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认识与实践思考精选共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认识与实践思考精选共八篇.docx(5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认识与实践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立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实现更高质量、更为公平的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面对世界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一场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教育变革,这场变革力度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加强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推动不同层级、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教育领域的改革消除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推动教育治理理念、方式方法的系统创新,是解决这一时代命题的重要路径。在这一过程中,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全面深
2、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明确提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关键是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统一领导中小学校的各项工作”“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这是中小学校领导和管理体制的一次重要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的领导体制,大致经历了七种形态,先后为“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责任制”党支部负责制”“上级党委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革命委员会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
3、长分工负责制和“校长负责制。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说,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小学校的第八种领导体制。这次改革早有序曲,2016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中的地位”;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改革,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
4、因此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小学教育领导体制改革,并非“为改而改,其属于中小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一部分,必须要从中小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定位、布局,系统解决当前中小学领导与管理的困境和难题。一、中小学治理改革进程中的挑战与回应治理的英文表述为“governance”,其动词govern”的拉丁语原型是丁Ubernare”,意思是“掌舵(控制)、指导、统治原gubernare源于希腊语kubernan,意思是“掌舵(控制)n,governance在govern后面加上常见后缀,词性发生变化含义仍是在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随着全球广泛关注公共治理的概念,有关治理的研究层出不
5、穷,语义丰富到混乱,形成了宏大的跨学科理论体系。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关于如何解决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发端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重视规则和指导方针制定,遵循“控制的”逻辑,提倡官僚制,聚焦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循环、垂直体系,通过等级制分配资源,但因为官僚体制日益庞大,公共部门效能低下饱受诟病。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模式,重视从市场和私人部门吸取经验,提高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回应性,遵循“计算的”逻辑,政府通常在委托一代理的情境下进行管制,依托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及契约关系分配资源,强调重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但对效率的过分追求也常常导致政府偏离公共利益,偏离公平性,
6、出现了重效率、轻公平等问题,同时,面对多元、复杂的社会需求,以及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现实,以竞争机制为主要手段的新公共管理开始失灵。进入20世纪90年代,公共治理模式兴起,关注价值、意义和关系的协商,遵循“对话的”逻辑,强调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机制复合化、手段多样化,依托网络信任机制分配资源,通过多元主体共同协商、参与和合作的治理过程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然而此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价值多元分散,且相互竞争。三种模式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交织在一起,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其开端、发育、成熟及耦合与所在国家及社会的历史传统、政体、文化等密切相关,相应的实践基础具
7、有典型的东西方差异。每种模式都是在解决前一种模式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存在失灵的风险,单独一种模式实际上都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为治理方式、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育治理属于治理的重要领域,中小学校治理改革与整体的公共事务解决进程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治理的情境中,强调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以及多个治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各种公共的、私人的机构主要通过合作、协商的途径,共同致力于公共事务解决。当下中小学治理改革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是来自价值领域的“多”与“一”,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特点,多元主体背后呈现的是有可能处于
8、竞争态势的多元价值,治理过程中如果没有超越参与各方利益的价值诉求达成共识,如果不存在强有力的价值认同作为前提,就会偏离目标,但如果处于前提位置的规范过于强势,又会违背治理的精神而破坏灵活性二是机制间协同水平不高,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复合机制运行,主体越多、关系越复杂、协调就越困难,制度化、组织化的利益沟通渠道的建立都是协调机制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决策无果、协商低效、推卸责任等问题,领导体制的重构不是“争权”、决定“孰高孰低”,而是形成党组织干部、校行政领导、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其他相关人员多元对话、协商共治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三是主体活力激发不充分,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9、必然与中小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相伴相生,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内部管理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效率较高的体制机制,链条清晰,责任明确,线性特征比较鲜明,组织结构边界清晰,但问题也比较突出,即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不强,灵活性和弹性不够,活力和发展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致力于回应中小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教育方针就是教育领域重要的价值共识,要推动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度,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建立多元共治中的协调机制和责任分担机制,形成更加稳定、有效、可持续的信任关系,提高党对学校发展、人才培养等工作的领导效能,以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0、。二、从分立到统合: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几个关键问题从校长负责制到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并非简单的领导体制变革,而是领导体制变革撬动的中小学内部治理体系的系统变革升级,需要从价值、关系和制度三个层面建构分析框架、阐释并落实。(一)价值共识:党的教育方针是中小学治理的价值前提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于根本性地位,具有重要作用。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党的教
11、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对于中小学治理改革来说,党的教育方针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区、家长、校外教育机构等多个治理主体和利益相关者重要的前提性观念,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澄清基本认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质内涵的全面凝练;在将党的教育方针有效融入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家校合作等方面做好战略设计;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而开展创造性探索;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展开大讨论,尽力摒弃基础教育“功利主义”与“工具主义”的认识和消极影响,使中小学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以及人才成长规律方针字数不多,但内涵丰富,是中小
12、学治理改革的价值起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存在将党的教育方针“浅表化、口号化、形式化的现象,一些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于方针的表述熟悉但不清楚其内涵,无法把握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深刻含义,一些教育工作者甚至无法完整讲清楚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出现“两张皮”的状况,无法用之指导改革实践。(二)关系重构:以教育性发挥为主旨的党政融合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而学校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制度化教育的产物。教育性是学校组织天然拥有的功能吗?并非如此,学校是开展制度化教育的场所和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天然具有教育性,只有当学校教育的价值、制度、资源等各个部分,教师、管理者、职工等所有主体都服务于学生
13、的全面发展,教育性才得以发挥。治理概念来源于西方,其产生指向的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力图通过多元主体、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复合机制的构建,实现善治。伴随着治理理论的逐步成熟,开展了一系列有效实践,同时面临价值分散化等挑战;我国的教育改革语境既面临着与西方相似的时代变化、技术挑战,同时也有基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实践基础形塑的特殊场域,对于西方已有治理理论的借鉴与反思,不能脱离这个场域,必须对“中国的”治理展开专题研判和思考。这是中小学治理改革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总体来看,在当前中国的语境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定不是简单追求“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应着力寻求不同治理机制
14、与规制的兼容性,实现权力的平衡,以此回应教育“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本质特征,服务于学校核心使命的达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不是让党组织凌驾于校长之上,也不是简单的由一个人担任校长书记、通过“党政一肩挑的方式合并党政职能,而是激发党组织集体领导和校长行政负责的双重优势,形成在党组织的集体领导下充分发挥校长行政管理积极性和权力作用的一种领导体制。(三)机制协同:决策一执行一监督的多重制度支持系统通过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在中小学内部治理上,必然是要跟学校现有管理机制和实践基础发生关联,不是简单地推倒重来,必须要遵循系统的制度变革观念,
15、使中小学治理改革成为教育治理改革和整个社会治理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围绕领导体制的改革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对相关改革的逻辑性和一致性进行甄别,形成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提升制度合力。这包含了党组织委员会领导作用的发挥,书记、校长、基层党组织、教代会等的职责与关系的确定,校长负责之责任内涵的描述。当前,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小学治理中,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重大事项的决策监督、三全育人机制的建立、教师队伍的素养提升与活力激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效果的实现、家校社共育格局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短板,在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过程中,学校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之间、
16、基层党组织与学校业务部门之间关系的处理也是需要突破的瓶颈,原有的中小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存在于公办、民办中小学的党政联席会、校务委员会、学校董事会、校长办公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内部治理机构之间必须做好制度上的分工与协同,探索建立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形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得以高效实现的多重机制支持体系。三、从理念到实践:中小学内部治理改革的方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当前教育治理的一项重要改革。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提出,要在深入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领导职责。同时还对党组织领导、校长职权、议事决策制度、协调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一校一案”,积极稳妥推进实施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面对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