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布丁学书法史》73:南朝书法的主流书风——从王献之到王羲之.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09053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跟着布丁学书法史》73:南朝书法的主流书风——从王献之到王羲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跟着布丁学书法史》73:南朝书法的主流书风——从王献之到王羲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跟着布丁学书法史》73:南朝书法的主流书风——从王献之到王羲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跟着布丁学书法史》73:南朝书法的主流书风——从王献之到王羲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跟着布丁学书法史》73:南朝书法的主流书风——从王献之到王羲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跟着布丁学书法史》73:南朝书法的主流书风——从王献之到王羲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着布丁学书法史》73:南朝书法的主流书风——从王献之到王羲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书法史:南朝书法的主流书风从王献之到王羲之原仓I2023-06-0820:33谈艺录从这一篇开始,我们来读南朝书法。先弄清楚南朝与北朝的概念。公元420年,东晋军将刘裕取代司马氏,建立刘宋政权,东晋灭亡,江南进入南朝时代。共历四朝,分别为: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四朝都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首都,四朝都在南方,史称“南朝”。同历史时期,与南朝对峙的北方政权,依次为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四朝均在北方,史称“北朝”。南朝与北朝合称“南北朝“。最后,在公元589年,南北方为隋统一,南北朝时期结束,其时间发展线与对峙时期,如下

2、图所列:(南北f朝到隋统一的南北对峙)我们这篇开读的,是南朝书法,北朝书法的要放在后面再说。南朝书法以“二王”的“草隶”书法为主流书风,名家辈出,他们多以草书、楷书见称。南朝铭石书的楷法渊源王书,铭石书在南朝完成了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同时,“杂体”是南朝书坛的重要景观(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真的是太自由了)。“杂体”是文字学与书写技法结合的产物,富有浓郁的装饰性或美术化的倾向。“杂体”的繁衍多以篆书、隶书为骨架,与文字学的关系至为密切。主流书风从王献之到王羲之东晋末年出现了“二王称英”的书坛局面,南朝人品评书法家往往以二王为宪章。因为这一篇要提及很多与二王相关的书法家,因此,有必要把二王的书法传承

3、图放上来:期咖(“二王”体系的书法传承)注意关注图中的羊欣和智永,下面会说到。总结起来说,南朝的主流书风就是从王献之到王羲之。“二王”的特点之一就是“妍”。王羲之的书法比起“锤张”已经“妍媚”,而王献之的“媚趣”更胜过王羲之,二王之间也有“质妍之殊”(二人相比:王羲之“质”,王献之“妍”)O宋齐时期(南朝的前半时期),形成了“比世皆高尚子敬”的局面。原因很简单,因为于刘宋时期当道的书家几乎都是王献之书法的传人。由晋入宋一辈有羊欣(307-442)和邱(丘)道护(317420),他们是王献之的亲授弟子。羊欣我们之前提到过,他是采古来能书人名的作者。(苏文作羊欣画像)王献之的外甥谢灵运(385-4

4、33)和薄绍之同样师从王献之。刘宋第二代书家范晔(没错,就是后汉书的作者)、萧思话又是羊欣的弟子。更重要的,宋文帝刘义隆也学王献之书法,所以:南朝初期,王献之书风是主流书风。历经宋、齐、梁三朝的书家陶弘景形容当时的书风,称:比世皆高尚子敬,子敬、元常继以齐名。贵斯式略,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先是王献之与锤繇齐名,然后是海内已经不知道钟繇,甚至不知道王羲之了,也就是说,只知道王献之了。“师资大令”的众多书家中,羊欣最为著名。沈约云:“敬元(羊欣的字)尤善于隶书(楷书),子敬之后,可以独步”;当时人们说:“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你看,人们已经常常误把他的书迹认作是王献之的书迹了。宗尚王献

5、之的书风,到了梁朝才消歇下来。扭转风气的人物是梁武帝。他是南朝最具文化修养的帝王,好文尚古,他不赞成学王献之的书法,也不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而是极力主张学习锤繇。他在观铺繇书法十二意中说:张芝、锤繇,巧趣精细,殆同机神。肥瘦古今,岂易致意?真迹虽少,可得而推。逸少至学锤书,势巧形密,及其独运,意疏字缓。譬犹楚音习夏,不能无楚。过言不悒,未为笃论。又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学子敬者如画虎也,学元常者如画龙也。梁武帝不仅看不上王献之,他同时也看不上王羲之,他的观点是贬抑二王而褒扬锤繇。(梁武帝像)一个强力帝王的推崇,必致朝野景从,上行下效(这与后来唐代的李世民非常相像)。但有意思的是,梁朝

6、,因为“江东无复锤迹”,人们学习锤繇,只能借助于王羲之书法,于是,梁武帝提倡锦书的结果是复兴了王羲之书法。到了陈朝时,梁武帝赐与王室子弟的集王羲之字的千字文已经流传民间,其间又加上王羲之节世孙智永极力学王羲之书法,以弘扬王羲之书法为己任,他在三十年间“临得真草千字文好者八百本(总数超过八百本,择其善者,哈哈,简直是复印机),在浙东诸寺各施一本”。(苏文作智永画像)由此,我们估计,陈朝流行的王羲之书法范本,就是智永真草千字文。纵观南朝时期:智永是推广王羲之书法的功臣,羊欣是推广王献之书法的名将。可以总结一下了:如果把魏晋新书风分为锤繇、王羲之、王献之三个发展阶段,历时一百七十余年的南朝,其主流书风可称为“二王时代”由王献之书风转向王羲之书风的时代。其中,王献之之声主于宋、齐,是为王献之书风的全盛期,也可视为魏晋新书风第三阶段的发扬期。王羲之复盛于梁、陈,回归魏晋新书风的第二阶段。其间发生的转折,起因于梁武帝提倡“古肥”的锦书,结果是“今瘦”的王献之书风从此消歇,“古肥”的锤繇书法并未昌明,而体势居间的王羲之书法却兴盛起来。下一篇,我们读南朝书家擅长的书体。(【跟着布丁读书法史】之73,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