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心理教育之力,助道德教育之功》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心理教育之力,助道德教育之功》 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施心理教育之力,助道德教育之功摘要: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国现代教育探讨与研究的焦点,是关乎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关键教育。而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承担了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心理学基础教育并不是学校心理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心理教育应该融合品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在应对困难问题方面,也可以指导中小学生培养自信与自强能力;在解决矛盾方面,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培养亲社会行为;在与同伴相处方面,还可以指导学生养成社会责任承担能力。关键词:心理健康,道德教育,教育技巧,课程渗透引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引起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统版编的道德与法治课本涵盖了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
2、知识,其中不少是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比如二年级下册“让我试试看”中积极面对挫折与消极体验、四年级下册“同伴与交往”中树立积极人生态度,学会处理生活矛盾、五年级上册“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中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一些技巧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地应对挫折、学习沟通交流、正确地和别人相处等,既是学校心理教学的主要工作教学目标,又是学校美德和道德法治课程的主要教育工作目标。但是,关于学校课程中有关心理教学内容的教育,目前还面临着一个不令人满意的现状,即老师们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这部分教学内容仅仅上成了有关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课程,而未能发现在心理教学中所包含的对美德和价值观层面的要求。对中小学生来说,掌握与了
3、解某些有关心理学基础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但知识目标却并非心理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怎样在心理教学和德育中间寻找一种关系和结合,并使美德的思想光芒照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应是每一个学校道德教师和法律老师都必须继续探讨与实践的一项课题。一、施积极面对挫折之力,助学生培育自信自强精神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由于大部分学生天性单纯,再加上在校园生活中的经验并不丰富,当面临挑战之际,往往不知怎样区分优劣,也不敢轻易尝试,同时也害怕失败。学生经常会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我可以做这个吗?我真的能做好吗?如果我做错了,我怕同学们取笑我,如何做才能成功?让他们敢于挑战自我,大胆踏出一步,积极应对挫折属于心灵教育的部分,至
4、于怎样评判事情的优劣,则是品德方面的内容。他的问题启示了我们,在心理教学中,单纯灌输一点心理学常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寻找与道德教育相互联系的新问题,或者说在心理教学的活动中,也必须加入关于品德和价值观方面的知识。在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二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中第一课挑战第一次,我就是如此准备、进行心理教学的。1课前教师准备我们在深入钻研生本课堂教学的内容之外,准备教学教具课件等,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学生学情。2 .课前学生准备课上安排学生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回忆以前发生的第一次,也可能是当时的场面、是当时的感觉。并通过图片、录像等多种形式成为录音资料,在课堂上分享。3 .课堂心理教育教学上
5、,我第一次给学生看到的视频小马过河让学生们从中获得了启示,对任何事物都敢于挑战后发现其实并没想像的那样困难,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的第一次经历,和同桌交流自己第一次做某件事的情形?成功还是失败了?感受怎样?得出只要努力过,尝试过,成功会带给我们喜悦,失败将会交给我们经验。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在这个时候,自然过渡到学生提出的怎样做才能做成功?在这个问题上,我采取了自由辩论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以此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适时做好思想引导与道德引领:有自信、敢尝试、勤练习,就能取得成功。让他们懂得在一个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要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机会
6、,有第一次成功的快乐,也有初次挫折的苦恼。所以应该说,人们正是在这样的历程中一步一步地成熟起来的。只要人们勇于挑战自我,坚持不懈,人们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不断完善自我,克服自身,人们才能在磨砺中迈向自强。1二、施生活矛盾解决之力,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现代人们所必要的基本道德素质,也称为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与社会发展的行动。中国心理学家分析指出,心灵感受的错误会造成行动的错误,行动的错误会造成对别人、对社会的影响,所以,一个人对自身消极心态的调整与管理也是一个亲人能力的体现。人的情感容易互相影响,小学四年级的孩子逆反心理很明显,稍有不满便容易发生,其情感的表现常常是疾风暴雨式
7、的,在人际关系上极易造成关系的紧张乃至崩溃。当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如何树立积极人生态度,学会处理生活矛盾呢?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个单元就专门安排了这方面的心理内容,如同伴与交往。现以这一单元中的当冲突发生这一心理内容为例,从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情感调控中引入并探讨了带有道德或伦理含义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众所周知,人在生活中小学生的时候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我以学校或家庭中的事例为切入点,对学会处理生活中的矛盾从下面四个步骤组织了心理教学与道德指导。21 ,冲突碰碰车(1)让学生先分享生活中与家长或同学发生冲突的事情;(2)说一说,你当时的情绪感受是什么样的;(3)当时是对什么行为怎样表
8、现的,以及这种表达方式是否正确;(4)这种表达方式当时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5)后来用什么方法解决了矛盾。(包括自己采用的方法和别人帮助自己调节的方法)2 .原因寻找站让他们找到矛盾出现的根源,了解到一旦矛盾解决不好,将改变他们彼此的关系与感情。分享的方式和解决办法用板书的方式记录下来。3 .快乐门诊部让学生通过查阅课本中方法与技能栏目的具体内容,来看一看自己所分享的方法中有哪些是和课本相符的,哪些则是课本中所缺乏的。对课本中并未发现但相当适用的方法,可由小组代表补上去,以充实处理矛盾的方法。4 .赠送心语卡让每个学生能够利用这种方式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但有利于自身保持心情愉快
9、,同时还加深和父母、同伴的感情与友谊,让学生保持开朗的心态体验生命的快乐。这是一个利己、利他、有益于社会性的行动,也叫做亲社会行为。并告知孩子,亲社会行为是现代公民必要的品德素养,而控制好自身的消极情感,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文明、友善的表现。三、施与人交往之力,助学生养成承担社会责任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也是学生社会人际关系的关键方面。长期以来,老师对与培养学生勇于表现,善于倾听,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总是工具性的。这种工具性的心理指导,本身无可厚非,但对于怎样让学生会表达情感与倾听,学会恰当交往的方式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并管理与同伴间的交流,从而学会优势互补,体现认识和价值的统一,还需要我们老师
10、持续地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以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本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第二课学会沟通交流的心理教学为例,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在与同伴的相处过程中若产生分歧,学会以真诚坦率的心态看待并解决问题,养成社会责任与承担意识。我就是这么来组织心理教学的。31情景导入,敢于表达情境小戏剧:由二位小演员登场各自扮演小强和天天,根据以下选择的情境,并按照自己的沟通方式,进行演绎。观察与思考:(1)仔细观察下面几个可能发生的情形,说一说这么做好不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2)请在下列三个方案中,选择自己最满意的和最不满意的方案,并阐述原因。我等得时间可有点儿长啊,很开心。我等得时间可有点儿长了,好
11、不开心。小强一点也不问,天天也一点都不解释,大家都安静地将影片看了各归各家。学生观察不同情况并进行思考选择。师点拨指导:经过情景小剧场和反思,明白我们与人交往,要敢于表明自己的看法,沉默不语可能失去交往的时机。双方只有在正确表述自身看法和理解对方看法的基础上,才可以深入交流。要勇于表述自己的看法,不要沉默不语,要积极交流,才能解决问题。2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1)看一看:李明的这两个表达单,在表达方式上究竟有哪些差别?可能出现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试着完成这个学习单。(2)试一试:假如你与体育委员李明哲因学校运动会比赛项目报名的事出现了矛盾,原来你的强项是短跑,但他却让你报跳远。你会如何跟李明
12、哲说?结局又会如何?分别以“我”为主语和“你”为主语的句式试一试。3 .学生讨论,展示成果师点拨指导:(1)许多场合,人们为了传达某个想法可能选择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人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途径,用别人可以欣然接受的途径来交流。(2)学会如何以别人愿意的、能够理解的方法来交流,学会表达的方式,这样才能够取得共鸣,克服困难。4 .交流展示,道德引领教师引导:(1)与人交往,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沉默不语可能错过交往的时机。我们只有在正确表述自身观点和理解对方观点的基础上,才可以深入交流。(2)与人交往,必须学会倾听。知道倾听的价值。掌握倾听的技巧。这种做法也是良好教养的表现,
13、它可以使人们认识并领会对方的思想与目的。(3)与朋友交往,就算无法取得一致,也不能相互指责。我们应该根据情况加以探讨,给对方充分说明的时间。(4)表达是一种技巧,要想起有良好的表现、沟通的结果,人们就一定要学会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总之,在心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防止课堂的知识化,在重视小学生心灵发展中的体验和困惑的同时,也要重视老师对学生在思维和精神发展方面的引导。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又有道德价值的引领,从而给学生们真正提供了现实生活的指引。同时透过积极的心理教学,还能够培育学生积极乐观的品格,从而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参考文献1沈勤学:施心理教育之力,助道德教育之功B.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1671-2684(2019)32-0511-032程兰英: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亚太教育,2016(32).3泽仁曲珍:浅议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J.才智,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