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深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区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东新区深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区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浦东新区深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区建设“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上海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是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进一步深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区建设的关键五年。依据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和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浦东新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区建设,充分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
2、制度优势,贸易规模进一步提升,贸易功能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以贸易集聚、资源配置和贸易创新为特征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区。(-)贸易规模进一步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1 .货物贸易稳定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4%,到2020年达到20938亿人民币,占全市货物贸易的60.1%。贸易结构更加优化。2020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比从2015年的41.9%上升至45.7%,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比从19.1%下降至15.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增至46.4%。贸易国别结构更加多元化,2020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到4708亿元,占全区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为22.5%O2
3、 .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区服务贸易年均增长8.6%, 2020年服务贸易总额达到766亿美元,占全市50.1%。重点服务贸易领域优势明显。运输、旅游、专业管理及咨询进出口总规模占当期浦东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规模的75%左右,成为服务贸易进出口的三大引擎。(二)贸易主体进一步集聚,贸易能级不断提升1 .贸易主体进一步集聚。十三五期间,重点贸易企业不断增加。2020年浦东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近1.5万家,其中年进出口规模10亿美元以上企业302个,占当年全区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60.4%提升至68.8%o批发和零售企业2万多家,销售额突破百亿的企业数从2015年44家上升到20
4、18年71家。2 .百强企业贡献度不断提高。2020年进出口百强企业进出口总额1.44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 41%,占当年新区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至68.8%,服务贸易进出口百强企业占比更高,达到70%以上。商品销售额百强企业销售总额从2015年1.64亿元增长到2020年2.1万亿元,占到2020年48% o3 .总部功能不断拓展。十三五期间,集聚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资源配置能力,承担中国区、亚太区或者更大区域范围内管理、投资以及商品采购、分拨、销售、结算等运营职能的总部,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13家,国内大企业总部和区域性总部82家、贸易型总部70家。(三)消费市场规模扩大,消费品质
5、不断提升1 .消费贡献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平均增长8%和11%,到2020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38万亿元、占全市31.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83亿元、占全市20%;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商业增加值占GDP 的 12%o2 .品牌时尚持续引领。世界百强零售商已有30家入驻浦东,国际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船厂1862、民生艺术码头、艺仓美术馆等一批首发活动地标性载体形成,一批国际品牌首秀首发活动在浦东集聚,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三年来共引进首店300多家。3 .业态模式持续创新。“十三五期间,网络零售增长迅速,电子商务年均增长10.42%,到2020年
6、电子商务交易额4030.6亿元。到2020年跨境电商年交易额达60.4亿元,占全市66.4%,涌现了一批标杆零售创新企业。监管制度不断创新,率先颁发了全国首张专业网络订餐许可证,实现了餐饮、食品流通证“两证合一。在全市率先发布夜间经济示范点运营规范,夜间消费总额全市第一。(四)交易平台不断壮大,国内外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L交易规模稳步增长。截至“十三五期末,浦东共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17家,涵盖能源化工、钢铁矿石、有色金属和农产品等行业,其中千亿级交易平台2家,有色金属类、石油化工类、天然气类、钢铁类等交易规模在全市位于前列。2020年交易平台总交易额约7808亿元,年均增长18.5%。专业贸易平
7、台不断扩大。浦东已形成了8个千亿级和8个百亿级商品销售品类专业贸易平台,涵盖医疗用品及器材、电子元器件、金属及金属矿、化学品等16个行业,有效连接了产业链和供应链,扩大了贸易溢出效应。2.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随着交易中心规模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上海价格。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与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先后发布中国LN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和中国LP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三种价格指数。上海矿石国际交易中心联合西本新干线、上海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协会,共同发布了中国(上海)自贸区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等。(五)贸易载体更加完备,引领作用更
8、为突出1 .外高桥保税区继续发挥浦东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的核心功能。贸易量占比不断提升。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进出口从2015年的1193.3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592亿美元,增幅高于当年全区货物贸易平均增速,占新区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44.7%提升至52.9%。贸易功能不断优化。通过保税展示、研发和维修等新型功能带动全区供应链上贸易的发展,提升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2 .陆家嘴、世博等在高端要素集聚及服务贸易发展中起到领头羊作用。“十三五期间陆家嘴国际性平台组织加快集聚,国际性行业组织相继设立分支机构。金融市场体
9、系建设日益完善,陆家嘴金融城已集聚一批国家级要素市场和功能性金融基础设施机构。世博围绕高端服务业发展,着力培育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功能。3 .金桥、张江、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在产业支撑方面作用明显。金桥智能制造功能不断凸显,未来车智能造新通讯等新型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张江在生物制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扮演重要角色。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集成电路覆盖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产业链各环节,张江人工智能岛顺利开岛。国际旅游度假区整合资源,积极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目前已引入文化、创意、商业商贸、住宿餐饮、体育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链。(六)持续改革引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1 .
10、投资领域,率先建立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一致的市场准入方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从2013版的190条减少到2020版的30条。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开放,在外商独资医院、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在医疗服务、增值电信等开放领域引进了一批领军企业,形成集聚效应。2 .贸易领域,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持续完善,功能模块增加到10个,涵盖口岸通关的申报、查验、支付、放行等环节,服务企业超过27万家。推进通关全程无纸化,通关时间压缩50%。3 .营商环境,构筑完善的法治保障环境。新区建立完善公平竞争审
11、查制度,形成区级审查+部门自查的公平竞争审查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机制。设立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大幅缩短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专利授权周期。“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区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与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相比,浦东新区作为核心区的功能发挥仍存在差距。新兴贸易方面,数字贸易、离岸贸易等新兴业态的规模和占比总体偏小,对国际贸易中心功能提升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高能级主体方面,跨国公司亚太区总部和事业部全球总部占比不高;营商环境方面,与新加坡和香港相比,在对外开放度和口岸贸易便利化方面仍有差距。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方面,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缺乏具
12、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商业诚信仍有差距。二、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浦东新区深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区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既要看到新趋势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危机后的机遇。(-)发展格局变化带来的危机与先机1 .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全球贸易增速相比之前明显放缓,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低潮期,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强化,国际经贸摩擦不断升级。全球经贸格局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加速了新一轮经贸规则的调整与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尽管目前全球多边、诸边与双边贸易体制并行发展,但多边贸易体制对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领导力在削弱,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逐渐引领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我国积
13、极应对经贸规则变化,推动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协定,为浦东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提供新的发展空间。2 .全球供应链重塑趋势明显。受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出现多个梗阻问题,有关国家加大吸引海外制造业回归力度。产业回归或者转移,会使有关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相对减少,短期内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但从长期看,我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以及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将有利于吸引全球产业链向我国集聚,助力浦东成为全球资本的集聚地。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
14、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习总书记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浦东将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二)国家战略布局带来的发展空间和机遇1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给浦东新区带来贸易促进、消费升级效应和制度溢出效应。充分发挥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推动贸易、投资、技术、消费相互促进相互带动,构建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
15、贸易商、政策变制度的良性生态圈,形成更具市场影响力的贸易促进体系。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新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的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发展合力,使浦东新区更好地发挥对长三角的辐射服务功能,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释放有效投资需求。3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稳步推进,为浦东新区深化服务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提供契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开始形成国际投资和贸易的双向联动发展,为浦东新区继续发挥服务国内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重要跳板功能提供机遇,为浦东新区深入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港口、贸易便利化合作提供契机。(三)中央和市对浦东新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