成本,对违法违规企业构成
4、了有效威慑。三是声誉机制的效力进一步释放。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落实,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38个部门联合签署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建立的联合失信惩戒制度以及中宣部等4部门印发的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等要求,抵制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的要求,使新闻媒体的信息发布进一步规范,公信力进一步提高。这些措施的出台,为市场声誉机制的有效发挥提供了制度保障,声誉机制的效力进一步释放。四是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对声誉惩罚产生作用O市场声誉惩罚表现为未来交易机会或资格的减损。由于第三方与企业间无交易关系,市场声誉惩罚
5、本应当对涉及第三方和社会公共利益领域的守法合规行为进行规范,但却没有规范,因此存在失灵问题。一方面,在理论上,声誉惩罚应当规范涉及第三方和社会公共利益领域(如市场监管领域)的守法合规行为。理论上经理人遵守环境领域规则的主要考虑是公司形象。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违规的证据会对消费者关于公司产品服务质量的印象造成负面影响。即使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违规不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顾客,生产经营者应当承担坏名声并且失去他们的销售份额。遵守市场经生产经营秩序的公司,从市场监管部门获得新的许可要比不合规的公司快得多。在实证上,声誉惩罚没有对涉及第三方和社会公共利益领域的守法合规行为进行规范,市场声誉惩罚失灵。比如税务管理者发现对逃税公司施加的法律惩罚在3O天内就完全反转并最终失去效果,提出的可能解释为税收违法成本过低和公司股东希望公司冒逃税风险。在一些领域市场声誉惩罚失灵中,违法违规总惩罚几乎完全由法律惩罚构成。法违规的治理主要包括刑事罚金、行政罚款和民事赔偿等法律惩罚方式。而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违法行为被曝光新闻,发现事件后公司价值显著下跌,验证了曝光导致的市场惩罚性反应的影响因素是政府环保监管和银行债务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