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专题党课:承非遗文化之志 悟干部成才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月专题党课:承非遗文化之志 悟干部成才之道.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承“非遗”文化之志悟干部成才之道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观看欣赏了苏绣制作、年画印刷、评弹表演等“非遗”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好文化根脉,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承“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苏绣之志,锤炼好“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苏绣,中国四大名绣之首,以“精、细、雅、洁”的风格特点闻名于世,李白曾在诗中盛赞:“若无云间月,谁可比光辉”,在独绣风华的背后,积淀的是中华民族两千余年
2、的文化底蕴,体现的是无数匠人至臻至诚的工艺追求,著名苏绣作品姑苏繁华图用掉了近千种颜色、耗费超过5万公里蚕丝线才得以完成,没有强大的韧性作为支撑也不会有传世的艺术瑰宝诞生。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面对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要时刻告诫自己:“正是修行时”,急躁畏难的情绪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怨天尤人的话语更不会帮助我们解决难题,只有牢牢秉持住“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的毅力与韧性,才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稳中求进,我们要始终以工作实绩为针,以人民是否满意为线,最终,才能在日复一日的“穿针引线”中,织绣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画卷。承“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的年画之志,锻炼好“度步江山即寥廓”的耐
3、心。苏州桃花坞年画寓意丰富,工艺精美,主要分为画稿、刻板、印刷三个制作步骤,每步之间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尤其是刻板环节,对于精度与细节要求极高,一刀误便是满盘毁,即使是熟练的刀工都最少要刻三个月的时间,新手更是最少要练习三年才能独立刻板。正所谓:“工贵其久,业贵其专”,耐心与毅力对年画制作者而言是成才路上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需要修炼好的心学之道。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浅尝辄止、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这样下去往往适得其反,最终造成了“行半里路半九十”的遗憾。其实,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只有以“钉钉子”的精神将工作做实做细,始终朝着既定目标与方向矢志前行,才能
4、真正换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成功。作为人民公仆,我们要始终以耐心毅力为刻刀,以群众“急难愁盼”之事为木板,镂象于木,印之芳华,最终,才能镌刻出一幅映满人民笑脸的幸福年画。承“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的弹评之志,磨炼好“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苏州评弹表演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讲究“说噱弹唱”四门基本功,弹评人在学艺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多门本领,既要能说还要会唱,既要能弹还要会演。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十年如一日刻苦学艺的定力弹评人便无法成为台上的主角,没有练就全面过硬的本领党员干部也无法成为可堪重任的人才。党员干部要增强本领就必须强化学习定力,面对一些不必要的“吃喝玩乐”要学会拒绝,试着从手机屏幕中走出来,向理论书籍里走进去,只有培养好“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的学习习惯,涵养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学习爱好,才能做到在常学常思中博观而约取,在常省常悟中厚积而薄发。人民群众就是台下的听客,台上的人有没有真本事,表演的是不是好节目,观众一眼便知,我们只有唱好繁荣富强发展曲,奏好惠民利民最强音,才能真正换来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