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检测规范(.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06278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3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检测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智能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检测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智能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检测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智能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检测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智能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检测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能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检测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检测规范(.docx(4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XXXX-2019智能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检测规范2019-Ox-xx发布2019-0x-xx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言II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44 缩略语45 测试条件56 测试方法57 检验规则30附录A(规范性附录)交换机建模33-XX-1刖S为保隙南方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环保运行,推进南方电网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检验规则,以规范和指导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

2、司所属各单位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选型和验证工作。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编制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o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o本标准首次发布,自颁布之日起执行。1范围南方电网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测试规范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变电站站控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以下简称“交换机”)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变电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型式试验、出厂检验和现场检验,工程验收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

3、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GB/TGB/TGB/T18042423.12423.22423.3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2423.5GB/T2423.8GB/T2423.10GB/TGB/T28284208-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定湿热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则:冲击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跌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正弦)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第2部分:第2部分:第2部分:第2部分:第2部分:第2部分

4、:GB/T9254-2008GB/T14598.3-2006GB/T15153.2-2000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B:高温试验Cab:恒试验Ea和导试验ECh自由试验Fc:振动GB/TGB/TGB/TGB/TGB/TGB/TGB/TGB/TGB/TGB/T17626.217626.317626.417626.517626.617626.817626.1017626.1617626.1817626.29D1/T860D1/T12412013D1/T1912201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制和测量方法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

5、和试验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它非电影响因素)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0Hz150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电

6、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智能变电站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IETFRFC2544-1999网络互联设备基准测试方法(BCnChnIarkingmethodo1ogyfornetworkinterconnectdevices)IETFRFC2889-2000局域网交换设备基准测试方法(BCnChmarkingmethodo1oryfor1ANswitchingdevices)XX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一体化运维配置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3 .1吞吐量throughput设备在不丢帧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存储转发storage-forward当整个帧己完全接收,再进行冗余码校验、过滤

7、和转发处理的一种转发方式。地址缓存能力addresseachingcapabiIity每个端口、模块、设备能够缓存的不同MAC地址的数量。地址学习速率addressIearningcapabiIity交换机在无洪泛和丢帧情况下能够学习新的MAC地址的最大速率。存储转发时延storeandforwardIatency从输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到达输入端口开始,至在输出端口上检测到该帧的第一个比特为止的时间间隔。时延抖动IatenCyjitter存储转发时延的变化值。帧丢失率frame1ossrate交换机端口以特定频率转发特定数量数据帧情况下帧丢失的比率。背靠背帧backtobackframe设备在

8、最小帧间隔情况下,一次能够转发的最多的长度固定的数据帧数。D1/T12412013定义3.5队头阻塞headofIineb1ocking交换机端口接收队列中因前序帧目的端口拥塞导致队列中去向未拥塞端口的帧出现丢失或时延增大的现象。4 缩略语CSD:交换机配置描述(ConfiguredSwitchDescription)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Denia1ofService)DUT:被测试设备(DeViCeundertest)GARP:通用属性注册协议(GenericAttributeRegistrationProtoco1)GMRP:GARP组播注册协议(GARPMu1

9、ticastRegistrationProtoco1)ICMP: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Contro1MessageProtoco1Internet)IPv4: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nternetProtoco1Version4)11DP:链路层发现协议(1ink1ayerDiscoveryProtoco1)MAC: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Contro1)MDT:介质有关接口(MediaDependentInterface)MDIX:介质有关接口交叉(MediaDependentInterfacecross-over)QoS:服务质量(Qua1ityofService)RSTP

10、:快速生成树协议(RapidSpanningTreeProtoco1)SCD:全站系统配置文件(SubstationConfigurationDescription)SNTP: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imp1eNetworkTimeProtoco1)SV:采样值(Samp1edva1ue)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1Protoco1)V1AN:虚拟局域网(Virtua11oca1AreaNetwork)VID:虚拟局域网标识符(Virtua11ANIdentifier)5 测试条件5.2 测试环境除另有规定外,测试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环境温度:+15oC35C;

11、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70kPa106kPa.5 .2仪器仪表仪器仪表的精度和功能应满足对应测试项目要求,并符合国家量值溯源规定。6 测试方法6.1 基本性能测试6. 1.1整机吞吐量整机吞吐量测试方法及判定如下:a)测试步骤:1)按图1搭建测试环境;2)按照IETFRFC2544-1999规定的方法,配置网络测试仪吞吐量模式为全网状方式,测试帧长度分别为64、65、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每个帧长测试时间为60秒;3)记录不同帧长的吞吐量。b)预期结果:整机乔吐量应等于端F1速率与端口数量的乘积。DUT潴试端口1测试端口2测试端口n网络测试仪图

12、1吞吐量测试连接示意图6.1.2 存储转发速率存储转发速率测试方法及判定如下:a)测试步骤:1)按图2搭建测试环境;2)按照IETFRFC2544-1999规定的方法,网络测试仪两个测试端口同时以端口线速互相发送数据,测试帧长度分别为64、65、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每个帧长测试时间为60秒;3)记录不同帧长在不丢帧情况下的最大转发速率。b)预期结果:被测设备转发速,应等于端口线速。DUTOI1II020!I1I11IIOIII1I1200000图2存储转发速率测试连接示意图6.1.3 存储转发时延存储转发时延测试方法及判定如下:a)测试步骤:D按图2搭建测

13、试环境;2)按照IETFRFC25441999规定的方法,网络测试仪两个测试端口同时以线速发送数据,测试帧长度分别为64、65、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每个帧长测试时间为60s;3)记录不同帧长下的存储转发时延,记录时延应包含最大时延、最小时延和平均时延。b)预期结果:被测设备在不同帧长下的平均时延应不大于10s,被测设备开启交换延时累加功能情况下的平均时延应不大于20st6.1.4 时延抖动时延抖动测试方法及判定如下:a)测试步骤:1)按图2搭建测试环境;2)按照IETFRFC2544-1999规定的方法,网络测试仪两个测试端口同时以线速互相发送数据,测试帧

14、长度分别为64、65、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每个帧长测试时间为60s;3)记录不同帧长时延抖动,记录时延应包含最大时延抖动、最小时延抖动和平均时延抖动。b)预期结果:被测设备在不同帧长下时延抖动均应不大于1so6.1.5 帧丢失率帧丢失率测试方法及判定如下:a)测试步骤:D按图2搭建测试环境;2)按照IETFRFC2544-1999规定的方法,网络测试仪两个测试端口同时以线速互相发送数据,测试帧长度分别为64、65、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每个帧长测试时间为120s;3)记录不同帧长时的帧丢失率。b)预期结果:被测设备在不同帧长下的帧丢失率应为0。6.1.6 背靠背帧背靠背帧测试方法及判定如下:a)测试步骤:1)按图2搭建测试环境;2)按照IETFRFC25447999规定的方法,网络测试仪两个测试端口同时以线速互相发送数据,测试帧长度分别为64、65、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每个帧长测试时间为2s,重复测试50次;3)记录不同帧长时的背靠背帧数。b)预期结果:测试结果应满足厂家在产品标准中的定义。6.1.7 地址缓存能力地址缓存能力测试方法及判定如下:a)测试步骤:1)按图3搭建测试环境;2)按照IETFRFC2889-2000规定的方法,配置被测设备三个端口分别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