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规划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我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制定本规划。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
2、队伍壮大5项重点任务,大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为建设我国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二)基本原则坚持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最广泛地把产业工人团结凝聚在周围,引导产业工人听话、感恩、跟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挥产业工人首创、原创精神,提升产业工人素质,维护产业工人权益,提高产业工人地位,
3、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从制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入手,直面困难挑战,勇于改革创新,坚决破除束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清障搭台,强化保障,切实提高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一坚持需求引领。聚焦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产业工人提出的新要求,定向引人、定向育人、定向用人,推动、支持和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建功立业。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着眼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定性定量结合,多要素、多层次、多角度统筹推进产业工
4、人队伍建设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主要目标通过深化改革,培育一支符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覆盖广泛、梯次合理、素质专精、规模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思想引领进一步深入,建功立业举措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素质进一步提升,合法权益保障进一步落实,产业工人地位进一步提高,产业工人队伍进一步壮大。到2025年,新培育100名工匠、300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50名首席技师、400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职在校学生人数增加28.4万人以上,技工院校新增招生25万人以上;全省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行动,累计培训500万人次以上,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00万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
5、55万人以上。二、主要举措(-)不断加强产业工人思想引领1 .加强和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工作。以建引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建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建带工建创新加强新兴领域建工作,及时有效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工作,提升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水平,增强基层组织功能和组织力。加大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员力度,通过计划单列、重点倾斜等方式,优先发展生产一线产业工人、技术能手特别是优秀青年产业工人入,每年发展员数量原则上不低于上一年度。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建设,根据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用工方式等新变化,动态调整组织设置,把组织建到车间班组、经营网点、工程项目、服务窗口等基层
6、单位。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建工作,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区域统建、行业联建等方式,实现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有效覆盖。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产业工人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攻坚克难、干事创业。2 .加强和创新产业工人思想教育。以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习运用百年的宝贵经验,在产业工人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打造五一系列活动品牌,开展职工系列文体活动,深化劳动美、劳动者风采主题教育活动,推动特色思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工地。发挥百姓宣讲团作用,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企业文化
7、中心和群文化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阵地,运用产业工人听得懂、听得进、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话、跟走。加强网上思想引领,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职工好网民系列活动,提高运用互联网组织、宣传、引导、服务产业工人的本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面向产业工人的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提高产业工人法律素养和诚信意识。3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宣传舆论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宣传,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完善劳模政策,落实劳模待遇,规范做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
8、评选表彰工作,成立劳动模范协会,为广大劳模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模、关爰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社会氛围。厚植工匠文化,发布工匠年度人物,推动设立工匠日,提升工匠品牌社会影响力。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车间、进社区活动,推动建立工人运动史陈列馆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扎实推进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孵化和扶持一批深刻反映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良好风貌的影视剧、歌曲、文学等优秀文艺作品,讴歌在我省经济社会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产业工人。4 .深化新时代工会改革创新。认真落实关于群团改革工作的部署要求,把增强性、先进性、群众性贯穿工会深化改革创
9、新全过程,推进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节约型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作为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作用。提高工会对包括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各行各业、各种用工形式劳动者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更加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周围,不断巩固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健全工会工作制度机制,坚持把改革向基层延伸,推进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充实县级以下工会工作力量。(二)深入开展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活动1 .大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完善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组织、各方协同、职工参与的劳动竞赛格局,
10、健全完善企业竞赛、县级竞赛、州(市)和省级产业系统公司竞赛依序向省级示范性竞赛升级,省级示范性竞赛申报全国引领性竞赛的体系。持续推动竞赛技术标准与国家竞赛标准、世界竞赛标准相衔接,提高全省职业技能竞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形式和内容,建立健全竞赛同劳模评选、职称评定、技术等级认定、工资收入等相融合的体制机制提升竞赛活动质效水平。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重大活动为主要阵地,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重点,广泛深入推进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搭建产业工人展示平台,组织选手参与世界技能大赛、
11、全国技能大赛,组织开展以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企业和产业工人为主要对象,以技能大赛、岗位练兵、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2 .广泛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以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等企业和产业工人为主要对象,开展以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聚焦绿色铝硅、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数字、绿色食品等领域,鼓励支持产业工人参与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在省、州(市)、县(市、区)三级开展创新工作室、创新项目等典型培育活动,大力开展产业工人创新项目孵化,在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和技术突破。通过举办职工创新成果展,开展
12、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交流活动,为职工搭建展示平台。加大职工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鼓励产业工人在重点工程、重大科研项目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中,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活动,释放创造潜能,为创新型建设贡献力量。推进行业企业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联合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创新创业平台。(三)全面推进产业工人素质提升L健全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制度,贯
13、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职教园区引领工程、中职强基工程、工匠培养工程、高职双高计划,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职业教育强省。改革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办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强化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实施产教融合工程,强化校企合作,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全面深化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强职教集团(联盟)、校企合作共同体、产教融合基地等项目培育和建设,指导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I。高标准打造公共实训基地和产业集群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实训指导师队伍,全面提升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水
14、平和就业创新能力。推动曲靖市麒麟职业教育集团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使之成为全国知名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业工人实训基地。总结推广产教融合企业试点经验,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校企合作协调推进机制。鼓励各类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专业、开发课程,鼓励开展冠名培养、订单式培养。进一步健全完善技能等级认定监管制度,提高技能等级认定的社会公信力。深化工程领域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有效激励专业技术人才。2 .健全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培训体系。建立覆盖广泛、形式多样、运作规范,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
15、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依托企业、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建立现代化产业工人培养培训基地(中心),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I。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制定产业工人培养计划、培训考核制度,重视企业内部工人技术技能培训。鼓励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自主开展培训,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和转岗转业能力。鼓励社会力量、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积极承担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失业人员、中小微企业员工、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开展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名师带高徒,探索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推广双师带徒培训模式,开展名师高徒选树活动。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畅通一线产业工人继续学习深造路径,增加有工作经验的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学生中的比重。3 .强化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在培养技能人才上的优势作用,鼓励企业建设培训中心、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鼓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8%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一线职工技能提升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等。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