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大纲 唐五代诗歌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学史大纲 唐五代诗歌美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美学史大纲唐五代诗歌美学唐五代诗歌美学,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推进了美学理论的发展:第一,孔颖达对“诗言志”的重新解释。经过孔颖达重新解释了的“诗言志”的命题,集中概括了魏晋南北朝美学关于诗歌产生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第二,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提出的一系列命题,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等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诗歌理论。这是孔子(儒家)美学的继承和发展,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第三,“境”作为美学范畴的提出。这是意境说诞生的标志。“境生于象外”(刘禹锡),这是对于“意境”这个范畴的最基本的规定。意境说是以老子(道家)美学
2、为基础的,它的本质就是要求审美意象表现作为宇宙本体和生命的“气”(“道”)。意境说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孔颖达对“诗言志”的重新解释(孔颖达:经学家五经正义)“志”的含义:1、先秦和汉代时,“志”标示的思想、志向、抱负,还是一种藏在人心中静止的东西,较抽象2、魏晋南北朝“缘情”五言诗的发达将“志”和“七情”看作是同一个东西孔颖达3、“志”不是人心中固有的、静止的东西,“情动为志”是具体的:由于外物的感动,人心中产生哀乐的情感,叫做“志”,把这种情感抒发出来,就叫“诗”意义:(1)一方面强调了诗歌的抒情的特性(2)另一方面强调了外物对人心的感动二、白居易复兴儒家美学的努力1、白
3、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2、白居易在论证诗歌积极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性的特征”,白居易还从“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时引出了一个结论: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3、白居易对于诗歌创作的动机、内容、形式提出具体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卒章显其志”三、“境”作为美学范畴的提出1、殷瑞:河岳英灵集“兴象”的概念一一“兴象”是“意象”的一种,与“赋比兴”的“兴”有直接联系“兴象”:“兴”起于“物”对“心”的感发,“物”的触引在先“心”的情意之感发在后,而且这种感发是自然的、无意
4、的;“兴象”就是按照“兴”这种方式产生和结构的意象2、唐代美学家提出“兴象”这个概念,就是要求诗歌的审美意象达到了一种自然精妙的境地四、意境说的诞生:1、从王昌龄、皎然、刘禹锡到司空图:(1)“意境”发展脉络:先秦:出现了“象”(老庄美学)魏晋南北朝:“象”转化为“意象”,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唐代:“意象”作为标示艺术本体的范畴被美学家普遍使用,唐代诗歌高度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经验推动唐代诗歌美学家从理论上对诗歌的审美形象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境”(2)王昌龄诗格、皎然诗式一一提出了“境”的美学范畴刘禹锡一一对“境”这个美学范畴作了最明确的规定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一一揭示了“意境”的美学本质
5、,指明了意境说和老子美学的血缘关系2、“境”一一象外之象(1)“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它将“境”分为三类(按照诗歌描绘的对象来分类):“物境”自然山水的境界“情境”一一人生经历的境界“意境”内心意识的世界(2)皎然也讲“境”成“境象”,还把“境”“情”联系起来,“缘境不尽日情”是说审美情感由“境”引发的(3)刘禹锡“境”:境生于象外(象外:最早由谢赫提出,“象外”是对有限“象”的突破,但并不完全摆脱“象”)(4)唐代讲“境”成“象外”:不是指“意”而仍然是“象二“象外”不是某种有限的“象”而是突破有限形象的某种无限的“象”,是虚实结合的“象”(5)“象”:是某种孤立的、有限
6、的物象“境”: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境二象+象外的虚空(6)由“象”到“境”的转变反映在美学史上:绘画:由谢赫“六法”的“应物象形”到荆浩“六要”的“景”的推移诗歌:由取“象”到取“境”的推移3、“思与境偕”(1)王昌龄“三格”(指诗歌意境产生的三种不同情况)生思:诗人长期构思始终未能产生意象,“境”偶然触发了“思”,产生了意象感思:诗人借助前人的作品中的意象触发灵感,创造新意象取思:诗人主动地去寻找生活中的境象,心物相感,从而创造意象(2)“思与境偕”:“思”指诗人的艺术灵感和艺术想象;“思与境偕”是说诗人的艺术灵感和艺术想象要依赖于审美观照中“心”与“境”的契合(3)审美意识发生重大变化(审美对象由“象”转为“境”):神与物游(刘勰)一思与境偕(王昌龄、司空图)4、意境的美学本质:(1)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论述的重点:不同类型的意境所具有的共同的美学本质(诗歌)中心思想:诗的意境必须体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二十四诗品贯穿着老子哲学的精神)(2)司空图认为“境”(诗的意境)不能局限于孤立的、有限的“象”,而必须超出“象”,超以象外就可以表现“道”,超以象外,虚实结合,趋向无限,也就有意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