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控制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措施1消灭传染源:传染源是引发疫病的源头,即疫源,没有传染源,疫病就成无水之源。消灭传染源的措施有:坚持自繁自养。防止引种带入病原体,特别是不要从疫区购入动物(包括种用动物)饲养。到非疫区弓I种,也要严格按照外引种畜禽检疫管理有关规定报批和检疫的同时,要了解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引入后要隔离观察15-30天以上,确认无病方可入群。不随意购买未经检疫的肉食品食用,更不要食用病死的畜禽产品。对病死的动物不得随意屠宰和解剖,更不得随地乱丢乱扔,应焚烧或深埋,需进行解剖时,应在解剖室内或不造成污染、易消毒和废弃物易作无害化处理的地方解剖,杜绝病原体污染环境和扩散。发现动物发病时,要迅速
2、隔离发病动物。尽快查清发病原因、来源及病原体,及时清除发病原因,根据病原体的性质进行隔离治疗或扑杀动物。对病死或扑杀的动物要进行焚烧或深埋销毁等无害化处理,避免更多动物被传染,迅速控制疫病流行。2.切断传播途径:被病原体污染的媒介和环境包括人、畜、鼠类、蚊虫、用具、车辆、道路、水、饲料、草场牧地、空气、尘埃、土壤等都可成为传播途径,传播各种病原体使易感动物感染而发生疫病。切断这些途径可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要求做到:改善养殖环境:养殖环境及畜舍卫生、温度和空气流通的好坏,不但影响畜禽正常发育生长,而且直接成为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因为畜禽粪尿是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最好的载体。粪便污水
3、乱堆乱排,病、死畜禽随意处置,人员、车辆随意流动等往往使畜禽的传染病不断扩散传播。重视养殖环境卫生治理,加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消除病原体的入侵机会。定期消毒:定期对饲养环境、畜舍的清扫和消毒,可有效消灭环境和畜舍内外的病原体。畜粪、垫料和垃圾应放在指定地点进行堆捂发酵(或沼气)处理杀灭病原体后才能还田。养殖场内的车俩、用具用后应消毒,不外借,以免将病原体带进养殖场,预防治疗用兽医器械必须1头1具,不能交叉使用,用后立即消毒,防交叉感染。养殖场门口应设更衣消毒间和消毒池,人员进出要更衣换鞋,人员及车辆进出要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一般谢绝参观,场内工作人员特别是饲养员应尽可能少与外界接触,同场的
4、饲养人员禁止串舍,服装、饲养用具要经常保持清洁,定期消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饲养员、兽医人员在工作中不注意卫生消毒制度,往往成为主要传播媒介。3提高易感动物的抵抗力:提高易感动物的抵抗力是抵制疫病发生的内因,是控制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提高易感动物抵抗力的措施有: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保证饲草饲料充足和日粮营养的均衡全价供应是提高机体抗病力的基础;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惯,创造良好舒适的饲养环境是提高机体抗病力的条件。如保持圈舍清洁卫生、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湿度,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养殖密度应适宜。搞好免疫预防接种。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其对某种传染病从易感转化为不易感的一种手段,
5、应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并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预防接种,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抵抗力,也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药物预防与保健。定期驱虫,日粮中额外添加一些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物质,如多糖、有机锌硒、中草药、霉菌吸附剂等,使动物保持良好的体质和强有力的免疫机能,提高对病原的抵抗力。从流行病学角度讲,所谓疫病的预防,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动物群体之外,包括:采取隔离、检疫等措施不让传染源进入一个尚未受感染的动物群体。采取群体免疫、预防性药物治疗以及环境保护(消毒)等措施,保障一定的动物群体不受已存在于该地区的疫病的感染。所谓疫病的防治,就是
6、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降低已出现于动物群体中疫病的发病率。所谓疫病的消灭,则意味着一定种类病原体被消灭。总之,平时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尤为重要,其基本措施归纳起来包括:重视养殖环境卫生治理,消除病原体的入侵机会。制定严格的消毒和卫生防疫制度,搞好厩舍、人员、用具、车辆、粪便污水、道路等养殖环境定期消毒,有效清除养殖环境中的病原体;加强人员、车辆、用具的卫生管理,避免随意进出和乱串混用。加强养殖环境生态治理,提高粪便污水和各种废物的无害化处理能力;抓好养殖场所的杀虫、灭鼠工作,防止疫病传播。实行科学饲养,改善营养结构。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虫;提高动物机体抗病能力。强化检疫和隔离观察。慎重引种,对引入的动物应事先进检疫监测并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确认健康无疫后方可转入正常饲养,避免由于引种不当造成的外来疫病感染。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动物,消除传染源。制定可行的免疫程序,强化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动物群体的特异性抵抗力;定期驱虫,提高生产性能。通过全方位推行养殖生物安全措施,建立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侵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