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推行“优质工程、清廉工程、生态工程、文化工程、智慧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推行“优质工程、清廉工程、生态工程、文化工程、智慧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重庆市水利局关于推行“优质工程、清廉工程、生态工程、文化工程、智慧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水利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先进示范水利工程,力求在创先争优的同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建设管理经验,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水利建设名片。结合我市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制定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要求,坚持“五水统筹”,以现代
2、化重庆水网建设为着力点,以“优质工程、清廉工程、生态工程、文化工程、智慧工程”(以下简称“五个工程”)建设为落脚点,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能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水利建设名片,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推行步骤十四五以来新开工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和2023年以后(含2023年)新开工的中型水利工程要全面开展“五个工程”建设,鼓励目前在建水利工程结合实际开展“五个工程”建设,力争到2025年新开工水利工程全面开展“五个工程”建设。三、建设内容(一)优质工程。要以创建市级水利行业优质工程、巴渝杯优质工程奖,创建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简称大禹奖)、中国建设工程
3、鲁班奖(简称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简称詹天佑奖)为目标,以设计优秀、建设规范、施工先进、质量优良、安全可控、投资不超、工期不超等七个方面为路径,强化工程实体和外观同步打造。1,设计优秀。(1)设计方案合理、先进,勘察设计深度满足施工要求,原则上不出现重大设计变更。(2)设计现场服务及时、周到,设计成果满足施工进度需要,设计变更审批程序合规。(3)设计理念、思路结合工程实际有创新点,设计成果(含专利成果等)质量优秀。2 .建设规范。(1)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开工备案及时;严格按照批复的建设内容实施,不得出现未经审批擅自变更实施建设内容的情况;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及时按照规定组织验
4、收。(2)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四制”,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建设三线管理违规行为清单,建设管理规范。(3)有创优规划(方案),创优配套措施完备、有效,执行效果良好。3 .施工先进。(1)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四新技术”,使用效果好,获得相关部门的认可或奖励。(2)施工中积极进行工法创新或推广使用;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取得一定成果。(3)标准化工地有创建计划、实施方案;创建实施方案和措施合理有效;标准化工地创建获得相关部门认可或奖励。4 .质量优良。(1)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实到位,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监督到位。(2)工程项目划
5、分合理,工程质量评定及时、准确、合规,按规定进行了质量检测,工程实体和外观质量评定优良。(3)工程建筑物实用、整洁、美观,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能体现工程特色。(4)工程管理范围内景观设计合理,环境优美、整洁。(5)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到位,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结论为优良。(6)工程未发生质量事故。5 .安全可控。(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有保障。(2)在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十条重点措施”全面落实到位。(3)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合规、及时,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时限、整改责任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到位,安全隐患全部实现闭环管理
6、。(4)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6 .投资不超。(1)资金管理和使用规范,按规定开设或使用银行账户,专款专用,未发生转移、侵占、挪用工程建设资金行为。(2)资金筹措到位及时,投资完成及资金拨付满足序时进度要求。(3)投资统计真实合理,不存在虚报、瞒报、漏报行为。(4)造价控制有力,项目整体不超概。7 .工期不超。(1)开工及时,初设批复后一年内主体工程实质性动工。(2)建设进度执行到位,制定了分年、分季、分月的建设进度目标,定期检查进度目标执行情况并动态调整。(3)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施工方案、施工时序的优化调整,实际工期在批复工期内。(二)清廉工程。从党建统领、项目管理、市场管理、风险防控等方
7、面建立可量化、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工程建设全要素、全流程置于公开、透明、阳光的环境下。1 .强化党建统领。(1)以“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为抓手,推行“党建进工地”活动,通过打造红色阵地,发挥党建统领作用。(2)推行“三同步”工作机制:即党组织与项目现场管理机构同步成立,党组织班子与项目班子同步组建,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形成“工程干到哪里、党组织建到哪里,党建工作做到哪里”的党建工作格局。(3)切实发挥党内民主集中制度优势,“三重一大”重要事项经党组织集体研究决定。(3)在项目一线开展“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安全度汛、应急抢险等方面的先锋模
8、范作用。(4)开展支部联建、企地共建活动,项目党支部定期与周边村镇支部开展联建、共建活动,主动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交通出行、便民服务等力所能及的问题,同时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 .抓实项目管理。(1)前期审批程序合规,能及时研究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政策障碍、专题审批等因素。(2)招标程序合法合规,合同签订及时,参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进场施工,不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3)项目法人及参建各方主要管理人员在岗履职,建设施工期原则上不进行调整。(4)运行管理机构、人员、经费落实到位,管理制度健全,日常管护到位。3 .严格市场管理。(1)参建单位资质、人员资格满足合同约定,不存在出借、借用资
9、质行为。(2)参建单位、人员严格按照合同履约,不存在拖欠企业账款及农民工工资情况,合同约定中包含创先争优相关内容。(3)各级稽察、检查、暗访等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整改到位,实行问题闭环管理。(4)严格遵守市场管理相关规定,共同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市场环境。4 .强化风险防控。(1)全面查找廉洁风险点,主要针对设计变更、法人验收、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建立防范制度。(2)严格落实重庆市水利局印发的防范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水利项目重大事项规定,在工程建设现场设置清廉工程监督公示牌,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凝聚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强大合力。(3)严格执行第三方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10、强化过程管控。(4)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载体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谈话,筑牢思想防线。(三)生态工程。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将各项生态环保措施贯穿到工程设计、建设全过程,做到绿色环保、施工文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美丽。1 .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1)绿色施工,做到“四节一环保”即“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及环境保护”。(2)充分利用河流自然地形地貌,科学选址,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3)施工场地分用途、分场景运用节能设备,节约工程用电量。(4)优先采用生态友好型工程材料,如当地产的石块、木
11、材等。(5)科学规划设计渣料场与临建场地,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前提下,有条件实现土石方挖填平衡。2 .加强建设过程环境保护。(1)施工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实现分类处理,杜绝任意弃置、随意排放。(2)施工废水处理设施底部和四周均需采取防渗处理,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废气、废油等应及时回收处置,防止油气污染。(3)建筑垃圾定时清理,做到工完、料净、场清。(4)强化扬尘、噪音管控,采取隔离、洒水、覆盖等措施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施工设备选取震动轻、噪音小的机械,减少施工扰民现象。(5)强化生态流量管控,施工期应采取措施确保上下游河道畅通,加强对河道水生动植物的保护。3 .加强水土流失保护。(1)生产建设
12、项目要做到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施工扰动区域按要求设置截排水措施,对裸露土地予以有效覆盖或进行绿化,做到水土流失防治达标。(3)开挖边坡及时修复,土质、土石质边坡植被覆盖度不低于80%,岩质边坡积极应用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打造生态边坡。(4)工程完工后,对取料场、弃渣场进行必要的复耕复垦,还林还草,恢复植被,保护和恢复工程区域生态多样化。(四)文化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文化价值引导作用,把治水实践中的新认识、新做法、新经验升华为文化层面的认知,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适应人民群众对工程的科普性、文化性方面的新要求,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
13、美好生活的新期待。1 .挖掘工程文化内涵。(1)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决策、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具体环节中,引入哲学、历史、民族、建筑美学、生态环境学等方面的文化元素,植入古今治水典故、治水名人、涉水文学作品、著名水利工程等水文化元素,突出文化底蕴、体现人文精神。(2)结合工程区位特点,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治水文化融入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体现地域文化色彩。(3)加强党建引领治水兴水文化传承,在工程建设一线大力开展“党建进工地”活动,结合水情教育基地、水利法治教育基地、水利科普基地、水利风景区、展览馆、博物馆、主题公园等水文化阵地建设,展示廉政文化、党建文化、工程文化。2 .注重文化设计布局。(
14、1)强化创新设计引领,积极支持体现中国文化魅力的水利工程设计,注重从工程总体布置入手,结合各建筑物布局,在坝体、岸坡、管理房、廊道、出入口等处融入文化元素设计,生动展现工程与文化水乳交融、交相辉映。(2)注重将工程水保、环保设计与文化设计统筹考虑,在周边环境打造和景观园林布置上融入文化元素,体现文化特色,彰显文化价值。(3)利用工程所在区位优势,探索文化附加值发展路径,开发富含工程特色的文化产品,培育特色鲜明、富有内涵的水利工程文化品牌。3 .加强文化传播教育。(1)结合智慧工程建设,将文化工程从线下实体延伸成为线上“学生投影”,打造数字文化工程,推动文化传播数字化。(2)以水文化阵地为载体,
15、结合现代技术手段,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水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知水、节水、惜水、爱水、护水的良好风尚。(五)智慧工程。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在探索B1M技术全生命周期应用基础上,遵循“统筹集约、先进实用、安全可靠、迭代升级”的原则,以“数字挛生”为抓手,以物理水利工程为单元、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对物理水利工程全要素和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前瞻性预演。1 .搭建数字挛生平台。(1)数据底板。利用BIM资源、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各类建(构)筑物、机电设备、综合管网、水文监测站、工程安全监测点等数据资料,汇聚工程全要素、全
16、过程地理空间数据、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业务管理数据及外部共享数据。(2)模型库。以工程安全运行、精准调度为目标,构建机理分析与数理统计相互嵌入、系统融合的水利专业模型,构建从遥感、视频、音频等数据中自动识别的智能识别模型,构建工程自然背景演变、工程上下游流场动态、机电设备操控运行等可视化模型。(3)知识库。结合工程特点,构建预报调度方案库、工程安全知识库、业务规则库等,为决策提供智慧支撑。(4)挛生引擎。构建包含数据引擎、知识引擎、模拟仿真引擎等功能的学生引擎,实现物理工程的同步直观表达、工程建设运行全过程模拟,支撑数字挛生体与物理体的交互分析。2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1)监测感知设施。科学规划监测感知系统,采用专业传感器采集、视频监控等监测感知方式,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新型监测手段,对水文、工程安全等监测项目加大监测密度,提高监测频次,为数据底板提供全要素实时感知数据。(2)通信网络设施。分为业务网、工控网等不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