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做好2023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62620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做好2023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XX县做好2023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XX县做好2023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XX县做好2023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XX县做好2023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县做好2023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做好2023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县做好2023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为做好2023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及2023年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2023年我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2、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持续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和智能化,推动我县农业农村高质量赶超发展,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X,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县、美丽XX提供有力支撑。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1 .坚决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全面推进“田长制”,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组,村组干部包户到田的责任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2.8万亩、总产31.5万吨以上。抓实早稻集中育秧13

3、.5万亩,完成早稻面积17.5万亩以上。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创建双季稻万亩示范片4个、千亩示范片20个、百亩示范点100个,辐射发展完成优质稻50万亩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国家统计局XX调查队、县农机事务中心,各乡镇、街道)2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1万亩、总产量42万吨、产值8亿元以上。重点做好集饲养、屠宰、加工、冷链、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全产业链生猪龙头企业,稳定生猪年出栏100万头、年末存栏65万头以上。加快完成XX现代农业

4、集团50万头生猪屠宰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统筹推进XX兔、工厂化养鱼等特色养殖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局,相关乡镇、街道)3 .加快提高食用植物油产能。优化油菜生产布局,推进稻油轮作试点,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完成油菜种植面积8.4万亩。推进高产油茶基地建设,加大油茶低产林改造扶持力度,完成油茶新造1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0.98万亩。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全年完成大豆种植面积3.86万亩。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办好2个千亩示范片、20个200亩以上示范点,引导农民能

5、种、会种、种好,全年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3万亩。(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各乡镇、街道)4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依法流转承包地,引导农户将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全年新增承包耕地30亩以上种粮大户110户以上。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十代”(代育秧、代旋耕、代机插、代管理、代防治、代收割、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模式,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发展,确保全县粮食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面积增长5%以上。鼓励服务组织通过整合、信息共享、环节协作等方式,开展联合

6、合作,组建服务协会和服务联盟做大做强,带动小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经站、县供销联社、县农机事务中心,各乡镇、街道)二、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5 .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确保60.97万亩耕地实至名归。开展耕地(含新开垦耕地)抛荒及“非粮化”排查治理清零专项行动,对未经批准将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坑塘水面等其他农用地的,要复垦复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突出抓好边远、干旱、高岸天水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抛荒田翻耕后水旱无忧

7、。实行永久基本农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全覆盖,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全县耕地质量等级比上年提高0.2%以上,牢牢守住51.8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大棚房排查整治,对全县上报的2023个大棚房,全部一表一册一图装订成册,实行全过程监管。对严格管控类耕地,要加强禁种水稻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农户开展种植结构调整。不断加大临田抽检力度,发现“超标粮”坚决落实“单独收割、先检后收、专库储存、妥善处理”的闭环管理措施,牢牢守住粮食质量安全这条底线。(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相关乡

8、镇、街道)6 .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推进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时序要求高质量完成2023年5.8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扫尾工作。编制2023年-2030年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多渠道增加投入,2023年度新建高标准农田6.3万亩,打造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工程建管护一体化机制。推进涔天河灌区、水库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衔接。加强“五小”水利建设。力争高标准农田建设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相关乡镇、街道)7,提升农机装备应用水平。针对特色优势作物生产全环节短板弱项

9、,大力推广应用大马力机械、高端智能机械。重点支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农机,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深入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加大高速插秧机、有序抛秧机推广应用,补齐机械化高效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等短板,完成水稻机耕60万亩、机播(插)30万亩、机收57万亩、机防面积10万亩、机烘35万亩任务,确保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以上,机插机抛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机事务中心,相关乡镇、街道)8 .增强农业重大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毁防洪工程应急修复,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

10、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做好物资准备保障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灾害的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按照农业农村部中央编办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农人发2023)1号)要求,落实属地责任,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实行定责定岗定人,2023年底前实现县乡动植物疫病防控责任明确到机构、明确到岗位、明确到人员,落实属地责任,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实行定责定岗定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动植物重大疫病。做好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畜牧水

11、产事务中心,相关乡镇、街道)三、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9,落实落细监测帮扶措施。抓实监测、帮扶和风险消除等关键环节,提升防止返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坚持常态化排查、部门信息数据筛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简化识别程序,及时处置因灾因病因疫返贫致贫等苗头性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应纳尽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户因人施策,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人,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常态化排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风险,保持问题动态清零。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权益保障和关爱救助。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储备,建好用好县级项目库。盘活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建立

12、风险预警机制,促进其持续发挥效益。对标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要求,持续加大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住建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10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严格落实就业帮扶措施,提质发展帮扶车间,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岗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充分发挥财政衔接资金金融杠杆作用,加大对农村产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引导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建立稳

13、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农经站,各乡镇、街道)11 .加大对重点帮扶村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脱贫村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倾斜支持力度,逐村制定帮扶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强化驻村帮扶管理,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等率先在重点帮扶村开展试点。严格落实到县中央财政衔接补助资金支持比例不低于70%要求。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统筹抓好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建设和治理、产业就业帮扶等工作,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升治理水平,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可致富。(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

14、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县财政局,各乡镇、街道)四、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12 .持续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建设“一园六区”,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聚焦“烟稻菜、茶油柑、猪牛兔、中药材”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通过扩建、兼并、重组的方式,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散户流转的土地整合起来,形成规模产业基地,年内新扩建2个千亩基地。创建500亩以上的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1个,新增粤港澳大湾区供应基地、加工企业3个以上。继续实施产业链企业“培优倍增”计划,突出抓好农产品初加工、精

15、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小农户共建产业联合体,培育扶持全产业链标杆型龙头企业1家,新创建农业产业化省级联合体1家以上。以XX镇XX兔产业园为依托,争创2023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XX镇),扶持XX肉牛、XX米业、XX脐橙、XX食品、XX农业、XX茶叶等一批省市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组织我县区域公用品牌“印象XX”授权企业参加国内国际展销对接活动,加大“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力度,搭建龙头企业与经销商的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印象XX”“XX字号”“XX之野”“X江源”“XX脐橙”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农产品检测机构和基层监管体系建设,健全网络化监管制度,创建农业标准化示

16、范基地3个,新增“两品一标”产品2个以上,新增进驻国家追溯平台主体10个以上、一批一码追溯管理产品5个以上,确保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农经站,相关乡镇、街道)13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2023年农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8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生产产值比预计达到2.6:1以上。围绕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特色产业格局,引导建设一批省、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支持XX镇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1个,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新创建农业产业化省级联合体1家以上、农民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3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个。以打造XX山5A级旅游景区为依托,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工程,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发展,培育一批乡村精品民宿。(牵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