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牧区的能源使用及其生态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寒牧区的能源使用及其生态文化.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寒牧区的能源使用及其生态文化2023-05-3110:10刘子平马成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订阅2023年3期收藏刘子平马成俊摘要:能源选用是人类获得生存的重要基础。商寒牧区受海拔和气温限制而能源短缺,但牧人建立起的“单一牛一人。共生模式为轮牧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物能源,保证了牧区人口、文化和社会的稳态延续。其中牛粪多层次的利用方式,既构成了牧人多样化的生态文化也保护了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良性运转,又维护了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对我们重新认识能源、树立顺应自然的生态伦理以及阐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关键词:高寒牧区;牛粪能源;生态意蕊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674-621X(2023)03-0046-14一、问题的提出温饱问题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中国古人早就提出了“仓原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哲毕论断。由此,获取能源以保障生存是人类固有的生物性特征。人类祖先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脱颖而出并形成拥有70多亿成员的庞大群体,主要得益于能源的支撑。所以,自人类社会形成以后,能源的攫取就占去人类活动的主要部分,也致使人类的历史、文化、认知和能源紧密交织在一起。单就当前人类使用能源的类型和方式来看,就足以体现出人类智慧的异彩纷呈。如我国汉族素以秸秆为燃料烧火做饭、南方少数民族伐竹为薪、北方游牧民族自古以牲畜粪便做燃料来烹食
3、驱寒。但若进一步展示人类利用能源的典型案例,则会发现,能源获取并非单纯的技术手段,而往往带有清晰的文化和环境的烙痕。从世界范围看,将动物的粪便作为纯粹的燃料使用其实并不新奇。在地域分布上,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到中亚和中东乃至北非地区都有以马粪、羊粪、骆鸵粪和牛粪等动物粪便作为燃料的记载。如北非的贝都因人住黑色帐篷,以羊粪为燃料;居住在非洲尼罗河与苏拜特河和加扎尔河交汇及南部两侧的沼泽地带和开阔草原地带以及苏拜特河和加扎尔河这两条支流的河岸上的努尔人以牛粪作燃料、牛美灰用来为头发塑形;居住在我国河西走廊的哈萨克族以骆驼粪为燃料;身处高原的蒙古族和藏族长期以马粪、牛粪为燃料等。然而将牛粪赋予多种效
4、能和多样性文化功能使用就显得与众不同了,这也是藏族牧民群众特有的能源观并由此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文化。既有研究表明,将牛粪作为燃料能源是藏民族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文化选择。因此,何峰提出要建立牛粪学的建议。1这对不谙熟高原牧民群众生态与文化之人而言,产生文化震撼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牛粪作为特定文化意义的能源在保护青藏高原生态中的作用则不可小觑。这也是生态民族学等学科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内容,但关于藏民族独特能源文化的专门研究直到现在仍不多见。先巴对青藏高原藏族的燃料详细分类和研究后认为,牛粪是藏族燃料的主要来源,在藏族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正因受此文化的制约,从而保护了青藏高原的植物多样性;2另
5、外曳甫春发现,藏北高原的牧民群众捡拾牛奖作为燃料的行为扮演着高原清道夫的角色,因为藏北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牛粪并不像其他地区那样容易分解成植物生长的肥料,只有捡拾燃烧,才不会给整个草原造成致命的威胁,所以保护了整个藏北高原的草原生态。3但是,就现有的资料来看,对藏族牛粪作为能源的研究多停留在个人以往的经验和文献资料的桎理上,而缺少更为深入的挖掘和探讨;或者是以宏观的角度来叙述,而缺失过程研究中的具体性。因此也就缺少生态民族学视野中文化生态的分析视角。二、高寒牧区的能源选择(一)能源选择的环境限制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物质能量,保障了人类物种的繁衍。但一个地区能源产出的类型则与当地的生
6、态环境密切相关。位于黄河源头的曲麻莱县(以下简称曲县)面积5.24万平方公里,海拔3950m-5590m之间,期温度为-9.5C到-14.1oC,温暧期温度也仅有25C-85C,年平均气温只有-1.8,总人口4.6万。4这里深处青藏高原腹部,属于典型的高山高原气候,其中的氧分压为平原的50%-60%,而热量显著比同纬度海拔IOOOm以下的平原或低山为少。5据记载,早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中部和南部,包括通天河源、黄河源以及帕米尔等地区,其天然植被主要是草旬和草原。牧人过着随逐水草,庐帐为屋春夏每随水草的牧业生活。唐代记栽从赤岭(日月山)到逻些川(拉萨)途中,绝无大树木,唯有杨柳,人以为资。元代记载
7、从今积石山到黄河河源途中,皆草山石山,也都写出了这里草甸、草原的欺貌。”1民国时期的学者周希武也写道:“番地风高气寒,地多斥卤,植被鲜少,童山荒谷,所在皆是,古人所谓铁困者是也-2因为受寒冷气候的影响,曲县范围内的地表除茅草外并未形成一定数量可供人们用作能源的生物资源。据笔者调查统计,曲县范围内几乎没有生成规模性的森林,仅有较为密集的林地7098.5公顷.疏林5300.5公顷、灌木林51367公顷等,覆盖率占全县面积的1%不到。除此,通天河畔仅有小块面积的中华沙棘和藏沙棘分布。总之,从曲县植被分布情况看,现实的条件决定了牧人很难从地表获取可以利用的能源。(二)能源选择的文化规约从能源的储存量来
8、看,青藏高原其实是一个大宝藏,仅在曲县范围内就储备有丰富的金、铁、煤等矿产费源,但曲县牧民群众一直没有开采和挖掘。究其原因,一方面跟技术发展水平有关,主要方面则是源于宗教的限制和规约。这是因为藏文化中建立了庞大的神山圣水体系,并因此而产生了众多保持水土本原性的禁忌和规定。如藏文化中将岗仁波切(西藏普兰县)、梅里卡瓦博格(云南修软县)、阿尼玛卿(青海玛沁县)、嘎朵觉悟(青海曲县)认为是藏区四大名山;青海湖、玛旁雍措湖、羊卓雍措湖以及曲县麻多乡的鄂陵湖和扎陵湖水系等都被认为是圣湖。最为主要的是伴随这些神山圣水还有一系列的禁忌。如严禁在神山中挖掘、采集、砍伐、狩猎乃至喧嚣,禁止损伤神山上的任何生物,
9、违者将带来冰卷或惨遭横祸;禁忌在水(河、湖、泉)中以及岸边扔弃污秽物或大小便,严蔡开挖湖水或引流,禁止捕措水中的鱼、蛙等,否则招致“龙病(皮肤病)等。曲县范围内分布着众多的神山,如秋智乡格麻村内有色吾冉热钦泰山(又称羌热扎古邦山,藏区八大保护神之一)、昂热琼雷贡古山(藏区三大贡古之一,贡古意为秃鹫的头)、雅拉赛嘉三座神山,这些神山既是当地的保护神又紧密地融入到整个藏区的神山系统之中。因此,曲县牧民更是将不挖山、不掘水作为一项既定的坚守,一切生产劳动都以不违育此原则为前提。如玉树调查记中裁:3番函往往封断山林,禁部民采取。格吉杂曲河滨产绿翠石,又往往为番首封禁,不得采取,谓其凿地脉也。”3又就“
10、以前三江源地区鼠灾为患,成群的老鼠在草场上打洞挖掘,让草原变成了黑土滩,而主要原因是以前有的部落不务正业,抢劫路人、商队的财富,而不将精力放在保护山水土地上,致使地不养人而老鼠成灾。”4可见,遵守山水蔡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墓。另外,曲县内虽生长着部分中华沙棘和藏沙棘林,但这些树木在几百年间并未被牧人视为资源而遭破坏,原因则是沙棘因布满长刺被曲县牧民认为是邪恶、污秽的凶木,除藏沙棘上的果实可采摘食用外,砍伐沙棘树或者将其燃烧都会给人们带来致命的灾难,甚至于采摘生长在这些植物上的桑黄也会致人受哑。一份笨教文献中就明确说遒,红色桥植木是强权之木,产于暴风神之域;黑羡刺是凶残之木,产于神之地;菩萨树与如
11、意树产于须弥山顶。1这些禁忌虽带有明显的万物有灵思想,在客观上维护了藏族牧区的绿水青山,保证了高寒牧区土地的完整性和原生性,但限制了牧民群众的能源使用。所以,当曲县牧民在能源的选择上既无地表植物资源的支持又得不到开采地下能源的应允,更是局限于生产技术,为获得生存只能将能源重任寄托在可持续的生物能牛袭身上。(S)牧民对牛粪资源的认知由于长时间与自然生态的互动和适应,曲县牧民群众对牛粪有着独特的认识,尤其在牛粪的分类、牛粪的洁净观念以及牛龚加工方面,都体现出牧民群众对牛粪的情感。首先,曲县牧民群众对牛粪有清晰的分类标准:尚混的牛粪叫“妞”;晒干的牛粪称布久”“久哇”或简称“久”;小块干牛粪为“热玛
12、”;牛粪末和牛粪灰都是“玛妞;冬天的牛粪称玛斯;夏天的牛粪为“越斯”;牛粪堆和牛粪墙都叫让坡。这仅为曲县范围内的一种分类,实则仅在三江源区域内就呈现出明显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性越大,翅能体现出牧民群众对牛粪认知的深入。其次,藏文化中包含众多有关牛粪的格言和俗语,其中儿不嫌母丑,人不嫌牛美胜”在整个涉藏地区都是家喻户晓的,充分体现出牧民群众对待牛类的情感和态度,这也是牛美能在青藏高原牧区被普遍接受的原因。曲县范围内流传的相关谚语还有:“云再高也在太阳底下,月光再亮也晒不干牛粪朴实无华的是牛粪,淳朴善良的是牧民晒不烂冻不坏,生火取暖人人爱,这些谚语言简意赅,虽无深刻含义但是将牛美在牧民生活中的重要
13、性表现得一览无余。“分类”是民族学、人类学的文化研究中一项重要的认知方式。如菲律宾群岛的哈努诺人对处于同一环境中的动物和植物有着惊人的分类能力和知识积累。他们几乎所有的日常活动都需要十分熟悉当地的植物和掌握有关植物分类的精确知识。2果集狩错民俾格米人的食物极为广泛,但是“这些食物并非一概被食用,调查显示,某俾格米集团把153种动物作为食物,但其中的85梗却以某些形式成为控制使用的对象。-3高原牧民对牛粪的分类虽并不具有复杂性,但是能将牛粪做出如此分类的也许仅有藏族牧民了。那分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分类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是人们生活的动力,然而如果生活本身发生变化,分类的方式也
14、随之改变。”4曲县牧民从事的是轮牧经济,以蓄养牲畜的方式将人与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有了牲畜牧民们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所以,牧民对牛粪分类的价值不亚于对牛只的分类,因为分类名称是反映其用途的重要标志。由此也可知,对物的分类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的分类,甚至确立自身的特性,即分类就是更好地接近,更充分地利用某物。曲县牧民对牛粪的分类以及从文化层面上的接受就是为了克服严酷环境对人们的生活限制,进而获得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显而易见,分类创造了文化内部的多样性价值,推动了人们的生活。另外,曲县牧民群众中有句家喻户晓的谚语,“人靠牛,牛靠草,其真实反映出当地人与生态环境间的紧密关系,其中的“人”即为生活在曲县范
15、围的藏族牧民群众,,牛”则是指以高原佬牛为主并混以绵羊、山羊、马而形成的牲畜群,草则是包含水、草在内的维持牲畜生存的基本物质。牧民通过饲养牲畜与生态环境建立起“生产一消费”的关系。跟其他区域所不同的是,曲县特殊的环境条件让牧民群众有且只有通过牲畜来获取大部分的能量来源。这些牲畜给牧人们提供主要的肉、奶食物来源,其皮张、毛绒又是牧人制衣物、援绳索、造帐篷等的主要材料,甚至牲畜的粪便也为牧人提供了多层次的能源使用便利,维持着牧业社会的延续。三、牛类的多层次利用方式曲县牧民群众以牛粪作为能源使用是与其畜牧业同时开始的,所以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可能是最为古老的与高寒环境适应的成功尝试。(一)牛粪的加工和
16、储存牛粪的加工处理从体力劳动上而言其实并不繁琐,但在夏秋季节,要严格掌握对光和热的充分利用。案例12023年7月22日早上九点,CC(女、46岁,曲县QMH牧民)家夜间牛群休息的场地距离人居住的房子仅50米远,她将昨夜的湿牛粪捧放在一只破旧的塑料桶中,及桶满(约15斤)则提至旁边一草皮覆盖不多处,倒下牛粪后随即用手将牛粪堆摊开成薄厚2厘米左右的饼状,如此往复7次,花费时间20分钟。之后便不再翻动(两天后牛类由原来的深绿色变为浅绿色时才可捡拾)。下午3点,CC和大女儿将前几天晒的牛鬓捡起顺手懈成半个手掌大小的块状堆在一起,用时约15分钟。每天烧火时家人就从该堆处捡拾牛粪用桶提到家中直接倒入炉内。当日早上6点半到晚间11点,CC家关用去干牛粪8桶(容积181,约70斤。在曲县约改镇等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牧人要同时兼顾自己在牧区的帐房以及居住在县城的老人和孩子家中的能源供应,她们除保证每日要有足够的干牛粪支撑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