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腹腔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87902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腹腔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腹腔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腹腔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腹腔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腹腔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腹腔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腹腔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腹腔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摘要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随着社会进步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步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腹膜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常常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但预后较差。如何治疗和预防结直肠癌患者的腹膜转移,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腹腔热灌注化疗为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通常与手术治疗相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共同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治疗模式、灌注药物的选择以及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目前,结直肠癌

2、已经成为全世界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1。随着社会发展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且在我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其中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发生了腹膜转移,在所有结直肠癌患者中,约10%的结直肠癌患者出现同时性腹膜转移2,而20%25%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于随访期间出现异时性腹膜转移3。胃肠道癌症的腹膜播散通常有2种方式,一种是原发肿瘤细胞直接脱离定植于腹腔(在结直肠癌中伴随着肠壁穿透),另一种是由于原发病变未完全切除,以及从解剖的血液和淋巴液中播散出癌细胞。Tone11o等5指出未经治疗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9

3、个月。大多数患者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经历肠梗阻、腹水等并发症,这往往是死亡的直接原因6。既往研究认为腹膜转移是癌症的终末表现,常采取非手术治疗,随着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及治疗技术的进步,对腹膜转移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转变,目前认为肿瘤的腹膜转移属于局域性病变,并非广泛转移。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全身化疗和姑息性手术7,8,但预后一般较差。近30年来,随着腹腔热灌注化疗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产生的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onsurgica1,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1chemotherapy,H1PEC)的综合治疗策略已被广泛

4、应用于结直肠、卵巢、阑尾、胃源性腹膜腔播散癌、腹膜假性黏液瘤、腹膜原发性肿瘤等的治疗9。同时,对有腹膜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在行肿瘤根治术后联合HIPEC预防肿瘤的腹腔播散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验为预防腹膜转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1肿瘤治疗的H1PEC模式1980年Spratt等10首次将HIPEC技术应用于1例35岁的腹膜假性黏液瘤患者的治疗,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HIPEC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目前HIPEC技术在中晚期的腹腔恶性W瘤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的重要辅助手段。HIPEC的治疗共有4种模式:预防模式、治疗模式、转化模式和综合模式11。1.1 预防模式预防模式

5、即肿瘤根治术后联合HIPEC,适用于腹膜转移风险高的患者,主要是为了预防异时性腹膜转移的发生。结直肠癌发生腹膜转移的高危因素主要有T4期原发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浆膜或浆膜外、合并穿孔、卵巢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等12,13。通常在行肿瘤根治术术中或术后早期采取HIPEC防止游离癌细胞在腹腔种植,杀灭腹腔已经存在的游离癌细胞,预防腹膜转移的发生。1.2 治疗模式治疗模式即CRSHIPECzCRS的基本要求是尽可能地切除肉眼可见的腹、盆腔的肿瘤组织和受累的腹膜及器官,以及预防性的切除高危器官,如女性的大网膜和卵巢14。再通过H1PEC技术杀灭和清除腹腔内残留癌细胞及微小病灶,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腹

6、腔内恶性肿瘤导致的腹膜转移及其引起的恶性腹水等并发症15。13转化模式和综合模式转化模式适用于首诊时即已合并大量腹水或腹腔内有广泛转移的患者,可先行HIPEC治疗清理腹腔内的腹水和清除或缩小癌结节,再联合全身治疗使原发肿瘤缩小,改善腹腔状况,为手术治疗争取可能16。综合模式主要是对于经全身治疗后病情进展,产生大量腹水的患者,是控制腹水和控制腹腔广泛转移的一种手段和途径11。1.4 结直肠肿瘤腹膜转移的累计评估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累计范围的评估常采用腹膜癌播散指数17(Peritonea1carcinomatosisindex,PQ)来对腹膜转移的严重程度进行术前评估,PCI将腹部分为13个区,按病

7、灶大小(1eSionSiZe,1S)分为4级(1S-O:未发现种植病灶;1S-1:种植病灶0.5cm;1S-2:种植病灶5.0cm;1S-3:种植病灶5.0cm)z将每个区最大病灶相加计总分。研究表明,PCI指数作为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可用来指导医疗决策14,15。目前普遍认为,PQ20的患者不建议行CRSHIPEC,此类患者行HIPEC后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14,18,19。对于肿瘤患者,影像学检查是评估患者病情最常用、最直观的检查。CT.MRI等影像学技术对肿瘤负荷的评价依赖于腹膜结节的大小,对小的结节敏感性较差。此外,由于结直肠癌不同T分期的浸润程度可能仅为毫米级别的差异,

8、术前并不能对患者的肿瘤受累情况进行最准确的评估20。剖腹探查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仍是评估患者腹膜肿瘤受累的“金标准”口2。1.5 减瘤手术治疗的满意程度评价CRS术后减瘤的满意程度常用Jacquet和SUgarbaker21制定的细胞减灭满意度(COmP1eteneSSofCytoreductionrCC)评分(表1)和切缘(Resection,R)评分(表2),CC评分和R评分也是评估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CC-0(R0R1切除)、CC-I(R2a)被认为达到了满意的减瘤效果18,21,22。表1减施手术的CC评分标准Ce蔽CRS术后IiiM余帆B大小CGO无柒Ie转移19C

9、C-IBteWfcMM梗2SQqnEtt无法切1tt表2减施手术的R评分标准R汴分CRS术后残余IMI大小RO无例R可见*M.且下g艇R1无肉.可5H瞰B1BITWWBftR2a有肉眼可见片哂SrSBf1ttO.ScnRib有肉.可见的瞰笛,055120an2灌注药物的研究现状目前,对于HIPEC的灌注药物,各中心使用的药物不尽相同,并没有统一的专家指南。对于结直肠癌的灌注药物的基本要求是要有良好的肿瘤细胞杀伤力、良好的组织渗透力、较低的腹膜吸收率、良好的热协同效应,以及可以在腹腔内均匀分布。此外,还需要根据术中探查的肿瘤侵犯情况,结合患者身体状况、营养状态、肿瘤的临床分期,同时兼顾药物本身的

10、特性,制定个体化的灌注方案,尽量选择毒副作用小、肿瘤敏感性强的化疗药物。最常用的主要有丝裂霉素C、粕类化合物(如奥沙利粕、洛粕、顺粕、卡粕等)、雷替曲塞、氟尿哪咤等12。1.1 丝裂霉素C丝裂霉素C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优势和较低的腹膜毒性,同时对多种恶性肿瘤导致的腹膜转移有效,是常用的HIPEC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HIPEC方案中。最常用的给药剂量为35mgm223o荷兰的一项试验首次确定了使用丝裂霉素C灌注90min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中的效果,证实了其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有明显的生存获益24o近期,一项多机构的研究表明,与奥沙利笆相比,在H1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

11、移后,丝裂霉素C的无病生存期和腹膜无病生存期明显优于奥沙利粕25。目前,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正在积极探索丝裂霉素C在预防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2 钳类药物奥沙利粕作为第三代粕类化疗药物,是目前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用药,有明显的抗结直肠肿瘤活性,且可被肿瘤细胞快速吸收。常见的方案有HIPEC(奥沙利粕460mgm2)灌注30min和HIPEC(奥沙利粕200mgm2)灌注2h,其中30min的灌注方案最为常用,在奥沙利粕灌注30min的方案中,由于灌注时间短,所以使用了大剂量的奥沙利钻。但目前该方案对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存在严重的争议,其中法国的PRODIGE

12、7试验证实了奥沙利粕灌注30min并未有明显的生存获益26。该试验结果引发了国内外对于奥沙利粕HIPEC方案有效性的质疑。在一项大鼠模型观察中,奥沙利粕灌注30min的HIPEC未诱导肿瘤结节发生明显凋亡,但在灌注时间为90、120min时,200mgm2的奥沙利粕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明显凋亡27。一项肿瘤类器官模型试验同样证明了200mgm2的奥沙利粕灌注2h方案比460mgm2奥沙利粕灌注30min的方案更有效28,提示相对于HIPEC化疗药物的剂量,暴露时间更为重要。目前通过探索奥沙利粕与其他药物结合的治疗方案,调整灌注剂量及灌注时间来提高腹腔微环境的药物浓度,降低奥沙利粕的耐药性,能够为增

13、强灌注效果提供新的思路。洛粕作为第三代粕类化疗药物,分子量大,不易穿透腹膜,能长时间保持腹腔内高药物浓度状态,且洛粕毒副作用小,水溶性好,稳定性强,对腹腔内脏器刺激小。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国内的热灌注化疗方案中29,但仍需要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来证明其有效性。1.3 肿瘤类器官模型的应用来源于患者肿瘤组织的类器官模型是一种可以模拟肿瘤特征的特异性模型,通常用于肿瘤患者的疾病建模与药物筛选。该模型不仅可以用于重建肿瘤的大小,同时还包括周围的微环境。可用于在临床用药窗口期内测试肿瘤对灌注药物敏感性。从而为患者选择最有效的灌注方案27,30。但目前,肿瘤类器官模型的应用仍然需要临床验证,将为精准灌注的

14、可能提供道路。3 HIPEC在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方面的研究现状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策略最早由Sugarbaker等31针对于胃肠道肿瘤提出并进行探索实践。荷兰的Verwaa1等24首次将CRSHIPEC应用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患者中,其随机将105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分为标准组(5-FU单独联合CRS)与HIPEC组(5-FU联合CRSHIPEC+丝裂霉素C)结果显示标准组中位生存期为12.6个月,而HIPEC组中位生存期为22.4个月(P=0.032),首次证明CRS+HIPEC可提高结直肠源性腹膜癌患者的生存率。2008年,该团队的研究人员公布了此项研究的6年随访

15、数据,报道了该实验CRS+HIPEC的长期结果,结果显示:手术达到R0/R1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45%32,表明了CRSHIPEC有明显的长期生存优势。其长期生存数据与同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肝切除术的结果相似33,34。该试验的几个重要观察结果指导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外科治疗。对于有微小残留(残留肿瘤肿块2.5mm)或肿瘤无残留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提高,对于肿瘤残留较大的患者,HIPEC并未显示有生存获益。因此,在保证手术彻底清除肿瘤组织的前提下,辅助HIPEC可以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取得最大的效果。荷兰的此项试验取得积极结果后,美国有80多个中心积极实施CRSHIPEC6o大样本、单中心和多中心研究发表的数据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证实了CRS+HI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安全性和益处。但法国的一项试验结果对HIPEC的效果提出了质疑。法国在20082014年对265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DI期临床试验PROD1GE726,比较了CRS联合奥沙利粕HIPEC(开放式或闭合式)30min与单独CRS对结直肠腹膜转移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HIPEC并未给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且CRS联合奥沙利粕HIPEC治疗后的患者发生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