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命题者的思路传递给学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将命题者的思路传递给学生.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如何将命题者的思路传递给学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思考层面。这其中有一层辩证地关系:如果我们仅能和学生站在同一层面,那便无法指导学生。但如果不曾和学生站在同一层面,我们同样无法指导学生。教师要能够揣摩命题人的思路,命题人会怎么想?命题人为什么这么想?这是教师必须思考清楚的。为了达到这一层面,我们就必须对试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广泛”强调我们要看多个地区的试题。“深入”强调我们要关注单个地区多个年份的题目。问题在于,我们想明白了命题者的思路之后,直接把这个思路告诉学生,便可以了吗?这是不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认知能力的。须知学生在做题时,并不能时刻做到“边做题边揣摩命题意图”。因此
2、,老师在研究明白命题思路之后,还需要进行一道加工,再传递给学生。这道加工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我们要时刻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了什么。站在他们已有的知识层面,来和命题意图进行对接,便能让学生更轻易地理解题目、解答题目。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有这样的意识: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应该能够在题目中用得上。为“知识”和“题目”的对接做好预先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授知识时,要以“顺逆”两个方向来教。试举一例:当我们教“宾语”这一概念时,一般是先讲定义,再给出一些例句,让学生体会和理解什么是“宾语”。这属于“顺向教学”。然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逆向教学”,就是从考题出发。我们知道,在中考中宾语的
3、考点主要集中在病句题,常见的错误是“宾语残缺:那么我们在学生大致理解了宾语的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给出一些缺乏宾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没有了宾语,句子会变成怎样。这种从题目出发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再举一例:教拟人的修辞。“顺向教学”就是讲解拟人的定义,并给出例句。“逆向教学”则要给出几个包含拟人的句子,再和一些不包含拟人的句子混在一起。让学生从中找出包含拟人的句子来。进而,还要给学生展示同一句话,一个运用了拟人,另一个不运用拟人。让他们品味这两句在表达上的差别。这就是从题目角度出发的做法。因为题目大多数需要学生判断出某一句属于某种修辞,并产生了何种表达效果。这样看来,“顺向教学”是讲解涵义,“逆向教学”是指向运用。只有顺逆结合地来教,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一个个语文知识,并在这种掌握中,身体力行地学习到命题者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