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课程标准.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医护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护理授课系(部):护理系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 .课程定位中医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是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是我国独有的护理学科,经过长期的中医护理实践,形成了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的护理模式,中医护理虽然与现代护理学理论体系迥异,但两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中医护理是在学生学习了解剖与组织胚胎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学生后续学习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培养临床意识提供基础。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护理职业生涯上的终身发展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护生掌
2、握正确的中医理论基础、中医证型判断的初步技能、解决基本护理问题的技能,为临床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护理职业临床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和国家护士执业标准而设置,其总体设计思路是:延续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在讲授法的基础上,灵活辅以案例教学、问题导入法等,使用视频、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构建相关理论,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临床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充分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
3、学生的职业能力。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树立现代中医护理理念,掌握中医护理基本内容、特点、原则,熟练掌握临床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运用中医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1知识目标:(1)阐述中医的基本理论以及学说。(2)理解中医基本诊法知识和中医护理程序的基本内容。(3)理解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4)知晓中药与方剂的基本知识和各种药物疗法的护理。(5)掌握辩证施护、分析和解决中医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专业能力。6 6)了解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及思维特点,理解和记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以及在中医中的应用。7 .能力目标:(1)善于发现问题、分
4、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有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能够科学决策的能力。(4)善于思考与开拓创新的能力。(5)能够进行质量总结与评价的评判性思维能力。(6)能协调组织关系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8 .素质目标:(1)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从事中医所需的爱心、耐心、责任心。(3)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4)具有勇于奉献的精神。(5)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6)能树立榜样作用,带动他人的能力。三、课程内容设计与要求1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序号学习章(或学习单元或学习模块)学时理论实践合计1绪论自学O2中医护理基础知
5、识44序号学习章(或学习单元或学习模块)学时理论实践合计3诊法与辨证224中医护理养生总则225中医用药护理226常用中医疗法及护理技术246总计124162.课程教学设计学习章(或学习单元或学习模块)教学目标(主要写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内容主要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课时绪论1掌握: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2 .熟悉: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3 .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地位和作用。4 .能对中医护理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2 .中医护理学基本特点自学寝室或教室O中医护理基础知识1 .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七情的致病特点;经络的生理功能;外感六淫的致
6、病特点、七情的致病特点;o2 .熟悉: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六腑的生理功能,气、血的概念;经络的概念;病机学说的相关特点;3 .了解:临床运用4 .培养学生有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1 .阴阳学说2 .五行学说3 .脏腑4 .气、血、精液5 .经络6 .病因7 .病机讲授法问题导入法多媒体教室4诊法与辨证1掌握:掌握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2 .熟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因时、因地、因人施护3 .了解:望、闻、问、切四诊的临床应用4 .培养学生具有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能力。1.诊法2.辩证讲授法问题导入法多媒体教室2中医护理养生总则1 .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及中医养生基本原则
7、、三因制宜2 .熟悉: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及常用的养生方法3 .了解:预防为主、护病求本4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思考与1 .中医护理总则2 .中医养生总则讲授法问题导入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室2学习章(或学习单元或学习模块)教学目标(主要写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内容主要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课时开拓创新的能力。中医用药护理1 .掌握:掌握药物内服法和外治法的护理2 .熟悉:中药的药性理论、方剂、常用的方剂与中成药、中药的煎煮方法3 .了解:方剂的剂型、常用中药4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 .中药方剂基本常识2 .常用中药与方剂3 .中药煎煮与护理讲授法问题导入法多媒
8、体教室2常用中医疗法及护理技术1 .掌握:脸穴的定位方法,毫针刺法及护理,灸法、拔罐法的护理。2 .熟悉:脸穴的分类,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常用推拿疗法及护理。3 .了解:月俞穴的作用。4 .具备对病人进行简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能力。1胸穴2 .针刺与护理3 .灸法与护理4 .推拿疗法与护理5 .拔罐疗法与护理6 .刮疡疗法与护理讲授法视频教学法问题导入法多媒体教室6四、课程实施1 .教师基本要求紧密依托行业,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积极聘请医院行业专家、技能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教学,加强专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很好地优化团队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师均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医护执
9、业资格,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定期参加临床实践活动,学历为本科及以上水平。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两附院的妇产科临床护理医务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水平,并具备高校教师资格和医护执业资格,2 .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康复教研室综合实训室2间,多媒体示教室1间,可以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条件和实训设备能够满足护理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校外实训基地条件以我院两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为依托,充分利用学院“一校两附院”的特点开展校企合作。同时与校外多家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医院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学习条件,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3 .教
10、学评价、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查学科,课程考核内容包括过程性考核及终末性考核。过程性考核IOO分,占总评成绩的30%,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组织纪律、课堂表现等学习态度,以及课后作业、平时检测等参与教学的情况和质量来考核;终末性考核100分,占总评成绩的70乳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考核,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材选择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满足三个需要(学科需要、教学需要、社会需要),力求服务于专业课程,根据“贴近教学、贴近岗位”原则,贯彻了“三基”原则。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温茂兴老师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紧贴临床,突出“以患者及其家庭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编写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及内容新颖性,符合护理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